“手握王权,你以礼法自律,便可用以约束臣子,此乃上策。”淳于越深思熟虑地说道。
“师之教,扶苏铭记。”扶苏恭敬地一拜。
“当然。”
“仅凭你的能力和大王的宠爱还不够,你必须拥有羽翼,有支持你成为王者的盟友。”
“这些,我都已经为你安排妥当,宗室支持你,众多权贵也站在你这边。”
“未来的王位,必将属于你。”淳于越说道。
似乎已经为扶苏铺平了道路。
“师之大恩。”
“扶苏铭记,若他日扶苏登基为王,必将儒家礼法发扬光大,使天下人皆知礼,皆知仁。”扶苏满怀感激地说道。
“赵烈。”
“年轻有为,身居高位,但终究太过年轻气盛,却不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
“如今你受大王宠爱,朝堂内外无人敢与你为敌,但未来的大王,可就不再是现在的大王了,你纵然现在在大王面前享有无限宠爱,但未来呢?”
“冒犯了扶苏公子,还差点颠覆了我们儒家的礼法观念,这绝对不能容忍你。”
“将来公子成为太子,有的是机会对付你。”淳于越心里冷冷地想。
与此同时。
在胡亥的宫殿里。
“哈哈哈。”
“老师。”
“这扶苏也未免太可笑了,跟着淳于越那个迂腐的儒生学了多年,竟然被教导成了这样的品行,连父王都敢反驳,真是可笑。”胡亥兴奋地对赵高说。
“今天扶苏在殿上失礼,激怒了大王,对公子来说确实是件好事。”
“而且他还冒犯了赵烈,这对他来说更加不利。”赵高带着一丝得意地冷笑。
“老师。”
“你一直劝我与赵烈交好,他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现在朝堂上支持我的人不在少数,包括许多权贵,多一个赵烈不多,少一个也不少。”胡亥突然看着赵高问道。
“公子。”
“凡事都要看得长远一些。”
“朝堂上的许多大臣确实已经明确表示支持公子,这对公子将来争夺太子之位有很大的帮助,但有一点”
赵高严肃地说:“他们手中都没有兵权。”
“确实。”
“朝堂上的都是文官。”
“纵观整个咸阳,有兵权的只有辛胜,但他忠于父王,无法拉拢,油盐不进,等我将来成为王,第一个就要除掉他。”胡亥眼中闪过一丝狠辣的杀意。
“扶苏有宗室的支持,朝中也有不少权贵支持,他是公子你未来登基的最大障碍。”
“想要战胜扶苏,除了在朝中有支持者外,还必须掌握兵权。”
赵高紧握拳头,眼中充满了野心。
这与他在王宫中,侍奉嬴政时那谦卑恭敬的样子完全不同。
他现在的表现或许才是他真正的面目。
“所以拉拢赵烈就是为了掌握兵权?”胡亥似乎有些明白了。
“没错。”
“王翦、蒙武、桓漪。”
“这三个老家伙都擅长明哲保身,不参与太子之争,在朝中也没有支持任何公子,即使是淳于越试图拉拢他们,他们也选择不理会。”
“而赵烈是唯一一个年轻的,他的性格肯定没有王翦他们三个老家伙那样成熟,所以拉拢他的机会很大。”
“只要得到了他的支持,公子就能得到三十万大军作为助力。”
“而且”
赵高冷笑着,似乎已经看穿了未来的局势:“今天在章台宫内,扶苏与赵烈结怨,即使两人都不记仇,但必然会产生隔阂,至少阻止了扶苏拉拢赵烈,即使将来公子不能拉拢赵烈,他也不会成为我们的阻力,就像王翦那三个老家伙一样,明哲保身,不参与其中。”
“除了赵烈。”
“还有一个人可以拉拢。”
“那就是镇守代地的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