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儿或许已不在我国大秦,唯有统一天下才有望寻得她。”
嬴政心中默默思量。
望着赵烈的面容,与他心中所念的冬儿如出一辙,令嬴政记忆深刻,更使嬴政心绪复杂,难以平复。
“如今韩、赵两国已灭。”
“不出一年,便能完全控制赵地。”
“接下来便是对魏国用兵。”
赵烈注视着已经飘扬着大秦旗帜的赵国、韩国土地,目光最终定格在魏国之上。
放眼望去。
如今的中原大地上,大秦的对手仅剩四国。
“你认为攻魏会遭遇哪些阻碍?”嬴政回过神来,询问道。
“韩灭赵亡,已令各国畏惧我大秦,若我大秦欲灭魏,吞并三晋之地,齐燕楚三国绝不会袖手旁观,因为一旦我大秦灭魏,他们必将人人自危。”
“若我大秦要攻魏,其他三国必定会援助魏国,阻止我大秦吞并魏国。”赵烈沉声说道。
“齐楚燕三国实力不弱,其中楚国的实力甚至比昔日赵国还要强盛几分,但楚国三家分权,不如赵国集中,齐燕两国也各有图谋。”
“依你之见,寡人应如何吞并魏国?”嬴政问道。
“我大秦统一天下的野心,各国皆知。”
“他们也会竭力阻止,灭魏,不难,重重包围,四面楚歌,以最快速度吞并魏国,让齐楚燕三国也无法派兵救援,待到三国反应过来,魏国已灭,他们也无法改变什么。”
“再者,我大秦灭魏还有一个关键”赵烈一脸自信地说:“那就是师出有名。”
“当日我大秦掌管韩地,赵魏联军无故攻击我大秦,企图侵占我大秦领土,如今赵国已付出代价,国已灭,而魏国也是参与者之一,我大秦自然不能放过。”
“无论何时,师出有名才是关键。”
“有了这个名义,齐楚燕三国即使再想援魏也无计可施。”
“毕竟我大秦代表正义。”
说完。
赵烈便没有再说什么。
在灭韩之时,赵魏两国出兵攻击,突袭大秦南阳,若非赵烈早有准备,或许也会遭受重大损失。
但在关键时刻,赵烈歼灭赵魏十八万联军,改变了战局,更改变了大秦对赵魏的出征格局。
在灭赵之后。
三晋已亡其二。
魏国一国已是孤立无援,处于大秦的全面包围之中。
根本没有反击之力。
“好一个师出有名,代表正义。”
“你说的对。”
“灭魏,并非难事。”
“不过是迟早的事。”
赵烈的话音刚落,嬴政便露出了一抹微笑,眼中流露出满意之情。
“三晋终将被平定。”
“将来我大秦若要攻伐齐、楚、燕三国,你有何见解?”嬴政继续询问。
“目前我大秦所奉行的外交策略是结交远方之国,攻击近邻,将来亦可沿用此策,但需增添一计,即用权衡之术牵制他国,使他们失去出兵的借口,同时派遣使者以重金贿赂其国内权贵,影响其君主的决策,如此反复。”
“用金钱收买,无论是对齐、燕还是楚,都是有效的。”
“毕竟他们的朝廷不及我大秦,他们的君主也不及大王英明。”
“若我大秦要攻楚,可以先用重金贿赂齐、燕的权臣,表明我大秦并无战意,这样逐步蚕食,待到他们最后只剩一国时,他们已无援军。”赵烈轻笑一声,言语中满是谋略。
确实。
赵烈的这一计策或许巧妙,但也是大势所趋。
这是建立在绝对实力之上的。
如果大秦没有足以灭国的实力,那么现在的大秦策略就不会是远交近攻,而是被迫防御。
历史上。
大秦的远交近攻策略也是其统一天下的基础。
逐步吞并,逐步扩张。
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