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的尸体,鲜血将邯郸城前的大地染成了红色,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不悦的血腥味,地面上满是残破的城墙和断裂的武器,还有无数的箭矢,赵军士兵在箭雨中纷纷倒下,有的被射成了刺猬,有的则被从天而降的巨石砸成了肉泥。
赵军的攻城器械,如临车、云梯等,四处散落,破碎不堪。
一眼望去。
在邯郸城前阵亡的赵军人数已经超过了七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连续七天的攻城战。
在廉颇的严令下,赵军不分昼夜地发起进攻,只要找到一丝机会就想攻破城池。
但结果却是让廉颇和赵军感到无奈和愤怒。
七天来。
他们的大军损失惨重。
死在了自己赵国的都城前,埋葬在血海之中,同时,在首战时,他们对城中占领了他们都城的秦军充满了仇恨,战意高昂,但现在只剩下对攻城的恐惧。
对于秦军轻易攻破的城池,对他们来说却是如此艰难。
“上将军。”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赵烈坚守邯郸,他手下的秦军也没有任何破绽,短短七天,我军已经损失了近八万人,而且几乎都是阵亡,很少有受伤生还的。”
赵军将领们看着战车上的廉颇,声音中透露出苦涩。
“事到如今。”
“除了攻破城池,已经没有其他办法能够改变我大赵的战局了。”廉颇脸上带着一种绝望的表情说道。
原本他自信自己的赵国精兵能在最晚三天内攻破城池,成功消灭邯郸城内的秦军,这样他就能重新夺回邯郸,并以邯郸为基地,对抗秦国。
但现在。
一切都太晚了。
七天时间。
王翦的大军已经在赵国境内连连攻城,很快就要逼近邯郸了,而今天是第八天,或许,王翦的大军已经到达了邯郸境内。
“上将军。”
“或许我军可以撤退到代地,在那里与李牧将军的大军会合,那样还能保全我大赵的实力。”一位赵军将领提议道。
“撤退到代地,那是最坏的打算。”
“代地是我大赵的北部边境,有李牧二十多万大军足以保卫国家,但一旦撤退,就相当于放弃了我大赵大半的领土。”廉颇叹了口气。
这时。
郭开在几名护卫的护送下,从后方的军阵来到了廉颇的战车旁。
“廉颇,大王有旨。”
“如果今天还不能攻破邯郸,那就不要再统领军队了。”
“连续七天未能破城,大王非常失望。”
郭开对坐在战车上的廉颇斥责道。
看着郭开。
廉颇眼中流露出厌恶,但无可奈何。
在王权之下,他不得不服从。
---
“陛下有旨,老臣明白。”
“请转告陛下,若今日无法攻破城池,老朽愿交出军权,并以身殉国。”
廉颇对郭开冷淡地说道。
“这样最好。”
郭开瞥了廉颇一眼,随即转身离去。
紧接着。
廉颇环视周围的赵国将领。
“各位。”
“今日是我赵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若不能攻破邯郸,我赵国将再无与秦国抗衡之力。”
“若我军再次攻城不克,这最后一战,本将将亲自领军冲锋。”
“誓要攻破邯郸。”
廉颇拔剑,高声宣誓。
“誓死效忠上将军。”
众将领齐声响应,目光中满是对廉颇的敬仰。
作为赵国的首席将领,廉颇在军中的威望不言而喻。
不久之后。
赵军再次发起攻势,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后,被迫撤退,战场上留下了无数的尸体,还有在尸堆中挣扎的伤兵。
但显然。
这样的伤势,生存的希望渺茫。
这就是战争的无情。
“上将军,末将无能。”
几位领军进攻的赵国将领跪在廉颇面前,满身是血,满脸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