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钱庄,货币(2 / 2)

大唐薛骠骑 老衲胡来 2109 字 2个月前

商人最会盘算,风险与利益不成比例,那就是不值得去冒险的事情,何况商律出来,他们就能看得出,朝廷对商人监管有多严格,现在隔三差五,税务司还会发布公告,某地方又抓了几个商人,关闭多少商铺。

一整天都有人在兑换钱币,虽然都只是少量进行,不过这也是好现象。

薛云传了一个消息出去,独孤家,窦家,程家都换了不少银币回去,店铺开始使用银币为客人找零钱。

大量的金银换回来,扣除火耗还略有盈利,这事不亏!

根据议论声,薛云听到,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两种钱币很好,至少保管方便多了,上千贯钱也只需要一个小盒子就能装起来。

纸币不能推行,那玩意不保值,就连汉武帝给勋贵制作的白鹿币都没人认同,而且纸币很容易造假,没有足够的防伪技术之前,薛云是提都不会提。

黄金就是最保值的货币,等所有人都熟悉以后,可以考虑制作一种价值更高的纯金金币。

回到家里,薛云突然想到,能不能把金币压制出来呢?

找到阎立德,把自己想法说了一下。

阎立德思索了一会道:“我也不确定!你得等我几天。”

薛云当然表示没有问题。

其实薛云的办法也很简单,先把金币制作出来,不过这金币没有任何图案,随后把金币加热,无需融化,就像打铁,烧红就行。

在钢锭上面预留金币大小的模具,并且雕刻花纹图案,两个钢锭相压完成最后一道程序。

过了五天,阎立德才告诉薛云,试验成功了。

因为薛云说要保密,阎立德居然把地点选在自家后院,还安排人守在院子外面。

下面一个长两米,宽七八十公分,厚度也有五十公分的钢锭,钢锭有一排排的金币大小的坑,这就是一个模具。

模具上面还有一半,用六根拇指粗的绳子吊着。

在阎立德的示意下,几十个烧红的金币放进模具,上面吊着的钢锭放下来,四个壮汉咬牙切齿,用力的压着。

过了几秒钟,钢锭拉起,阎立德亲自浇水。

“呲!”一阵烟雾腾空而起。

轻轻一敲,金灿灿的金币从模具中起了出来。

薛云拿起来一看,整体还是与第一版一样,不过花纹更多,也更精美,不但边沿花纹变得繁琐,侧面也多了细密的纹路。

侧面这纹路,就不是用泥沙模具能做出来的,或者说很难完整做出来,失败品会极多。

“因为两块钢锭压的缘故,中间这总是有一条缝。”阎立德苦恼的说道。

其实这一条纹路之间的缝极小,只是一丝。

薛云看了看笑着道:“这不更好,这才是防伪标志啊!别人想伪造都做不出来。”

阎立德眼睛一亮,点点头道:“你说得也是,那么以后就按照这样铸造?”

“这个事情你要去问陛下,我只是出主意。”薛云耸耸肩道。

阎立德去找李治,看了成品,只要一对比,都知道选择哪一种。

前面发行的无所谓,一样的使用,而且作为第一版,还有收藏价值,转头薛云就向李治要十枚母版。

“你要母币做甚?”李治不解的问道。

“阎尚书兄弟,无论是书法字画,还是雕刻锻造,都是当世大家,本身就极为难得,如今我收藏一些留给子孙,将来就算薛家衰败,子孙也能拿去换钱。”薛云咧嘴笑着道。

“你找人要了许多书法字画,不会都是打的这个主意吧?”李治愕然问道。

“那是当然!陛下你想想看,当年大小王还活着的时候,书法字画价值如何?如今价值又如何?就像老阎,他画的画像,书法大多数都在宫里,等他将来眼睛一闭,就没有新的出现,别人想看一眼能找谁?宫里看不到,还不是只有找我。”

阎立德笑容满面,颇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不过听到最后笑容就消失了,怎么感觉有些别扭,啥叫眼睛一闭?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也有道理,比不上大王小王,但是我也不差吧?回头多留一些给儿子。

“老阎你是不是在想,回头多留一些给儿子?”薛云笑眯眯的问道。

“你怎么知道?”阎立德脱口问道。

“嘿嘿!这个想法很好,多画一些,等你眼睛一闭,我就去向你儿子讨要。”薛云笑着道。

阎立德没好气的瞪了薛云一眼。

李治笑着摇摇头道:“要不我也给你写两幅字?”

“哈!那就太好了,如果陛下不介意的话,宫中诸位贵妃能不能也给几副书法字画。”薛云问道。

李治一愣,没想到薛云还有这个要求。

“宫中皇后贵妃那是必然青史留名的人,但是历朝历代极少有她们墨宝留下来,收藏起来,也能让后人瞻仰。

陛下你想一想,等到一两百年之后,我薛家子孙,把收藏的书法字画挂出来,别人看了是何感想?这就是光宗耀祖啊!”薛云解释道,他可不会说把皇帝皇后的书法拿来卖的话。

“你这想法…还真是奇特!”李治琢磨了一下才感叹道。

“嘿嘿!这可不是奇特,臣家里就有文德皇后殿下所赐的字十三副,《女则》手稿八卷,除了宫中,谁也没有臣多。”薛云得意的笑道。

“你怎么会有如此多母后亲笔?”李治惊讶的问道。

“当然是臣向先皇讨要的!也有的是殿下当年赐下来的。当年先皇多次要赏赐于臣,臣都求换成了字画。”薛云笑着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