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吞并百济,剑指新罗(1 / 2)

大唐薛骠骑 老衲胡来 2098 字 2个月前

就在薛云传令的时候,泗沘城正发生一场动乱,辉煌的王宫中,穿着相似的人正在厮杀,地上躺着不少人,血腥味越来越浓。

扶余义慈脸色苍白的坐在地上,对面是一群面无表情的大臣。

“你们…你们…”扶余义慈嘴唇哆嗦,指着众人说不出完整的话。

“请大王上路吧!”有人沉声道。

一个中年人对侍卫摆了一下脑袋,侍卫立即提着刀向前走去。

“放过太子吧,他还小。”扶余义慈哀求道。

“黄泉路上寂寞,大王一家上路也好有个伴。”

众人没有丝毫动容,这是他们早就商量好的,送扶余义慈全家上路,一来避免将来有人报复,二来是争取功劳,免得大唐为难,提前解决麻烦。

因为要背负弑君的名声,所以才把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大家一起背,或者说这是推翻暴政,毕竟扶余义慈继位之后,百济死的人太多了,正好用他来抵消百姓的怨念。

“啊!”

随着一声惨叫,扶余义慈倒在血泊之中。

“大王居然杀了妻儿自焚,真是让人失望啊!”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感叹道。

众人对视一眼,脸上浮现一丝狰狞的笑容,随后向宫殿外面走去。

“大王和太子已经没了,百济没有领头之人,为了百姓,向大唐投降吧。”

“不错,为了减少伤亡,我们只能降了。”

“那就快点向大唐递交降书吧!”

议论的声音随风飘向远方,语气中充满了悲天悯人的味道。

…………

虽然知道会赢,李世民没有想到会赢得如此轻松,这才九月底就已经吞并整个百济,不对,战报送来需要时间,也就是说九月初就已经结束了战争。

仅仅损失一万人就灭了敌国,这就是一场大胜,也可以说是完胜,毕竟死的八成都是部落的人。

捷报频传,李世民自然非常高兴,刚刚回到长安不久,就接到百济义慈王自焚,百济灭亡的消息,他都乐得合不拢嘴。

前朝强大,一统中原又怎么样,辽东半岛可没有征服,西域和草原可没有征服,如今大唐的版图比以前的朝代都要大,这就是前无古人。

“诸位爱卿,倭人居然出兵攻打水师,你们觉得应该如何惩处?”李世民朗声问道。

“陛下,倭人冒犯天威,当严惩!臣建议挥师灭之!”褚遂良行礼沉声道。

“陛下,大军远征一年,所耗粮草极多,如果再远征海外,恐怕要动用存粮,是否缓上一两年,等百济稳定之后再议?”岑文本行礼道。

“陛下!臣以为粮草问题不必担心,距离上次收割苎麻根已经过去五年有余,正好再次挖出来。一来可以增加粮食,二来还能增加百姓收入。”马周沉声道。

“马爱卿言之有理,传旨各地官府组织挖掘苎麻根,从百姓手中收购淀粉,严令任何人不得欺诈打压百姓。”李世民颌首道。

“陛下,臣以为倭岛一事需暂时押后,当务之急是新罗的问题。”长孙无忌行礼道。

“新罗有何问题?”李世民眼睛半眯着问道。

“陛下传旨新罗出兵助战,但是新罗出工不出力,敷衍了事,分明心怀不轨,当重惩以儆效尤。”长孙无忌眼神凌厉,语气严肃的说道。

“嗯,爱卿言之有理,传旨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薛子义,对新罗进行惩处,准其自行其事。”李世民颌首道。

“臣遵旨!”李绩朗声应道。

其他人都没有说话,看着这群大唐高层表演,因为他们明白,这些事情,其实早就定下,只不过拿到朝堂走一个过程,获得出兵的名义。

说是惩处,其实就是吞并,但是没人反对出兵倭岛,也没人反对吞并新罗,现在大家都明白,一块新地盘就意味着新的财富。

群臣全部期待的看着李世民,想要看接下来如何安排,百济那边可是有近八十座城池,需要的官吏数量可不少。还有百济那么大一个国家,需要建立很多作坊。

都知道按照薛云的处理办法,头两三年赚不到钱,但是官府有扶持,那是不会亏本的,先占领市场,三年以后就能赚钱了。

每个大家族都有不少族人,大多数族人只能做一些小管事,技术工,但是中原市场就那么大,根本安置不完,所以一个新的市场,诱惑力是很大的。

李世民也没有让这些人失望,扫视一圈道:“辽东半岛改为安东都护府,兵部侍郎薛子义担任大都督,尚书省为安东都护府改定州县;今科考取的进士,秀才,全部派遣至安东都护府。”

李世民说着顿了顿,摸摸胡须继续道:“传旨天下,开年之后再办一次科举取士。”

李世民的话让不少人精神一振,这种紧急科举的用意,大家都明白,就是需要人才,这种情况之下条件会很宽松,取的人才也会很多。

想想上一次如此科举,已经是八年前,这次正好把家里才长大的人推进官场。

想到这场饕餮盛宴,不少人的嘴角都压制不住,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朝会解散,群臣都是脚步匆匆的回到家里,随后把家里子孙召集起来,好一顿教训。

“从今天开始,你们在家好好读书,谁敢出去鬼混,老夫打断他的腿。”长孙无忌冷冷的说道。

在长孙无忌前面站着十一个年轻人,其中好几个脸色都有些不自然,但是在长孙无忌面前他们可不敢顶嘴。

“阿耶,为何突然要读书了?”长孙涣不解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