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善后与扶贫(1 / 2)

大唐薛骠骑 老衲胡来 2092 字 2个月前

“殿下且不可大意,清查一遍很容易,但是要保证不出乱子,做好收尾工作可没那么简单。”薛云正色道。

李治收敛笑容,慎重的点点头道:“太保你说得对,我不能高兴得太早,真要出了意外就不美了。”

薛云没有再说,他相信李治会处理好的,即便李治想不到,李世民不会想不到,说不定他又会趁机坑人。

太子六率的人对长安很熟悉,他们出动去暗访,很快就有收获,根据他们探查到的消息,从医学院抽调来的学生,迅速做成卷宗。

这些学生虽然是生手,不过薛云的亲卫对这些事情可不陌生,他们跟着薛云在安西都护府的时候,读书识字,带兵打仗,为百姓洗脑,组织百姓干活,做的事情非常杂,做卷宗这种事情,早就轻车熟路。

当然,风格与薛云一脉相承,卷宗很清晰明了,没有那些修饰词语,只是平淡如水的记录。

十一月初二,贞观十九年的第一场雪,比去年来得更晚一些。

一夜之间,长安城内的房子都白了头,路上行人一下少了许多,即便是有,那也是行色匆匆。

各扫门前雪,这本身就是长安城的规矩,各家都拿着铲子扫帚把积雪扫到墙角堆起来。

中午的时候雪停了,刚刚下朝的官员,震惊的发现,无数府兵风风火火的冲向各坊市。

不少人都吓了一跳,急忙躲进家里,让人关闭大门。

等了许久,见到这些府兵只是抓人,并没有胡乱冲击,这才让人放心一些,不过很多人还是担心,急忙让下人去打听消息。

也有人认出那是太子六率,随后又见到大理寺,刑部,武侯都在配合行动,也正是因为参与行动的人多了,很快就有官员得到消息,这是朝廷在查处违法乱纪的人,偷鸡摸狗,地痞流氓,只要有违法的,都在抓捕范围。

也有不少官员脸色铁青,因为他们家里的儿孙,管事被抓了。

“太保,有不少人都没有证据,抓了是不是有些不妥?”李治有些担心的问道。

“无妨,有人举报,我们抓人审问,这都是正常的事情。殿下可曾听说过疑罪从有和疑罪从无?”薛云笑着问道。

“疑罪从有,疑罪从无,这是何意?”李治嘴里呢喃一遍问道。

“就是说在一个案件之中,如果罪证不清楚,只能怀疑有罪的时候,就要根据仅有的证据来定罪。

如果证人口供不足以让人采信,那么就判断为无罪;如果现有证据让人觉得犯人难辞其咎,八九不离十是有罪的,那么就判断为有罪。”薛云解释道。

“有道理!”李治点点头道。

“这其中又牵扯到一个问题,这种证据不足,或者疑问比较重的案件,即便判决,也不宜过重。”薛云补充道。

“嗯嗯!记下来,回头我要禀报父皇,把这两条补充进律法之中。”李治对身边内侍叮嘱道。

“喏!”

进宫里次数多了,对于大唐的这些太监,薛云并不觉得讨厌,他们虽然不像府兵那么健硕,也不算阴柔,只要不是大声喊,声音也不像影视中那样尖细。

李世民不愧是李世民,就在薛云和李治动手的时候,他已经安排人外出进行暗访。

从李治口中得到这个消息,薛云有些惊讶,随即他猜测出来,恐怕李世民已经在暗中调动兵马,等到年后就会让各州县交叉清查。

李世民安排才是真的滴水不漏,如果你发现漏洞,那肯定是故意露出来的,就等着坑人。

薛云不怕查,也不怕坑,他不去关注那些,一心一意协助李治抓人。

长安城被封锁,各坊市被封锁,想要抓人就很轻松,太子六率出动,没人敢阻挡,即便一些郡王,公主的府上,都有人被抓。

仅仅半天时间,大理寺,刑部,万年县和长安县的监狱就关满了。

第二天的时候,抓捕还在继续,可以说整个长安城,都被翻了一遍。

犯人实在太多,不得不关进军营,两天半的时间,抓了三千多人,可以说非常惊人。

这两天时间,长安城可以说人心惶惶,不少心里有鬼的人都坐立不安。

好在长安城的封锁解除了,而且贴出了告示。

“关于长安城严厉打击违法乱纪行动的通告!朝廷查到不少违法乱纪之徒,特意进行一次集中整治,严厉打击的行动,没有违法乱纪者无需担忧。

先如今在大理寺,万年县,长安县县衙外设立举报箱,任何人都可以匿名举报,也可以去衙门申冤,太子必然为其主持公道。”

一分公告,引得一片哗然,百姓兴高采烈,纷纷为太子喝彩。

公开了行动就能调动更多的人手,武侯,不良人,他们对坊市更熟,谁家出了懒汉,谁家有不孝子,就连调戏路过妇女的人,都被抓了起来。

抓捕很快,审问更快,各衙门十二个时辰不间断的审问,记录,然后直接判刑。

不但判刑速度快,而且还对犯人进行了公示,每天都贴了两大张告示,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犯人的名字,罪行和惩罚。

最轻的也得罚一个月苦力,给长安扫雪,运送煤炭等等,最重的是终身劳改,遇赦不赦。

劳动改造,以劳力赎罪,百姓听到一个新的名词,或者说新的朝廷处罚方式。虽然不是斩首,百姓却觉得很合适,哪怕罪大恶极,终身干重活,似乎也是一件很痛快的事情。

太子仁慈!太子聪明!这些美名落到了李治头上。

大多数百姓都在欢呼雀跃,即便有的儿子被抓,她们心里也有些庆幸,或许经过这次惩罚,他们的不孝子,那些懒惰的儿子会有所改变也不一定。

轰轰烈烈的行动,只持续了十天就结束,三千多人该判的都判了,后续追捕还在继续,一些人以为逃出长安,或者躲在勋贵家里就能逃过一劫,完全是想多了。

刚刚判完,就有十张告示贴在坊市和城门口,上面写着通缉犯的名字,出身和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