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大收获(2 / 2)

大唐薛骠骑 老衲胡来 2339 字 2个月前

“没错。”

“如果是这样,将军可以挑选一些牧民,只要把婆姨和儿子还给他们,保证他们以后会听您的命令。”拓跋细豆说道。

“既然如此,你去安排吧!把人选出来,然后年轻的女人我们带走。”薛云点点头道,他也想看看这个家伙,到底有何意图,如果真是个党项奸,他也不介意重用。

这种人在每个国家,每个部落之中应该都有,真要是如此,用起来会很好用。

“属下遵命!”拓跋细豆兴奋的应道。

拓跋细豆跑到俘虏面前,大声的叽哩哇啦说了一大堆,随后陆续走出两千多那么老少。

“将军!有些女人请求带上她们的儿女。”过了一会,拓跋细豆跑过来汇报道。

“女儿可以带上。”薛云说道。

“将军仁慈!以后您就是我的主子。”拓跋细豆一脸感激的说道。

“只要你好好表现,某不会亏待你的,那些女人,你看上了几个,就带几个吧!”薛云说道。

“是!属下一定不会让主人您失望。”拓跋细豆激动的说道。

“居然还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方圆感叹道。

“这很正常,如果我们城破,同样有赶着去投降的。”薛云笑着说道。

“这到也是,不过对自己人如此狠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方圆点点头道。

“可能和部落有仇吧。”薛云猜测道。

“应该是吧。”

“管他那么多,能被我们用就行。”

“要小心使用,以免被反噬。”谢清提醒道。

“我知道。”薛云慎重的点点头。

单单整理战利品,就用了一天时间,主要是要杀的羊太多了,还有那些猪。

其实薛云是想把母猪带走的,只是地上积雪太厚,母猪又肥,肚子又大,根本赶不走,只能忍痛杀了。

缴获的皮子很多,薛云让那些党项女人都穿上,这些可是他的战利品,不能冻坏了。

可能这是很多党项女人,这辈子穿得最厚实,最奢侈的一次,薛云居然见到有不少人都笑了一下。

粮食,草料,肉食,武器,布匹,帐篷,还有拓跋部落储存的金银珠宝,至于那些瓷器,薛云就懒得带走了。

制作雪橇又用了两天时间,把党项人的房子拆了一半,利用那些木板,制作了一批雪橇,主要是为了赶路。

大吃了三天多,党项女人之中,气氛明显缓和了许多,至少很多人都有了交流。

薛云一行踏上回家的路,留下一个满目疮痍的部落,还有一群眼神麻木的老人,孩子。

“主人,属下觉得,应该一把火烧了,不给拓跋赤辞留下一点。”拓跋细豆说道。

回头看了一眼,薛云摇摇头道:“我们不是滥杀无辜的人,这次前来,也只是为了报复而已。”

“主人仁慈!只是便宜拓跋赤辞那个杂碎了。”

薛云也没有去问到底和拓跋赤辞有多大的仇恨,免得被他装到了。

虽然拓跋细豆表现很真,但是他姓拓跋,这点就无法让他信任。

所有人都坐在雪橇上面,心情轻松的向着东方前进。

虽然还是很冷,不过都能客服,所有人都裹着厚厚的皮子,蜷缩在雪橇上面。

担心有人被冻坏,每天晚上都要用热土搓脚。

这是薛云想出的办法,烧水洗脚不现实,因为柴火要节省着用,即便带了很多。

吃过饭之后,就围着篝火烤火,这个时候把脚拿出来,用地上烧热的泥土搓,这相当于活血化瘀。

烘烤鞋子,袜子这也是每天必做的事情。

幸运的是这一路上没有遇到暴雪,一点小雪完全不影响赶路,辛苦的只是牛马。

反正缴获够多,薛云也不会去节省,每天都给牛马喂豆子,晚上的时候,还会让人煮一锅豆子,混合着草料喂养。

薛云觉得,党项和吐谷浑就该灭掉,在拓跋部落缴获了大量的食盐,薛云这才响起,青海这边本身就是最大的盐产地,从青海到西域,这边不但有世界排名前三的咸水湖,而且这边还分布着不少小型的盐湖,这些盐湖堆积着大量的盐土。

该死的吐谷浑和党项人,他们都不需要提炼,就能得到大量的盐,而堂堂中原大地,食盐从来就没有充足过。

薛云以前就听说过,中原虽然地大物博,矿藏丰富,但是有很多都是贫矿,而且开采难度比较大。

盐铁就是如此,即便到了后世,有了大量的海盐,井盐,但是要说容易,还是得看青海。

一路辛苦,回到平高已经是二月底,这次出征,整整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

作战只用了三天,加上收拾也不过六天,其他时候全是在赶路。

虽然无需走路,还是非常的艰辛,战马都死了两头,估摸着是不习惯气候。毕竟冬天没事溜达的人和马的人太少了。

带回来的战利品实在太多了,牦牛三万头,人口一万,只死了五人,残疾八人,这场战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唯一可惜的,就是不能上报,毕竟薛云这算私自出兵。

薛家村这边,去年就修建了不少的房子,还有保留的帐篷,正好安置党项人。

虽然房子不多,不过挤一挤还是没有问题的,再分了一千给出征的人。

出征之时,带着武器和战马,回来的时候,一人多了一个婆姨,还多了一头牦牛,牦牛后面还拖着一张大木板,上面堆着皮子,粮食。

安全回到平高,所有人都乐得合不拢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次出门回来,就是身价倍增啊,就是不知道,他们回家,会不会引起家庭矛盾,毕竟有人已经娶第三个小妾了。

拓跋细豆被安排在煤山,那边因为工人放假,房子空着的,正好给他们居住。

薛云也在思考,以后如何安排这五百户党项人。

思来想去,煤山似乎就是他们最好的归宿,粮食由村子提供,没了马匹和粮食,他们想跑都跑不掉。

不过既然跟了自己,还是得给他们一些甜头,至少衣食住这三方面不能亏待。

“你们终于回来了!”见到薛云,田义松了一口气道。

因为安置党项人,薛云只是让人去县城通报了一声,他一直带人坐镇,田义等了两天,就再也坐不住,和瞿宽一起来了薛家村。

“放心好了,虽然过程辛苦,结局却是好的。”薛云笑着道。

瞿宽神色复杂,虽然对于薛云担任县令,他早就没了意见,但是一次次取得大胜,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尤其是这次,冬季出征,用了两个多月,居然再次大胜而归,他本来还觉得,薛云可能去灭两个小部落,就会回来,没想到灭的是拓跋部落。

“这么多!”田义看着山坳,震惊的说道。

三个部落的牦牛,加上去年的缴获,牦牛数量已经达到了三万五千头,整个山坳看着密密麻麻都是牦牛在啃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