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新闻背后(2 / 2)

在座的这些位工程师们也不是未成年小孩,自然都清楚周瑜所讲这些话的严重程度。

“所以,接下来我们的目的也明确了,在今年阴历结束之前,必须要完成新一代卫星信号接收芯片的开发!足够小的同时,支持短信和简短语音的发送!”

李贤审早就已经在这个项目当中,听到这个决定,还是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卫星信号接收器芯片,如果仅仅是定位信号,那完全可以做到能够容纳到手机当中,但是如果要支持短信和简短语音的发送,就意味着信号天线和芯片功耗都需要增加!

现在西方科技公司能够做到卫星通讯的信号接收器,都是大哥大一般的大块头,根本就没有能够做到普通手机大小的公司。

更何况是再极端缩小,成为手机内部一个小部件!

这简直就是,强人所难!

但是想起这段时间卫星通讯项目部门的这些成果和解密的技术资料……李贤审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我们会竭尽全力,突破技术难关!”

“不仅要突破技术难关,还要经过这次磨炼,将队伍锻炼的足够优秀,否则下一次再遇到重大困难技术项目,咱们公司最优秀的工程师团队都无法解决,我们还能怎么办?

继续去求高校和联邦科学院吗?我估计在那个程度的困难项目,高校和联邦科学院也不会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打铁还得自身硬才行。”

听到周瑜的循循教导,李贤审、田健恒等人都眼神严肃,点头肯定。

随后,周瑜又说道:“这个月底,京兆市那边还有一个重要会议召开,宣布成立咱们大夏联邦的位置服务联盟,咱们公司如果能够在会议上拿出足够多的强有力技术产品,或许能够获得更多联盟重要位置。

当然,能够争取到更高级的名额,这是一件好事。以我们目前对北斗导航的技术和商业贡献,这个位置服务联盟也不会给我们中等管理或者普通名额。”

说实话,哪怕没有这些官方主导建立的联盟、协会,周瑜也会催促工程师团队加快步伐。

毕竟要搞太空要塞,如果一直保持这种技术突破的速度,恐怕还得四五十年的时间,他有这个战略定力,但也希望能够尽可能保质保量的加快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