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一天时间(2 / 2)

现在華卫科技的Mate1已经发售,虽然总销量比不过当初做合约手机和贴牌手机时那么多,但是实际盈利能力和自主性,却是有了极大的进步。

甚至在Mate1的外观设计上看到了天玑10的影子时,禹城董都颇感欣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禹城董心中突然就诞生一个想法——如果现在辞去荣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总裁职务,回到華卫科技主持Mate系列的开发,会不会有更大的天空?

毕竟Mate系列项目的最初开发工作,都是他在主持,很多技术方向也是他在负责。

但这个想法仅仅出现了一秒钟,就被禹城董按在了心里面最底一层。

不是他不愿意回華卫科技工作,而是现在回去華卫科技,根本就没有用!

“别说是大夏联邦本土了,恐怕现在全球所有手机厂商都在学习大夏新科吧,天玑40X1的折叠屏、双系统、双芯片架构设计,这些恐怕都是需要数年才能够建立起来的技术领先。

而且天玑40标准版也不差,甚至比平果iPhone、Mate1都要领先许多,4999夏元,哪怕出口后有关税和其他成本,叠加起来,也可以说是性价比、配置都拉满的手机。

回華卫科技的话,肯定不可能像在荣耀科技,拥有最新版本的新科OS操作系统合作权限,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优化技术也是最先得到下放的企业。”

这一夜,華卫科技再度失去了一位大将。

而这一夜,周瑜在和几位高管层、供应链的企业负责人们好好聚餐吃了一顿之后,回到公司也并没有直接休息。

他打开电脑,看着上面的网络评论,新闻推送,嘴角的笑意却一直没有消失。

“如果敌人谩骂,攻击,诋毁我们,那是很好的,那说明我们戳到他们痛处了。昨晚上骂大夏新科有多狠,今天这些人的脸就有多痛!”

“突破那些西方企业的限制,就是大夏新科最大的战略成功点,像大夏新科现在的自研芯片和光刻机一样,骂大夏新科,给大夏新科抹黑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那些水军以前还在说新科OS系统是安卓系统套壳,那安卓应该很容易复制这些功能吧,那安卓公司为什么不做呢?是因为不喜欢吗?可兼容安卓与平果iOS的软件,这种功能还会有人不喜欢?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呢。”

“要是把大夏新科的厂商logo换成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主持人换成一个金发碧眼的白人,语言也换成国际化英语,恐怕昨晚上的谩骂,全都会变成恭维。

能够卖到14999夏元的手机,该是多么强大……”

“楼上的老哥是会总结的,哈哈哈~可惜啊,换不得,大夏新科不仅注册地在大夏联邦境内本土,高管层也全都是大夏联邦公民,要是有什么技术能够让周瑜、赵朝阳这些人集体变成海外人士,甚至连人种、肤色都给变了,那咱们现在恐怕都已经能够随便完成星际旅行了。”

“天玑40X1这手机真的是又贵又不能好好用,真的是垃圾手机,智商税的代名词。

所以大家能不能别跟我抢了啊……_(:з」∠)_,我只想抢一部天玑40X1给我老公啊!我联系黄牛,黄牛都说加钱也抢不到,上午还能够抢,结果下午都售罄了,全在等补货,姐有钱,让姐姐我买啊,姐不差钱的%@周瑜~~周瑜小弟弟,给咱们多放几个销售名额吧,别让姐姐们难等了。”

在浩瀚的舆论浪潮中,天玑40X1的就宛如大海当中的一艘小船,前一秒还被浪潮席卷淹没,后一秒就被浪潮推向了顶峰。

从垃圾圈钱,一万多的韭菜收割机。到顶级智能手机,再到黄牛市场已经出现两万夏元求购一部,却没有人应单。

天玑40X1在2014年的开年第一个礼拜,成为了最火热的“投资品”。

人,往往是最现实的动物。

14999标价的天玑40X1,在黄牛市场已经是一个小时一个价。

17999、19999、20999、22999、24999。

飙升一万,只花了一整天的时间。

也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在拿到了天玑40X1,并且在网络上以及工作生活中展示使用的时候,那些瞩目的目光和恭维的评论,都将之前所有的谣言给一一击破。

天玑40X1折叠屏手机从项目立项到发售,从未有过宣发,甚至在屏幕供应商——晶东方科技公司内部,只要不是项目参与者,都基本可不能了解项目内容。

而天玑40X1出世J几十个小时的时间,就靠着自身屏幕硬件、芯片性能与系统软件的超强优越操作感,做到了一鸣惊人!

而且,在海外那些媒体机构的报道发出后,海外很多用户也都开始求购天玑40X1。

“偶买噶,可以直接折叠的屏幕?!plz,什么时候能够到我们阿美瑞克发售?!哪怕数千美元,我也愿意购买!”

“这简直不可思议,不仅可以像翻盖手机一样进行折叠,屏幕还不会留下折痕,用它看电影,打游戏,一定会很爽吧!?”

“不敢相信,所以请尽快出口,我们需要大夏新科,我们需要大夏联邦制造!”

除了那些后台还在要求发布抹黑大夏新科的媒体,其他很多记者、自媒体网红都在陆续推掉那些抹黑大夏新科的商单,然后熬夜奋战,重新编辑视频与文案。

争取把其他人没有认识到的新科天玑40X1优势给写出来!获得更多流量!

媒体记者是无冕之王,但“王”也需要吃饭,需要升职加薪,也就需要做取舍。

当然,还有很多行业相关的人,也在做取舍。

比如粗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各位高管们。

作为才上市两三年的“小企业”,一开始勉强用性价比和饥饿营销,做了一点成绩,但也仅仅只能够在中低端有些许销量。

虽然饿不死,但也活不肥。

磊俊对智能手机行业、半导体科技行业有着他自己的考量。

他看着窗外的蓉城夜景,目光幽幽深沉。

原本是打算靠性价比智能机和饥饿营销,利用网络水军造势,然后迅速融资、营销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