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高炉的原理(第二更,求首订!)(2 / 2)

郭平拿着树枝,在湿润的地面上画出了高炉的简易图纸,标出开口的位置。

“简单说,高炉的形状可以理解成一个可乐瓶。包括一个细长的瓶口,逐渐变宽,到了腰部收紧,然后是底部。”

“投料口设置在瓶口,铁矿石和焦炭就是从这里投放进去。”郭平在“瓶口”上方画了大小料斗和料钟,用来适时分批加入原料。

“还有炉煤气的出口,保持炉内气压正常。”郭平又在上方画了一个出气口,解释道。

“炉煤气本来可以收集起来用作燃料,但是我们目前没有相应的设备,现在只能先放掉了。”

“高炉之所以叫做高炉,倒不是说它有多高,主要是利用高度。”

“从上面投入矿石,从下面吹入空气,整个反应发生在中段,确实是高度越高,反应时间越长,越充分。”

郭平看了于梦晓一眼:“到这里没什么不能理解的吧?”

“能理解能理解,你讲的非常清楚了!郭……郭老师!”于梦晓一脸崇拜。

弹幕也纷纷表示学会了。

“可乐瓶!光看图我觉得好难,有了具体比喻一下子就能理解了!”

“听郭老师讲课,工艺设计不挂科!”

“看上去也不难,能理解为什么土高炉这种东西遍地都能建了!”

“光是炼出铁难度不大,难度在于规模太小难控制……”

“那么,这个高炉,我们应该建造多大呢?”在网友提问之前,于梦晓先提出了这个关键问题。

“嗯……”郭平拿着树枝的手在地上的图纸上指点着,思考了片刻,“从工艺上当然设备越大,产率越高,控制也更简单。”

“但还有一点需要考虑的就是我们没有大型设备,材料也只有普通红砖,综合考虑建筑难度的话……”

“六米。”郭平最后决定,“有效高度至少需要有六米,加上下部的炉底和顶部的加料口高度,整体上大概能达到八米。”

八米!将近三层楼高!这样的一个设备,要通过一块一块砌砖完成吗?于梦晓觉得,难以想象。

“那……工期的话……”

“哦,当然不是一天就能完成!”郭平说,“混凝土干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高度上来以后,也必须配合脚手架才能搭建。”

“今天的话……先准备好混凝土,打个地基就可以了!”

“还要打地基?”于梦晓意识到,光是搭建高炉,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单纯。

“也不算是地基吧?”郭平站起来,在选好的位置来回走了几圈,“这片河滩的土质情况其实挺好的,以砂石为主,遇水也还算牢固。”

“我要搭建的高炉规模也不算大,其实不需要特别处理地基。”

“但是高炉运转起来以后,里面的铁水温度很高,为了防止从底部腐蚀,损坏高炉,还有平衡受力,让整个建筑不发生倾斜,需要用混凝土浇筑一个比高炉底面积稍大的基础。”

“很简单的!”郭平用脚点在相应的位置上,“只要在地面上挖一个浅坑,用混凝土填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