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与本就是狄仁杰一手提拔起来的,后又随狄仁杰远赴幽州,早已成为狄仁杰的铁杆亲信。
而他与狄仁杰素来不和,若除去陆与,如断其一臂。
手下人抓住陆与落单的良机果断出手,已经充分展示了愿为主上分忧之心。
倘若因为行动失败便受到严厉处罚,将会极大打击手下人的积极性。
今后还会有谁为他卖命。
到点打卡,摸鱼划水。
不做事,自然就不会做错事。
武三思不爱动脑子,并不代表他没有脑子。
一个蠢人是不可能混到王爵的位置,还能在这个位置上屹立数十年不倒。
说他蠢,要看跟谁相比。
以往他所面对的对手,一般都是狄仁杰,被对方牵着鼻子走自然不稀奇。
即便是张柬之这种级别的积年老吏,在他手中也不过是打个平手,堪堪能护住太子而已。
手下人的心思,他也能猜出大半。
因此他不仅不会处罚,反而还要重赏下属。
有些事,失败无数次也无所谓,但只要成功一次,目的就达到了。
至于前面的那些失败经历,统统可以归结为试错成本。
梁王殿下,是一个输得起的人。
沉吟片刻,武三思沉声道:“那陆与是不是去见了张柬之?”
“回老爷,是的,”
管家惊讶地看了眼面无表情的武三思,恭声道:“此人入城以后,便径直赶奔府衙面见张柬之,两人秘谈许久,后来张柬之亲自将他送出门。”
武三思听罢心中了然。
陆与进京后径直去见张柬之,他早已猜到。
倘若是向皇帝禀报要事,只需遣一普通驿卒便可,沿途根本不敢有人截杀。
之所以遣陆与前来,是因为需要探听京中消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陆与负责的是狄仁杰和张柬之的隔空对话。
至于有无密信,根本不重要。
因为那封信即便是拿到皇帝跟前,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凭他对狄仁杰的了解,如果陆与身上有信,那信上交代的必定是公事。
这一点,从张柬之毫不避讳地亲自送陆与出门便可看出一二。
思及此处,武三思冷笑一声。
这二人联手做局,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他几乎已经形成条件反射,如今又岂会再轻易上当。
如今他完全没心思跟这两人较劲,相对而言,湖州之事更加紧要。
思索片刻,武三思吩咐道:“不必再关注此人行踪,另外增派人手补齐湖州的缺损,告诉武大此事非他之过不必介怀,所有战死之人加倍犒赏,抚恤务必亲手送到家属手中,此事你亲自去办。”
“是,老爷。”
管家恭声应到。
“还有,你马上联络铁手团,”
管家惊诧地抬起头。
只见家主面沉如水,声若寒冰:“我倒要看看,本王在他面前还有几分薄面!”
此刻,武三思眼中闪过一丝森然的杀意。
因为武大的密信中,还提到一句,此次围杀陆与的计划,原本应由铁手团执行。
但不知是何缘故,铁手团竟直接拒绝了武大所请,即便是加钱也不行。
如果他没有记错,那人的儿子,似乎还是走他的门路安排到军中的。
泥人尚有三分火气,真当他这梁王是泥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