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略一沉思,反正刘备家眷都在邺城,也不担心他逃跑,能够击败黄巾,也能令冀州免受黄巾之苦。
袁绍点了点头,应允道:“我这就拨五千兵马,粮草若干与你,助玄德抗击黄巾!”
刘备大喜过望,连忙拜谢:“多谢本初兄!备定不负所托!”
点起兵马粮草,刘备赶忙离开袁绍大帐。
此时天刚拂晓,公孙瓒营中,人沸马鸣,公孙瓒全军已经拔营,随时准备开拔了。
不多时,刘备便赶到了公孙瓒面前。
公孙瓒见刘备果然去而复返,不禁大喜,连声赞道:“玄德真仁义君子,此番有玄德相助,我军定能大胜黄巾!”
又看到其身后的军马粮草,不禁疑惑道:“这些人,还有粮食是?”
“伯圭兄别急,这些,都是本初资助我的。”
刘备翻身下马,将袁绍的承诺,以及拨给他的五千兵马和粮草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公孙瓒。
公孙瓒听后,喜出望外。
“玄德!你真是我的好兄弟!此番若能击退黄巾,我公孙瓒定不忘你的大恩大德!”
刘备连忙谦虚道:“伯圭兄言重了,备身为汉室宗亲,自当为国效力,何况你我兄弟之间,何须如此客气?”
公孙瓒哈哈大笑,对刘备更加感激,两人并肩而行,商议如何共同抗击黄巾。
相反,刘备的眼神,时不时总朝公孙瓒身后瞥去。
因为那里,有赵云赵子龙。
大军一路向渤海郡进发。
行军途中,刘备总是找机会接近赵云,两人时而并肩而行,时而低声交谈。
刘备言语间,不经意地流露出对赵云的赏识,并继续描绘着自己匡扶汉室,成就一番宏图伟业的雄心壮志。
他谈吐优雅,举止得体,又不乏真诚。
赵云一个刚出师门的小年轻,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几番交谈接触下来,心中不免激荡。
不仅钦佩刘备的仁义,也认同刘备的理想。
几日后,大军抵达渤海郡与安平国交界。
夜幕降临,营地里火光点点,人影憧憧。
刘备独自一人来到赵云的营帐外,轻轻掀开帐帘,走了进去。
“子龙,深夜叨扰,还望见谅。”
刘备微笑着说道,语气温和而谦逊。
赵云连忙起身相迎:“玄德公言重了,不知深夜造访,有何要事?”
刘备在赵云对面坐下,沉吟片刻,开口道:“子龙,这几日与你交谈,备深感子龙乃人中龙凤,胸怀大志,实乃难得的将才。”
“因此,备希望,能够得到子龙的帮助!”
这一次,刘备感觉时机成熟,于是选择了开门见山。
赵云心头一跳,下意识就想要答应,直接认主。
但是!
公孙瓒毕竟是他第一个选择效力的人,内心深处,赵云还是有一些犹豫。
所以话到嘴边,又被他给咽了回去。
百转千回后,赵云终于说道:“玄德公的仁义之心,子龙钦佩不已,子龙确实有心效忠,但如今战事当前,子龙实难说出效忠之话。”
“希望玄德公能够再给子龙一些时间,等击败了黄巾,子龙定然给玄德公一个答复!”
赵云的话,让刘备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虽然没有立刻认主,但这认主,还不是早晚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