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兵临城下(2 / 2)

不过走之前,刘辩安排了张济和杨奉二人。

张济率本部一万人镇守安邑,杨奉率五千人,将白波谷内的百姓迁出,在河东一带安居后镇守临汾。

至于平阳至永安一带的匈奴人,刘辩下旨,将这些人打散后,全部迁居三辅。

而俘虏的匈奴骑兵,刘辩将其分成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羽林骑,扩至三千骑,暂由徐诺统领,主要负责拱卫未央宫。

另一部分是匈奴骑兵,两万一千左右,刘辩赐予军号“骁骑”,全部交给张辽,命其统率,主要负责拱卫长安。

如此一来,刘辩手中骑兵,暴涨至两万四千左右。

如果加上皇甫嵩麾下三万精锐中的六千骑兵,其实如今刘辩手中的骑兵数量,刚好达到了三万!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只不过要形成相当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就需要一定的时间了,而这个时间刘辩等得起。

当然!

这个时间,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

现在,是时候解决,已经兵临长安城下的马腾、韩遂了。

翌日一早,汉军拔营。

与此同时,长安城外,马腾、韩遂惴惴不安。

和第一日,刚刚杀到长安的兴奋大不相同。

无他。

因为城上站着的,是皇甫嵩!

营内,韩遂和马腾面面相觑。

“文约,怎么说?”

韩遂一脸苦笑,摇头道:“还能怎么说?谈一谈吧,毕竟一个牛辅而已,陛下不见得有多重视。”

“要知道那城上站着的,可是皇甫嵩啊。”

“他麾下那三万精锐,你难道不知道吗?”

闻言,马腾也是一脸郁闷。

皇甫嵩三万精锐之前一直驻扎右扶风,他当然知道,这可以说是大汉最后一支劲旅了。

首先。

这三万人,不同于如今各路诸侯手下的私人部曲,兵种单一。

这三万人!

那是一个完整的战斗集团。

由一万五千步兵,五千弓箭手,六千骑兵,以及四千车兵组成。

是的!

这支军队,拥有战车兵!

由于战车造价昂贵,如今各路诸侯,早就摒弃这一兵种了。

整个大汉,应该也找不出第二支拥有战车的军队了。

其次。

这三万人,本就是汉灵帝从三辅调集的,属于大汉朝廷最后的精锐。

交由皇甫嵩统率后,先是追随皇甫嵩经历了黄巾之乱,之后又经历了边章之乱,然后平定了凉州王国叛乱。

可以说战功赫赫,经验丰富!

当时董卓之所以如此忌惮这支军队,就是因为平定边章之乱时,他自己就在皇甫嵩手下听命,自然知晓这支军队的恐怖。

因此,他才想方设法,想要调皇甫嵩入洛阳,将这支军队纳入麾下。

只是可惜,刘辩棋高一筹,提前给皇甫嵩传密旨,令其撤往了陈仓。

最后。

则是这支军队的统帅,皇甫嵩本嵩!

不管是唐朝的六十四名将,还是宋朝的七十二名将,皇甫嵩都榜上有名,是武庙中无可争议的一员。

有皇甫嵩作为这支军队的统帅,那么这支完整建制的军队,他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所以,曾经的手下败将韩遂,在看到皇甫嵩的那一刻,就改变了攻打长安,敲山震虎的想法。

很快。

马腾和韩遂策马出营,缓步朝长安城靠拢。

在护城河外,朝城上喊道:“西凉马腾(韩遂),率军兵临长安城下,有要事相商。”

“还请皇甫大人,通传陛下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