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军屯和民屯(2 / 2)

搞了半天,他成了做嫁衣的人了,提是自己提的,人是陛下选的。

“陛下,臣以为,杜畿持重,能力突出,堪当屯田首选之人!”

紧接着,荀彧点头附和。

荀彧一开口,黄琬和崔烈也跟着点头,杜畿这个人,的确品行杰出。

更何况,这是陛下钦点的,他们还能说什么?

见所有人都同意了,

再想到杜畿所在的京兆杜氏,同样也是关中大族。

关中世家的,也算自己人吧!

想到这里,杨彪心中稍安,连忙附和道:“陛下圣明!杜伯侯的确是合适的人选。”

刘辩点了点头,瞟了一眼杨彪,将其眼中失落看在眼底。

“此外,朕决定,那每月轮换一次的首辅之位,这个月起,便由杨爱卿担任。”

杨彪心中一震,首辅之位?这是陛下给他的补偿吗?

他连忙跪下谢恩,“臣谢陛下隆恩!”

刘辩又说道:“另外,朕打算再增加三位内阁成员,凑齐七人。”

“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德高望重,经验丰富,朕欲请他们入阁,辅佐朕一同治理朝政。”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这三位老将军,都是名震天下的宿将,如今竟然要入阁?

这内阁的含金量,瞬间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杨彪更是心中大喜,有了这三位老将军加入,内阁的结构将更加稳固。

因此,也让他开始相信,刘辩真不是说着玩,而是玩真的!

终于,杨彪心中最后的疑虑也彻底打消了。

同时,杨彪暗下决心,这次隐田的事情,他一定要办得漂漂亮亮,绝不让陛下失望!

从宣室殿离开后,杨彪雷厉风行,亲自带人开始清查隐田。

那些原本还心存侥幸的世家,在看到杨彪都乖乖献地,更亲自清查之后,也不敢再藏着掖着,纷纷主动上报自家隐田。

另一边,内阁成立的旨意下达。

听到这个消息,整个长安的大臣都震惊了。

不止是大臣,还有天下世家,一片哗然。

也因此,内阁的消息,让隐田的事情,几乎没有掀起波澜。

与此同时,等众人离开宣室殿后,刘辩又召回了荀彧,同时还命人去传了杜畿。

不多时,荀彧和杜畿先后到来。

杜畿躬身行礼,姿态恭谨。

“臣杜畿,参见陛下。”

刘辩虚扶一把:“伯侯不必多礼,还记得朕之前说过的话吗?”

不等杜畿回答,刘辩直接揭晓答案,“朕说过,等拿下长安,一定重用伯侯。”

“如今,就是朕履行承诺之时!”

杜畿心中感动,没有想到刘辩竟然还记得此事。

再加上刘辩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责,更是救了整个京兆杜氏,因此对刘辩,杜畿是真的可以以死相报的。

听到刘辩的话,他也知道一定是有棘手的事交给他做,但他丝毫不怵,恭敬答道:“但凭陛下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哈哈哈!”

刘辩也不绕弯子,笑着说道:“不要你赴汤蹈火,而是屯田之事,伯侯有何看法?”

杜畿一愣,略一沉吟,若有所悟。

他猜测,陛下打算在关中屯田,同时,还打算让他负责。

难怪最近一直在清查隐田!

杜畿知道,屯田关乎国家大计,当下也不推辞,直接说道:“回陛下,屯田一事,臣略知一二,关中沃野千里,若能推行屯田,不出三年,臣可保证国家仓廪丰盛!”

“不过只是仓廪丰盛还不够。”

刘辩赞许的点点头,说道:“朕不只是要实施军屯,还要施行民屯,更要通过屯田,来改变整个天下的税收!”

杜畿一惊,没有想到陛下竟然有此宏愿,连忙问道:“还请陛下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