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欢迎师父回家(1 / 2)

“武安君言重了。”

“这种小事,怎么能与你的功劳相比。”

秦王看了一眼白起,波澜不惊的回答道。

“看来大王是不愿意饶恕我那孽徒了,也罢,这就是他的命。”

白起叹了口气,心如死灰。

“武安君不必如此,寡人同意就是了。”

“果真?谢大王厚爱。”

“等我回去,定要好好收拾我那孽徒。”

秦王看着白起笑而不语。

经过一番拉扯,终究是白起达到了目的。

不过对于秦王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至少不用费尽心思去想如何册封白起了。

“武安君,这下可以坐了吧。”

秦王挥挥手,立马有人搬上来一副座椅,还有配套的茶水。

不等白起动手,秦王先为白起斟了一杯茶水。

“武安君,我知道你有话想要问我,所以我才单独召你。”

“现在,你可以说了。”

白起默然不语,他确实有问题想要问。

而且是他一直想不明白的问题。

“大王,为何要退兵?”

“若是不退,此时邯郸已经被拿下了,赵国已灭。”

秦王自顾自的饮了一口茶。

“武安君,退兵之举实属无奈,并不是你想的那般。”

“我想的那般?”

白起的语势一下子变得凌厉起来,直直的看着秦王。

“难道不是范雎那厮收了赵国的好处,才劝说大王退兵的?”

秦王却并不直面回应白起,反而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武安君,你可知道当你在邯郸附近时,其余六国的反应?”

“无非是派兵陈列于边境,借此威胁我们罢了。”

“不错,是这样。”

秦王点点头,仿佛回到了当时和范雎交谈的时候。

当时他也有一腔孤勇,想要趁着六国来不及反应,让白起带兵攻下邯郸,到时候六国愿不愿意帮助一个已经灭国的赵国,还是两说。

不过范雎只用一番话就劝住了他。

“大王,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若是攻击邯郸,他们势必拼死抵抗。”

“就算武安君攻下了邯郸,又待怎样?”

“我军在长平就已经被赵军消耗了大半的兵力,若是在邯郸再损失一些,难免其余五国不会起别的心思。”

“我国近几年连番征战,已是得罪了不少国家。”

“他们可以不帮已经灭国的赵国,但是他们会放任我们坐拥赵国吗?”

“要知道此时正是我们空虚的时候,若是六国趁虚而入。”

“我国危矣。”

听到范雎的话,秦王的一腔孤勇退去,只剩下满心的忌惮。

他可以停下秦国扩张的步伐,但是不能让秦国的基业在他手上毁于一旦。

看到秦王犹豫,范雎又补上最后一计。

“赵国四十万精锐在长平死伤殆尽,就算让他缓几年又如何。”

“若是等几年我秦国兵力富足,再前去攻打邯郸,岂不是如探囊取物一般。”

“届时其余五国就算有所警觉,又怎能与我兵强马壮的秦国一比。”

最后,秦王经过了一番内心的一番天人争斗,终究还是妥协了,同意了退兵,休养生息。

不过当白起听完这番话之后,反应却是与秦王完全不一样。

“那若是我没在邯郸之战中消耗太多兵力呢?”

秦王睁大眼睛看着白起,他还以为白起会理解他。

却没想到白起如此自信。

片刻,秦王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