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口询问小玲,是否知道那个前来劫狱的男子是谁,又为何要冒这么大的风险来救她。
小玲只是静静地看着赵志,眼中满是倔强,她抿紧嘴唇,一言不发,坚守着心中的秘密。
赵志见小玲不肯说,便换了个问题,询问她为何会被抓进监牢。
小玲微微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愤恨,她开始讲述自己被赵老爷冤枉的经过。从赵虎的骚扰,到赵老爷的诬陷,再到自己被无辜地抓进监牢。
言语直白,却充满了底层人特有的无奈。
赵志静静地听着,眉头微微皱起。虽然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他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敏锐的直觉,觉得小玲应该没有说谎。
回想起与王六郎战斗时的情景,他感觉对方不像是江洋大盗之类的坏人。王六郎的眼神中有着一种执着和坚定,那是为了救小玲而不顾一切的神情,并非是穷凶极恶之人会有的。
而且,他在本地为官多年,对县令和赵老爷的行事作风早有耳闻。这两人平日里就没少做些欺压百姓、为非作歹的事,小玲被他们陷害的可能性极大。
然而,赵志也陷入了深深的无奈之中。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县令已经定了案,他作为下属,没有权力擅自更改判决。
他现在不能马上放小玲出去,否则就是违抗上级命令,会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但他又不忍心看着小玲在监牢中受苦,毕竟她很可能是被冤枉的。
思索片刻后,赵志叫来负责看守监牢的狱头,神色严肃地吩咐道:“这个女子或许是被冤枉的,你要好生对待她,不可让她在监牢中遭受折磨。她的衣食住行,都要保证基本的条件,若是让我发现你有任何虐待她的行为,定不轻饶。”
狱头连忙点头称是,他知道赵志一向公正严明,不敢有丝毫违抗。
赵志离开监牢后,心中一直思索着如何才能给小玲洗刷冤屈。他深知这并非易事,县令和赵老爷在本地势力庞大,要想推翻他们一手造成的冤案,需要确凿的证据和合适的时机。
他决定暗中展开调查,从与小玲相关的人和事入手,寻找可能被忽略的线索。
他先是来到集市,询问那些与小玲熟悉的小贩和顾客。小贩们纷纷为小玲鸣不平,他们向赵志讲述小玲平日里的善良和勤劳,说她根本不可能做出县令所指控的那些罪行。
一位老顾客拉着赵志的手,激动地说:“大人啊,小玲是个苦命的好人,我们都看着她这么多年辛苦过来的,她怎么会是坏人呢?肯定是被赵老爷陷害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