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不动声色地记下这些信息,然后又在集市上找了几个常来买豆腐的老顾客询问。老顾客们对小玲的评价都很高,说她为人善良,豆腐做得好又实在。同时,他们也对赵虎的骚扰行为义愤填膺。
从集市上得到的信息基本一致,管家回到赵家,将情况汇报给赵老爷。赵老爷微微点头,看来小玲只是个普通的寡妇,没什么后台。但那个打伤儿子的青年男子却让他有些担忧。
于是,管家又开始打听那青年男子的消息。他在集市上询问了一圈,从街头问到街尾,然而却一无所获。无论是卖菜的、卖肉的,还是摆摊卖小玩意儿的,都没听说过这个人。
管家有些不甘心,他扩大了打听的范围,来到了附近的茶馆、酒馆。这些地方是消息最灵通的所在,三教九流汇聚,总能打听到点什么。
管家在茶馆里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一壶茶,竖起耳朵听着周围人的谈话。他时不时地插上几句话,引导话题往那青年男子身上靠。
“你们听说了吗?前几天有个很厉害的年轻人,把赵家公子给揍了。”管家看似随意地说道。
茶馆里的人纷纷来了兴趣。
“哦?还有这事儿?这年轻人什么来头?”一个老者问道。
管家摇摇头:“我也不清楚啊,所以来跟各位打听打听。”
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可没有一个人能说出那青年男子的底细。有人猜测是路过此地的江湖侠客,也有人说是某个隐居高手的徒弟,但都只是猜测。
管家又去了酒馆,在那里他如法炮制。他买了些酒,请几个酒鬼喝,希望从他们口中得到线索。可这些酒鬼们除了胡言乱语,也没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
折腾了一整天,管家疲惫地回到赵家。他无奈地对赵老爷说:“老爷,打听不到那青年男子的消息。附近的人都没听说过他,也没人知道他是从哪儿来的。”
赵老爷听了,陷入了沉思。他在堂屋里来回踱步,心中不断盘算着。在他看来,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这青年男子是故意隐藏身份,那他的目的是什么?另一种可能就是他真的是刚到邺城来讨生活的江湖客,初来乍到,没什么人认识。
不管是哪种情况,赵老爷都觉得不能掉以轻心。他决定先按后一种可能来处理,如果后续发现有其他异常,再做打算。他心想,若是个没什么根基的江湖客,处理起来应该不会太棘手。
只要能找到他的行踪,凭借赵家的势力,要解决他也并非难事。
不过,赵老爷也知道,不能贸然行动。他要先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对方有什么动静。同时,他也没有放松对小玲的监视,他觉得小玲或许是找到那青年男子的关键。
只要小玲有所行动,说不定就能顺藤摸瓜找到那个神秘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