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把它毙掉,不然它一接近马群就完了!”大家嚷道。大家认为沈红霞想念红马想出了癔症,把这么一匹架子塌完的老朽马居然当作红马。人们一致认为它根本不是红色毛皮,是棕色或紫色褐色鬼晓得是什么糟透的颜色。它哆哆嗦嗦地站起来,三步一跄、两步一跌,用畏缩而陌生的目光看看围着它的严阵以待的人们。它的目光使沈红霞也对自己的直觉发生怀疑。再定睛看看,拿出过去那匹红骏马的印象比较比较:它确实不能算作红色。红色这个概念原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人们一致否定,它就成了非红色。但人们不知该把这被否定的红色叫做什么颜色。
正如草地的太阳,人们一致认为它是白色。
草地的月亮才是红色。
现在不管它是不是原先那匹红骏马,却必须立刻处死它,因为它肯定是匹快瘟死的马。柯丹看看沈红霞的神色,她发现这个一贯冷静有主张的姑娘变得焦躁,甚至像小女孩一样任性。从傍晚到天黑,她固执地非要等天亮后看清它究竟是不是红马。柯丹说:这好办,掰开它嘴看看牙口,就晓得它是否与红马同龄。但这匹看上去弱不禁风的马却不让柯丹靠近,柯丹被它踢肿了膝盖,看来垂死挣扎的生命有着难以想像的力量。
似乎是柯丹激怒了它,它开始跑、窜,竟向马群方向奔去。姑娘们围追堵截,一连开十几枪都未打中它。一旦她们堵它不住,让它冲进马群,整群马的健康都难保。她们辛勤经营,立了誓在这远离人世的地方使马群一点点壮大,眼看要接近她们预订的指数,而这匹瘟神附体的马正在毁灭她们的希望——她们回到场部,回到人群,回到社会中的希望。
她们想只要马群一染了瘟,她们今冬的回迁计划又砸了。她们已许久许久没看过《英雄儿女》了,她们不知道外部世界除了《英雄儿女》已有了许许多多可看的东西。她们不知道都市的大街上正流行着花裙子。
柯丹抛出套马绳,却未套准;但绳套被沈红霞接住,这样就形成了它的路障。它出人意料地轻灵,腾身一跃而过。一看便知,这是匹训练有素的战马。柯丹知道这一招来缚住它就很难再将它挡住。它左右奔突,与人整整周旋一夜。眼看它倒下了,可另一个方向却有人喊道:它在这儿!眼看它被挡住,已掉头撤退,而最前面的人却喊:它冲到前头来了!一时她们精神也错乱了,感到根本不止一匹马,而是四面八方都有瘟马进犯。天亮时,它终于看见了马群。人们已彻底绝望。
但它越跑越慢,等人们撵上它时,它已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面向一大群生机盎然的同类。它痴呆无神地望着它们,表白着对生的贪恋。马群之外,绛杈一跛一跛地啃着草,它总是落伍而不合群的。连它的金黄流星马驹也提前成年,追随马群去了。绛杈回头看一眼这匹外来马,又低下头啃草,人们悄悄接近它,这下断定它根本不是红马,因为绛杈连一点相识的表示也没有。
奇怪的是这匹奄奄一息的马知觉竟异常灵敏,谁妄图接近它,它立刻挺身撞向谁,看样子它最后的劲头还能踏死个把人。
沈红霞低声说:“都闪开,我来。”大家说:“你以为它会认你的账,它又不是红马。趁它安静,一枪打死算了……”但沈红霞一直走到它身边,伸手搔它脖颈,它也没有发生任何冲犯动作。“是红马。”沈红霞说。
大家说:“它明明不是红颜色。”
尽管它毛色污糟糟的,但它是红马,沈红霞心想。她引它转身,它就乖乖地转了身。它有气无力地跟着拄杖艰难向前的沈红霞慢慢走了,背向马群走了。偶尔马群里传来嘶鸣,它就停下,恋恋地转过头。
沈红霞一直引它往前。“给我拿些料!”她转脸对姑娘们叫道。给她送料的姑娘顺手将枪递给她,她却不接。她甚至把别在腰里的鞭子也扯出扔下。她就这样引它一直走一直走,根本不用牵它的缰。人们看着她和它走上了坡,又走下了坡,就看不见了。
她将生料豆嚼成稀酱,喂它,它没吃,渐渐卧下了,下颏贴着地,溃烂的口鼻流出黏液。沈红霞坐在它对面,并不打扰它,直等到黄昏,她才爬过去,用刀割开它浑身一切羁绊。
它已死去,大家探头探脑地登上草坡:完了吗?沈红霞将那些笼头、嚼铁一堆网络般的东西扔向一边。意思是:完了。
她们问:你怎样整死它的?
沈红霞不说话。
她们说:你真行,不动刀不动枪就把这祸害整掉了。这时听见身后有动静,所有人一齐回首,见蓝紫色的夕照中默默立着绛杈。它支着三长一短的腿吃力地站在草坡上。人们突然发现它也不是红色的,而是晦暗费解的某种阴冷色调。
她们轻声问:这死家伙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