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花对着王再改的脸上淬了一口,“王八犊子,亏你一把年纪了,这种话你说得出口。”,之所以这样恨着王再改,是因为之前,家里大壮领着弟弟妹妹去河边玩,这王八犊子,骗孩子说河里有鱼,捉回去可以熬汤喝,孩子们都饿的紧,加上年岁小,自然信了。
寒冬腊月的天气,跳到河里面不说,鱼没捉到,孩子却冻着齐齐的发着高烧。
赵桂花自然去了王再改家闹腾着,结果,王再改死咬着,她没说。
后来还是村支书怕出事情,最后和解了。
但是这如同一根刺一样一直扎在赵桂花心里面。
要说两家的恩怨,由来已久,因为赵桂花是个寡妇,村里面有啥事情就会优先考虑她家。
而王再改虽然有个男人,但是那男人跟没有差不多,喝酒睡觉打女人,就是不干活。
于是,一来二去,王再改眼红了,凭什么每次好事都落在赵桂花头上,自然是三番五次的找麻烦。
但是王再改却没看到,赵桂花她一个女人拉拔几个孩子不说,谁家有问题,要调节,或者是壮劳力不够,赵桂花都是冲在前面,女人当男人用的。
可以说,赵桂花年轻的时候的干的活,不比村里面的男人差。
第31章
村里面的人眼睛都是雪亮的,能分的清楚好歹,谁实在,谁奸诈,尤其是赵桂花和村里的人嘛,相处的又好,大家自然会选择投赵桂花的票。
而王再改呢!
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她跟他家男人是一个德行,但凡能偷懒耍滑的,绝对冲在前面,但凡出力气吃亏的,绝对是缩在后面。
这样的她,简直是村民心中的祸害,哪个人提起来,不是牙气的弯弯生的,村民们哪里喜欢的上偷奸耍滑的王再改。
赵桂花报了仇后,眼见着王再改是一副吃软怕硬的怂货,敢怒不敢言,她心情顿时好了,揣着猪油和鸡蛋,就往回走。
她这一来一回可不就耽搁了大半个小时,等赵桂花到家的时候,老大媳妇又把灶膛里面的柴火给添了起来,用着小火苗,把赵桂花临出门前盛起来的白粥又倒到锅里面热着,这样,大家伙一会能吃个热乎饭,毕竟冬天的饭菜凉的太快了。
家里的三个孩子,尽管很想吃,但是想着奶奶没回来,不停的站在炤台咽着口水,时不时的望着门口,叨叨,“奶奶怎么还没回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