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们喝粥,能斗个性命,饿不死。
做重活的壮劳力可不行。
赵桂花几三个儿子,一个闺女,闺女早年出嫁,嫁到隔壁的王家村,出嫁的女儿,口粮自然由婆家负责,不用在家里吃饭,但是现在到处都是饥荒,当妈的哪里不担心自家孩子过的好不好。
她还有三个儿子,是家里的壮劳力,两个在生产队干活,一个去了三十里开外的水利基地,建水库去了。
这都是很重的体力活,每天吃不饱,赵桂花最担心的就是,哪天自己的孩子,跟她男人一样,回不来了。
想到这里,她叹了口气。
拿着勺子,搅了搅锅底,见锅里的米和野菜,都熬成了糊糊,索性把灶膛里面的柴火给拿了出来。
就用小火慢慢熬着。
她则去了里屋子,把在炕上睡觉的几个孩子都喊了起来。
现在住在家里的有七口人,老大两口子,加上两个孙子,老二两口子,加上一个孙女,不过老二出去修水库了,不在家。
这不,老二媳妇又怀上了,七个月了,肚子还没显怀,明显是营养跟上。
而老三则因为年龄小,家里实在是穷的揭不开锅,今年二十一,还没讨到媳妇。
老大和老三都在生产队上干活,多少比水库扛沙包要轻松一点。
老二是去的三十里开外的,水坝上,修建水库,说起来好听叫做修水库,想她家老二去了,只能卖苦力,扛沙包。
那是被逼的没办法,老二媳妇怀孕,急需要补充点营养,可是家里穷的叮当响,饭都吃不起,哪里有营养可以补。
水库扛沙包,工钱高,还管饭,男壮劳力一天能挣八个工分,另外每天还能补充一撮小黄豆。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黄豆可是最营养的咧,那都是给体力活最重的男人吃的。
为了工分,也为了那一小撮的黄豆,老二毅然决然的去了修水库,走的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赵桂花点了堂屋的煤油灯,先敲开了老大屋子的们,大儿媳妇睡觉醒动,她一敲门,立马声了。
见大儿媳妇醒了,赵桂花稍稍推开门缝,小声道,“我在外面弄了点粮食,刚煮了一锅野菜汤,把炕上的几个都喊起来吃点。”
听到这,老大媳妇顿时眼睛一亮,瞌睡没了,家里断粮了,屋子里一大家子人,晚上都没吃饭,瘪着肚子睡觉的。
一听有吃的,老大媳妇,顿时一巴掌甩到当家的身上,又把两个孩子给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