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小?”
沈美云微微蹙眉,出纳办公室是她走了以后,这边才建的,和工人们中场休息的地方一样,都是一个棚子。
胡夏兰,“够用了。”
她蹬蹬的跑过去,弯着腰,把小柜子里面的账本拿了出来,“这一个月的账都在这里了。”
沈美云接了过来看了起来,很快就粗粗的看完了一遍,接着就是进货单和收据了。
“这个月花了十九万?”
说实话,这个数目已经超出沈美云的预料了,因为,现在就只是平了个地,打了个地基,其他的都还没干啊。
胡夏兰点头,“对,什么都要买,基本上工地上需要的买了一个遍。”
沈美云是半包,刘工头那边只是出个人,需要的物料基本上都是他提出来,胡夏兰去帮忙采购。
沈美云叹口气,“难怪了。”
胡夏兰欲言又止。
沈美云,“你说,怎么了?”
胡夏兰犹豫道,“后面需要的钱可能会更多。”
“我和我师父通过电话,按照她的预计,一旦开始动工建楼,后面每个月需要的钱都在二十五万以上,而且这还是保底数目。”
建房本来就是一个造钱机器,而沈美云建的是商业楼,更是其中佼佼者。
沈美云,“账上的钱最多能支撑几个月?”
胡夏兰,“十个月,这是极限。”
当初沈美云给的账上一共是两百三十万,她是看到了这个金额,但是师父说,可能连十个月都支撑不到。
也就是说,半年后,沈美云就要开始想办法,继续筹钱了。
不然,这边的工程随时可能会破产。
沈美云捏了捏眉心,“我知道了。”
“你先去忙吧。”
她出了办公室,看着那上千平的平地,以及一两百的工人齐齐挥汗如雨的样子。
这就是花钱的原因。
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更何况,沈美云本来就不打算回头。
既然不打算回头,那就势必要往前冲。
她要在半年内,想办法继续筹钱,而且还是要有一百万左右。
也就是说,除了手头上现在的生意,她还要继续想办法努力开源。
八十年代什么最赚钱?
沈美云都恨不得去买股票了,可惜,深圳交易所还没开门,不然,她高低要进去买一场。
这个办法行不通。
沈美云一连着在鹏城和羊城转了一个星期,转的高蓉都觉得头疼,“你还缺多少钱?”
她问了一句。
沈美云,“现在不缺钱,我现在缺的是赚钱的手段。”
“高蓉,你这边有什么发财的项目带带我。”
高蓉,“……”
“最赚钱的项目不是在你手里吗?”沈美云手里的那几个生钱的渠道,她羡慕都来不及。
可比她开服装厂赚钱多了。
沈美云,“不够。”
高蓉冷笑一声,“那你去抢银行吧。”
沈美云叹口气,“我真有想过。”
高蓉沉默,“你没开玩笑?”
沈美云,“真没有。”
她现在是真缺钱。
“你手里不是有车队吗?”高蓉脑子转起来的时候,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南货北卖,北货难卖,这是你的优势。”
车队现在还没流通起来,沈美云手里的这个车队,是极为值钱的,只是她手里的生意太多了。
她或许还没注意到车队的价值,但是他们这些服装老板很多都眼馋,沈美云手里的这个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