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2)

眼见众人的目光都在此人身上,那人顶不住压力,却又不想失了面子,直接站起来丢下一句:“谁知道是真是假,大家别被他骗了。”就跑了。

“大家若是不相信可以出去打听打听,我们青山书院也不做那强买强卖之事。”林清和收起纸笔,站起身,姿态潇洒,眼神真挚,自成一派。

“小师弟走喽,去藏玉楼吃饭去。”说着抬手搭在白琅月的肩膀上,全然不顾余下学子作态如何。

两人搭着肩走到客栈门口时,林清和忽然转身笑道:“这个入学邀请到明天晚上就失效了,诸位尽快做决定哦。”

众学子面面相觑,早已没了谈天论地的兴致,又被林清和的一回头吓得一激灵。

“这可如何是好?”

“走得那么轻易,说不定就是骗子。”

“他也不怕人问。”

“春闱失利三次,也没见着哪位好友捞他。”

“可,要万一……”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不以为意,有人悄悄担心,各有各的打算。然而,似是而非的流言还是以这群学子为中心隐秘地传播在江川府学子之中。

坏名声往往比好名声容易流传,不出意外地,林清和落榜的消息伴随着书院一落千丈的名声越传越远。

远在江川府定江县青山书院的林父已经收到了林清和春闱失利的消息,当场被气得胸口发痛,所幸还好白琅月成功中榜,林启春才没有当场破口大骂。

不曾想,过了两日又收到了许久未见好友的来信,信中尽是对白琅月的赞美之词,称白琅月文风干练,对答时策精辟入理,言之有物。责怪他为何对自己的儿子不尽心,明明一连好几个弟子都已入了官场,问他是不是舍不得儿子。

今日回程,天朗气清,江水碧波荡漾,码头上来往的船只川流不息,力夫们背着货物来回搬运。

林清和站在船头上挥别白琅月,留下临别赠言,好风凭借力,愿君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江川府离光都并不近,顺风走水路约三四日,长时五六日,走陆路则需要一个半月。水路沿途路经三四个省府,风光各有不同。

得益于本朝文风正盛,每个省府内都有一个名声斐然的书院,江川府也不例外,至少府内每个县都有一座书院,当然,这些书院都少不了当地县衙的支持。

而青山书院是定江县内少有的一家由个人创办的书院,且出了不少举人进士,在江川府内小有名气,不少秀才举人都会来这儿求学。

近些日子青山书院却饱含流言的侵扰,院长之子春闱数次失利,此次科考青山书院也无人中举上榜,惹得求学而来的学子们纷纷转投其他书院,连带着在百姓中的名声也败落了。青山书院内的学子们人心惶惶,不少学子选择在家温书,或是转入其他书院,居然连先生也走了不少,昔日书声朗朗,谈笑风生的书院已然变得寂寥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