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两位大佬
沙棘,被誉为维生素C之王。
其丰富的维生素等抗氧化成份,可以帮助抑制黑色素形成,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起到美白和去黄的作用。
这是周晓敏查到的信息。
她当初还推荐给了同事,第一次喝时,差点没把人酸死。
「这玩意真能变白吗?」
这不止是她的疑问,也是众多尝鲜的人的疑问。
天然美白,这更像是日化美妆行业的GG语,如今出现在了果汁饮料业。
在开心农场的用户里,这样的声音也不少。
这得到了一些媒体的关注。
一些记者开始谘询医药界的专家,得到的答案是沙棘原浆成份营养丰富。
有增强免疫力丶守护肠道健康丶美白去黄等诸多功能。
面对采访,棘小白事业部的营销总监也大方承认棘小白确实有这些功能,效果还更明显。。
相比国粮悦活的空虚,棘小白的功能特点写得明明白白。
但也迅速让棘小白陷入了争议,有人认为棘小白是胡乱宣传丶虚假报导。
甚至有媒体夸张式的进行了总结:喝沙棘原浆=养生+美白+减肥,四舍五入约等于长生不老。
「这是不负责任的企业。」
「诱导消费者消费。」
「诈骗式宣传。」
京城。
看到这样的新闻,农经的主编周晓敏好奇的看向茶室对面老神在在的的年轻总裁。
「郭总,你就一点也不慌吗?」
「没必要。」郭阳神色轻松的喝着茶,周晓敏大约四十多岁,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装,正坐在郭阳的对面。
「周主编皮肤保养得不错。」
周晓敏笑了笑,「可能是因为这两周都在喝棘小白,一开始我也不信,但现在确实能看到效果了。」
「效果有那麽好?」
随着一道疑惑声音,三道人影快步走进了农经会客室。
郭阳也被吸引住了目光,随即跟着站了起来,不用其他人介绍,他就主动问候了起来。
「刘董丶宁董,久仰大名啊!」
三个人,其中一个是农经的负责人,而另外两个一高一矮则是国内企业界的领军人物。
高的那人是刘德树,今年才被评为能源化工业十大领军人物之一,中化的掌门人。
中化也是国内大农业领域当之无愧的第一。
最大的化肥产供销一体化企业,领先的化工产品营销服务商,国有四大石油公司之一。
07年又并购了中种集团。
同时又在海外收购了不少饲料上游企业,在有机矽丶蛋氨酸等数十项业务都处于国内或国际领先地位。
年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
而另外一人,个子不高,腰板挺直,正是国粮的宁高宁,粮油业的并购狂人。
出生于鲁省滨州,1978年从军队考入鲁省大学。
1987年留学归国,入职华润港岛公司,一呆就是18年,直到05年出任国粮集团董事长。
在华润集团,宁高宁利用收购整合,在地产丶啤酒丶零售丶纺织丶电厂丶制药丶建材多个领域跑马圈地。
如同一个多世纪前横扫美联邦金融与实业界的摩根,被媒体誉为「华夏红色摩根」。
但他自己说,「我的角色是职业经理人,是央企的『放牛娃』。」
在华润的操盘成功,让宁高宁空降到国粮之后,企业操作手法也延续了之前的逻辑。
重组疆省屯河,重组中土畜,重组中谷,招纳华润酒精,收购深宝恒,控股丰原生化,接盘五谷道场,入股蒙牛…
而郭阳知道,这只是开始,实际上在宁高宁任职国粮期间,一共发起了50多项并购。
几年后,刘德树因年龄原因退休,宁高宁接任中化,接任几年后又成功收购了先正达……
这两人都是国内企业界的领袖。
郭阳给予了足够的尊重,但也不至于卑躬屈膝。
嘉禾的体量比国粮也只是略小,两者都相继在今年突破了1500亿营收的大关。
不过嘉禾的利润遥遥领先。
「郭总的大名才是如雷贯耳啊!」
「英雄出少年啊,接手中种后,才知道天禾种业在业内的影响力恐怖至极。」
三人互相寒暄,各自入座,画面和谐得不像话。
这让准备吃瓜的周晓敏略微诧异,接着刚才的问题挑拨道:「刚还在和郭董聊棘小白和国粮的悦活,宁董就来了。」
郭阳挑了挑眉,刚才哪里提悦活了?
但宁董显然被勾起了兴趣。
「棘小白真能美白?」
周晓敏说道:「确实有用,使用之后肤色亮了不少。」
宁高宁喝了口茶,点了点头,「那嘉禾更应该去日化行业发展。」
郭阳笑道:「嘉禾确实有这个想法,所以今天才来向宁董和刘董学习商业运作的经验。」
宁高宁说道:「郭董说笑了,嘉禾现在可如日中天,超过国粮是迟早的事。」
「不。」郭阳很认真的说道:「在资本运作上,嘉禾确实差一筹。」
宁高宁不悦的挑了挑眉。
这时,刘德树笑了笑,插话道:「看来郭总是有收购标的了。」
宁高宁脱口而出,「汇源果汁?」
周晓敏来了兴趣,「郭董,让宁董帮嘉禾收购汇源,这事情有趣。」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失败后,外界盛传国粮可能会入主汇源。
实际上这并不现实,因为国粮和可口可乐在合作之初便签订了相关竞业协议。
但让嘉禾收购汇源,这种资敌的事……想想也不可能。
郭阳笑了笑,并没有第一时间否认。
而宁高宁也没在提,反而关心起了棘小白。
「棘小白的业绩如何了?」
「销量一直在回落。」郭阳既没隐瞒,也没夸大,「但有意思的是,最近复购率开始反弹提升了。」
宁高宁心中一动。
国粮在悦活上投入了重金,但业绩却不甚理想,别说复购率了,其它指标也在一路向下。
「郭董如何看悦活?」
「说实话,我没喝过悦活的产品。」郭阳笑道:「嘉禾做事情喜欢从产品出发。」
「国粮的原材料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宁高宁如数家珍般的说道:
「疆省乌苏农场的番茄丶大兴安岭的野生黑加仑丶川省会理的石榴丶渭北高原的苹果和巴西圣保罗州的鲜橙丶西班牙瓦伦西亚地区的葡萄……」
郭阳说道:「但实际上,这些限定产地水果并不具有特别的资源优势。
以此作为背书,并不会为品牌带来溢价效益,反而推高了成本。」
悦活和棘小白的定价都为消费者和媒体所诟病。
但郭阳清楚棘小白有让消费者接受高定价的实际价值,而悦活有什麽?
天然健康在产品消费过程中体会不到。
自然至上丶乐活主义丶乐活族,这种让人看不懂的品牌文化,与消费者的真实生活离得太远。
语言乾涩丶空洞丶毫无特色……
随着第一波营销热度的过去,悦活品牌只会越发乏力。
但郭阳并没有去指出悦活的缺点,对国粮而言,财大气粗,前期的所有成本都可以承担。
他巴不得国粮多走几年弯路。
宁高宁细细品了一会儿,实际上,对悦活的战略定位,国粮内部也一直有不同的意见。
郭阳指出的成本问题,只是其中之一。
「嘉禾真想收购汇源果汁?」宁高宁试探道。
「没有。」
郭阳这次直接否认了,但宁高宁几人明显不信。
「嘉禾对汇源控股掌控的数百万亩水果生产基地更感兴趣,至于上市主体汇源果汁,并不包含基地业务。」
宁高宁狐疑的点了点头。
没兴趣,还对汇源的业务情况了解得这麽清楚,怎麽看都有问题。
「那嘉禾这次想收购哪家果汁企业。」
郭阳说道:「我都说过了,嘉禾想进入日化领域,缺乏一个合适的产业平台。」
「真的?」
这下连刘德树都惊讶了。
「去年九月,魔都国zi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魔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郭阳并没有细说下去。
但宁高宁和刘德树很快就陷入了思考,房间里一时安静了下来。
周晓敏有点讶然,怎麽突然间有点听不懂了。
始作俑者郭阳则悠闲的喝起了茶,近些年,国进民退一直遭到学界和社会的诟病。
所以,就有了魔都《意见》的出台。
但从发布后,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那是没有国企愿意进行改革吗?
并不是。
实际上,在两年前就有企业提出了股改申请。
只是碍于一些原因,一拖再拖。
想了一会儿,刘德树和宁高宁就各自心中有了答案。
但两人默契的没有说出来,因为旁边还有周晓敏,提早泄露也许对嘉禾不是好事。
刘德树沉吟道:「嘉禾是想以全王生物为主体进行并购?」
「是这样想的。」郭阳说道:「全王在几年前就有日化用品方面的研究,但一直缺乏品牌影响力。」
在日化领域,国有民族品牌不断沦陷。
法国科蒂集团收购丁家宜,德国拜尔斯道夫以35亿元购入丝宝日化85%的股份,强生并购大宝100%股权…
民族品牌岌岌可危。
仅有的一家虽然这两年蒸蒸日上,但群狼环伺的局面并未改善。
央视的标王不一定每年都是宝洁,但宝洁累计在央视投入的GG费是绝对第一。
全王想突围并没有那麽容易。
并购民族品牌,强强联手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且两者在产品上有很多互补的地方。
宁高宁松了一口气,国粮并没有进入日化领域的计划。
能让嘉禾在这上面分担一些精力,他是乐见其成的。
「不建议直接以全王进行收购。」宁高宁说道:「那毕竟是地方国企,而且是金融危机下,业绩表现都极佳的国企。」
刘德树也有一些想法,中化在农药上也有诸多布局,但收购全王生物不太可能。
而且中化目前的标的在澳大利亚和以色列。
想到这里,刘德树说道:
「这种国企挂牌转让,竞标价格只是权重之一,资源支持丶职工稳定性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以主体是一定会要求留在魔都的,全王并不合适,最好单独成立投资公司,隐秘性也更高。」
郭阳听了,认为这是很真诚的建议。
两位大佬也没糊弄他。
想了想,郭阳给两位斟满了茶水,随后举杯说道:「以茶代酒,敬两位一杯。」
「哈哈,好。」
「改天可得在酒桌上见见真招。」
「要不就就今天。」宁高宁提议道:「唐桥不是要来吗?他肯定不缺好酒。」
唐桥是五粮液现任董事长,也是这次访谈的参与人之一。
「好啊!」郭阳应了下来。
不过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才有人通知周晓敏,五粮液和农发行的两位临时有事来不了。
这多少让人有些遗憾。
好在中化丶国粮丶嘉禾这排名前三的农企来了,三者业务之间又多有交叉,很有话题性。
正式录制之前,周晓敏又介绍了一次本期访谈的内容。
「这次访谈,其实是我们注意到,国内陆续有农企进入或即将跨入千亿级门槛。
然后就想借华夏星火改版之际,特别推出一版农企名门录,以此迎接国庆60周年。
排名前列的企业都在我们邀请访谈的名单内。」
三人对此并不排斥,农经的宣传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接下来的时间,三人按照要求,各自谈了谈企业的发展。
中化的化肥丶种子丶农药;
国粮的粮油食品供应;
嘉禾的种子丶农资丶农机丶粮油食品……
公元前359年,秦国左庶长卫鞅颁布《垦草令》,实施重农抑商丶奖励耕织政策。
这标志着华夏古代农业产业政策的诞生,奠定了此后长期实行的「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
「农本商末」的格局持续了两千多年。
直至计划经济时期,华夏还需要藉助农业「剪刀差」来支持工业化。
而2006年元旦,实施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被取消。
生产关系调整优化,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释放,过去被称为小农经济的农业领域,诞生了千亿级的农企豪门。
在国家层面,领导人希望能实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农企局面。
大企业的顶天立地,从现实层面来看,需要承担起技术创新丶食品安全丶粮食安全等责任。
比如如今面临的现实问题。
耕地退化减少丶土壤重金属污染丶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丶种子安全丶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丶滥种转基因……
也有劳动力年龄化丶农业灾害多发等等问题。
郭阳曾设想的关于国际粮商的讨论,此次反而只是粗粗略过,国际粮商在国内翻不了多大的浪。
在访谈的过程中,内容层次不断地被拔高。
这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当访谈结束后,郭阳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满足感。
同时也对中化和国粮如今的格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无论是刘德树,还是宁高宁,都擅长各种气势恢宏的资本运作,并购是最常用的手段。
即使在海外并购困难重重,中化和国粮也从未退缩过。
相比之下,嘉禾更善于做产品,资本运作并不多,但要想跟上脚步,资本运作是少不了的。
临别之际,郭阳说道:「刘董,我在这里预祝中化收购新农成功。」
「哈哈,好。」刘德树说道:「不过在市场上,我可不会有任何留手的。」
郭阳笑道:「有什麽招尽管来,我一一接着。」
这一次见面,中化和国粮给郭阳的压力很大。
新农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农药厂商,世界级仿制农药龙头企业之一。
销售网络遍布全球,而且在大洋洲丶欧洲丶北美丶南非等地的销售比例极其均衡。
中化看上的就是其营销网络。
当嘉禾还在苦苦耕耘海外市场渠道时,中化通过并购就完成了布局。
不过这种并购代价也是极大的,收购溢价极其严重,收购的资产真实质量也并不好评判。
郭阳不是很认同这种粗狂的方式。
如国粮收购了数家上市公司,但如今都亏损严重。
和刘丶宁简单寒暄后,三人便准备撤退。
这时,农经的另一位主编施鸿涛匆匆找上了郭阳。
「郭总,你这篇文稿里关于红旗河的内容是认真的?」
郭阳点了点头。
施鸿涛讶然的说道:「这太不可思议了!但农经是严肃性的杂志,这部分设想可能通不过审核。」
「这不是设想。」
郭阳挑了挑眉,「在稿子里,我已经明确表示,嘉禾已经付出了实际性的行动。」
施鸿涛不以为然:「文冠果和麻风树的生物能源林,那还不一定成呢!」
听到这里,原本已经准备走了的刘德树和宁高宁又双双停下了脚步。
生物能源领域,中化和国粮都各有涉及。
「我认为可以先提出来。」郭阳坚持道:「一旦能成,这就是利在千秋的好事。」
「这……红旗河,主要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竖着耳朵听的刘德树问道:「什麽红旗河?」
「红旗河就是藉助西南西北生物能源林产业发展,而提出的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向河西走廊丶塔里木盆地等区域的一项调水工程……」
郭阳一五一十的详细说了说嘉禾的计划。
刘德树和宁高宁是中化的现任和下任掌门人,生物能源林的发展顺利,最终也少不了和两人打交道。
两位大佬听了红旗河的想法后,也被震惊得久久不语。
牟其中曾异想天开的提过给喜马拉雅山脉开个洞,但那只是吹牛。
而眼前这位已经付出了实际行动。
刘德树问道:「郭董就笃定生物能源林能成功?」
郭阳点头道:「当然。」
刘德树想了想,说道:「相关的稿件能不能提前给我看看?」
「可以。」
「这可能不大好……」
两道声音几乎同时回答,郭阳选择了同意,而施鸿涛摇了摇头。
刘德树瞥了施鸿涛一眼,「我认为可以刊登出来让更多的任看到,才说完大企业要顶天立地,敢于创新,现在就怂了?讨论都不敢讨论。」
施鸿涛心里有怨言,中化可也投资了麻风树能源林,不也同样失败了。
但却敢怒不敢言,只能点点头,「社里会再对这进行讨论。」
郭阳藉机留了刘德树和宁高宁的电话,承诺随后会发两人一份稿子。
刘德树说道:「这样,两位有没有急事,不然一起找个地方坐坐?」
「乐意之至。」
「我就不去了,还要赶下一趟行程。」宁高宁说道。
国粮也有生物能源产业,但主要是玉米和蔗糖乙醇,对能源林并没有兴趣。
嘉禾可是国粮的心腹大患,能和谐交流一下午,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而且嘉禾陷入生物能源林的泥潭里,也是国粮乐见其成的。
郭阳和刘德树也没有强求。
告别了宁高宁,两人来到了一处私人会客厅。
就生物能源产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化已经在麻风树上栽了一次,这时候是极为谨慎的。
所以郭阳没有隐瞒任何信息,对目前品种的产量预估丶产油预估丶医药性质丶红旗河工程细节都进行了细致介绍。
一个多小时后,嘉禾的计划已经在刘德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人叹为观止的计划。」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实施难度太大了。」
郭阳笑道:「如果有一天,生物能源的使用比例能因此大幅上升呢?」
「那又不一样了。」
「我还要再看看。」刘德树沉思了一阵,说道:「魔都家化的葛文耀我熟,可以给你当次中间人。」
全王已经接触过家化,但刘德林当中间人的份量完全不一样。
郭阳一口答应了下来,受其一份人情,将来能源林上双方也可以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魔都家化集团就是全王计划收购的企业。
诞生于1898年,已有110年历史,民族化妆品行业的佼佼者,也是华夏日化行业仅存的支柱企业。
旗下拥有上市企业魔都家化。
以及六神丶美加净丶佰草集等众多知名品牌。
如今,正逢金融危机,魔都政府在优质企业挂牌转让上显得很谨慎,市场上并没有传出家化要转让的信息。
但郭阳身为A股老韭菜,被割了一刀的平安股东,自然知道平安集团最终收购了家化集团。
这一次,嘉禾要截胡。
不过现在重心还是要回到棘小白上来。
经过几天时间的发酵,市面上关于『棘小白——天然美白』的议论越来越多。
但不再是一面倒的批评。
越来越多的用户反应自己好像确实变白了,但由于没有长期记录对比,所以还不太确信。
但此前也有一些博主在网络上发帖记录,现如今逐渐被翻了出来。
受关注最多的是一名农业行业的记者,其在网络上连续数周更新了饮用沙棘原浆后的皮肤状态。
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一个月以来的变化。
在最近的一篇帖子,该名记者进行了总结。
「由于经常熬夜赶稿,之前皮肤一直发黄,感觉雾蒙蒙的,像蒙着一层啥一样。」
「喝了棘小白原浆两天后,排便顺畅了,感觉皮肤也没那麽黄了。
两周以后,感觉自己在一点点变白,开始每天期待喝棘小白原浆。
等四周以后,发现之前晒黑的地方慢慢变白了,就好像感觉前几天还是黑的地方,今天看怎麽变白了,肤色亮了不少。
只有自己试过之后才相信真的有用,之前真的怀疑来着。」
(本章完)
刘德树也有一些想法,中化在农药上也有诸多布局,但收购全王生物不太可能。
而且中化目前的标的在澳大利亚和以色列。
想到这里,刘德树说道:
「这种国企挂牌转让,竞标价格只是权重之一,资源支持丶职工稳定性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以主体是一定会要求留在魔都的,全王并不合适,最好单独成立投资公司,隐秘性也更高。」
郭阳听了,认为这是很真诚的建议。
两位大佬也没糊弄他。
想了想,郭阳给两位斟满了茶水,随后举杯说道:「以茶代酒,敬两位一杯。」
「哈哈,好。」
「改天可得在酒桌上见见真招。」
「要不就就今天。」宁高宁提议道:「唐桥不是要来吗?他肯定不缺好酒。」
唐桥是五粮液现任董事长,也是这次访谈的参与人之一。
「好啊!」郭阳应了下来。
不过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才有人通知周晓敏,五粮液和农发行的两位临时有事来不了。
这多少让人有些遗憾。
好在中化丶国粮丶嘉禾这排名前三的农企来了,三者业务之间又多有交叉,很有话题性。
正式录制之前,周晓敏又介绍了一次本期访谈的内容。
「这次访谈,其实是我们注意到,国内陆续有农企进入或即将跨入千亿级门槛。
然后就想借华夏星火改版之际,特别推出一版农企名门录,以此迎接国庆60周年。
排名前列的企业都在我们邀请访谈的名单内。」
三人对此并不排斥,农经的宣传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接下来的时间,三人按照要求,各自谈了谈企业的发展。
中化的化肥丶种子丶农药;
国粮的粮油食品供应;
嘉禾的种子丶农资丶农机丶粮油食品……
公元前359年,秦国左庶长卫鞅颁布《垦草令》,实施重农抑商丶奖励耕织政策。
这标志着华夏古代农业产业政策的诞生,奠定了此后长期实行的「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
「农本商末」的格局持续了两千多年。
直至计划经济时期,华夏还需要藉助农业「剪刀差」来支持工业化。
而2006年元旦,实施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被取消。
生产关系调整优化,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释放,过去被称为小农经济的农业领域,诞生了千亿级的农企豪门。
在国家层面,领导人希望能实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农企局面。
大企业的顶天立地,从现实层面来看,需要承担起技术创新丶食品安全丶粮食安全等责任。
比如如今面临的现实问题。
耕地退化减少丶土壤重金属污染丶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丶种子安全丶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丶滥种转基因……
也有劳动力年龄化丶农业灾害多发等等问题。
郭阳曾设想的关于国际粮商的讨论,此次反而只是粗粗略过,国际粮商在国内翻不了多大的浪。
在访谈的过程中,内容层次不断地被拔高。
这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当访谈结束后,郭阳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满足感。
同时也对中化和国粮如今的格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无论是刘德树,还是宁高宁,都擅长各种气势恢宏的资本运作,并购是最常用的手段。
即使在海外并购困难重重,中化和国粮也从未退缩过。
相比之下,嘉禾更善于做产品,资本运作并不多,但要想跟上脚步,资本运作是少不了的。
临别之际,郭阳说道:「刘董,我在这里预祝中化收购新农成功。」
「哈哈,好。」刘德树说道:「不过在市场上,我可不会有任何留手的。」
郭阳笑道:「有什麽招尽管来,我一一接着。」
这一次见面,中化和国粮给郭阳的压力很大。
新农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农药厂商,世界级仿制农药龙头企业之一。
销售网络遍布全球,而且在大洋洲丶欧洲丶北美丶南非等地的销售比例极其均衡。
中化看上的就是其营销网络。
当嘉禾还在苦苦耕耘海外市场渠道时,中化通过并购就完成了布局。
不过这种并购代价也是极大的,收购溢价极其严重,收购的资产真实质量也并不好评判。
郭阳不是很认同这种粗狂的方式。
如国粮收购了数家上市公司,但如今都亏损严重。
和刘丶宁简单寒暄后,三人便准备撤退。
这时,农经的另一位主编施鸿涛匆匆找上了郭阳。
「郭总,你这篇文稿里关于红旗河的内容是认真的?」
郭阳点了点头。
施鸿涛讶然的说道:「这太不可思议了!但农经是严肃性的杂志,这部分设想可能通不过审核。」
「这不是设想。」
郭阳挑了挑眉,「在稿子里,我已经明确表示,嘉禾已经付出了实际性的行动。」
施鸿涛不以为然:「文冠果和麻风树的生物能源林,那还不一定成呢!」
听到这里,原本已经准备走了的刘德树和宁高宁又双双停下了脚步。
生物能源领域,中化和国粮都各有涉及。
「我认为可以先提出来。」郭阳坚持道:「一旦能成,这就是利在千秋的好事。」
「这……红旗河,主要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竖着耳朵听的刘德树问道:「什麽红旗河?」
「红旗河就是藉助西南西北生物能源林产业发展,而提出的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向河西走廊丶塔里木盆地等区域的一项调水工程……」
郭阳一五一十的详细说了说嘉禾的计划。
刘德树和宁高宁是中化的现任和下任掌门人,生物能源林的发展顺利,最终也少不了和两人打交道。
两位大佬听了红旗河的想法后,也被震惊得久久不语。
牟其中曾异想天开的提过给喜马拉雅山脉开个洞,但那只是吹牛。
而眼前这位已经付出了实际行动。
刘德树问道:「郭董就笃定生物能源林能成功?」
郭阳点头道:「当然。」
刘德树想了想,说道:「相关的稿件能不能提前给我看看?」
「可以。」
「这可能不大好……」
两道声音几乎同时回答,郭阳选择了同意,而施鸿涛摇了摇头。
刘德树瞥了施鸿涛一眼,「我认为可以刊登出来让更多的任看到,才说完大企业要顶天立地,敢于创新,现在就怂了?讨论都不敢讨论。」
施鸿涛心里有怨言,中化可也投资了麻风树能源林,不也同样失败了。
但却敢怒不敢言,只能点点头,「社里会再对这进行讨论。」
郭阳藉机留了刘德树和宁高宁的电话,承诺随后会发两人一份稿子。
刘德树说道:「这样,两位有没有急事,不然一起找个地方坐坐?」
「乐意之至。」
「我就不去了,还要赶下一趟行程。」宁高宁说道。
国粮也有生物能源产业,但主要是玉米和蔗糖乙醇,对能源林并没有兴趣。
嘉禾可是国粮的心腹大患,能和谐交流一下午,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而且嘉禾陷入生物能源林的泥潭里,也是国粮乐见其成的。
郭阳和刘德树也没有强求。
告别了宁高宁,两人来到了一处私人会客厅。
就生物能源产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化已经在麻风树上栽了一次,这时候是极为谨慎的。
所以郭阳没有隐瞒任何信息,对目前品种的产量预估丶产油预估丶医药性质丶红旗河工程细节都进行了细致介绍。
一个多小时后,嘉禾的计划已经在刘德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人叹为观止的计划。」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实施难度太大了。」
郭阳笑道:「如果有一天,生物能源的使用比例能因此大幅上升呢?」
「那又不一样了。」
「我还要再看看。」刘德树沉思了一阵,说道:「魔都家化的葛文耀我熟,可以给你当次中间人。」
全王已经接触过家化,但刘德林当中间人的份量完全不一样。
郭阳一口答应了下来,受其一份人情,将来能源林上双方也可以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魔都家化集团就是全王计划收购的企业。
诞生于1898年,已有110年历史,民族化妆品行业的佼佼者,也是华夏日化行业仅存的支柱企业。
旗下拥有上市企业魔都家化。
以及六神丶美加净丶佰草集等众多知名品牌。
如今,正逢金融危机,魔都政府在优质企业挂牌转让上显得很谨慎,市场上并没有传出家化要转让的信息。
但郭阳身为A股老韭菜,被割了一刀的平安股东,自然知道平安集团最终收购了家化集团。
这一次,嘉禾要截胡。
不过现在重心还是要回到棘小白上来。
经过几天时间的发酵,市面上关于『棘小白——天然美白』的议论越来越多。
但不再是一面倒的批评。
越来越多的用户反应自己好像确实变白了,但由于没有长期记录对比,所以还不太确信。
但此前也有一些博主在网络上发帖记录,现如今逐渐被翻了出来。
受关注最多的是一名农业行业的记者,其在网络上连续数周更新了饮用沙棘原浆后的皮肤状态。
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一个月以来的变化。
在最近的一篇帖子,该名记者进行了总结。
「由于经常熬夜赶稿,之前皮肤一直发黄,感觉雾蒙蒙的,像蒙着一层啥一样。」
「喝了棘小白原浆两天后,排便顺畅了,感觉皮肤也没那麽黄了。
两周以后,感觉自己在一点点变白,开始每天期待喝棘小白原浆。
等四周以后,发现之前晒黑的地方慢慢变白了,就好像感觉前几天还是黑的地方,今天看怎麽变白了,肤色亮了不少。
只有自己试过之后才相信真的有用,之前真的怀疑来着。」
(本章完)
刘德树也有一些想法,中化在农药上也有诸多布局,但收购全王生物不太可能。
而且中化目前的标的在澳大利亚和以色列。
想到这里,刘德树说道:
「这种国企挂牌转让,竞标价格只是权重之一,资源支持丶职工稳定性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以主体是一定会要求留在魔都的,全王并不合适,最好单独成立投资公司,隐秘性也更高。」
郭阳听了,认为这是很真诚的建议。
两位大佬也没糊弄他。
想了想,郭阳给两位斟满了茶水,随后举杯说道:「以茶代酒,敬两位一杯。」
「哈哈,好。」
「改天可得在酒桌上见见真招。」
「要不就就今天。」宁高宁提议道:「唐桥不是要来吗?他肯定不缺好酒。」
唐桥是五粮液现任董事长,也是这次访谈的参与人之一。
「好啊!」郭阳应了下来。
不过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才有人通知周晓敏,五粮液和农发行的两位临时有事来不了。
这多少让人有些遗憾。
好在中化丶国粮丶嘉禾这排名前三的农企来了,三者业务之间又多有交叉,很有话题性。
正式录制之前,周晓敏又介绍了一次本期访谈的内容。
「这次访谈,其实是我们注意到,国内陆续有农企进入或即将跨入千亿级门槛。
然后就想借华夏星火改版之际,特别推出一版农企名门录,以此迎接国庆60周年。
排名前列的企业都在我们邀请访谈的名单内。」
三人对此并不排斥,农经的宣传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接下来的时间,三人按照要求,各自谈了谈企业的发展。
中化的化肥丶种子丶农药;
国粮的粮油食品供应;
嘉禾的种子丶农资丶农机丶粮油食品……
公元前359年,秦国左庶长卫鞅颁布《垦草令》,实施重农抑商丶奖励耕织政策。
这标志着华夏古代农业产业政策的诞生,奠定了此后长期实行的「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
「农本商末」的格局持续了两千多年。
直至计划经济时期,华夏还需要藉助农业「剪刀差」来支持工业化。
而2006年元旦,实施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被取消。
生产关系调整优化,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释放,过去被称为小农经济的农业领域,诞生了千亿级的农企豪门。
在国家层面,领导人希望能实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农企局面。
大企业的顶天立地,从现实层面来看,需要承担起技术创新丶食品安全丶粮食安全等责任。
比如如今面临的现实问题。
耕地退化减少丶土壤重金属污染丶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丶种子安全丶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丶滥种转基因……
也有劳动力年龄化丶农业灾害多发等等问题。
郭阳曾设想的关于国际粮商的讨论,此次反而只是粗粗略过,国际粮商在国内翻不了多大的浪。
在访谈的过程中,内容层次不断地被拔高。
这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当访谈结束后,郭阳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满足感。
同时也对中化和国粮如今的格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无论是刘德树,还是宁高宁,都擅长各种气势恢宏的资本运作,并购是最常用的手段。
即使在海外并购困难重重,中化和国粮也从未退缩过。
相比之下,嘉禾更善于做产品,资本运作并不多,但要想跟上脚步,资本运作是少不了的。
临别之际,郭阳说道:「刘董,我在这里预祝中化收购新农成功。」
「哈哈,好。」刘德树说道:「不过在市场上,我可不会有任何留手的。」
郭阳笑道:「有什麽招尽管来,我一一接着。」
这一次见面,中化和国粮给郭阳的压力很大。
新农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农药厂商,世界级仿制农药龙头企业之一。
销售网络遍布全球,而且在大洋洲丶欧洲丶北美丶南非等地的销售比例极其均衡。
中化看上的就是其营销网络。
当嘉禾还在苦苦耕耘海外市场渠道时,中化通过并购就完成了布局。
不过这种并购代价也是极大的,收购溢价极其严重,收购的资产真实质量也并不好评判。
郭阳不是很认同这种粗狂的方式。
如国粮收购了数家上市公司,但如今都亏损严重。
和刘丶宁简单寒暄后,三人便准备撤退。
这时,农经的另一位主编施鸿涛匆匆找上了郭阳。
「郭总,你这篇文稿里关于红旗河的内容是认真的?」
郭阳点了点头。
施鸿涛讶然的说道:「这太不可思议了!但农经是严肃性的杂志,这部分设想可能通不过审核。」
「这不是设想。」
郭阳挑了挑眉,「在稿子里,我已经明确表示,嘉禾已经付出了实际性的行动。」
施鸿涛不以为然:「文冠果和麻风树的生物能源林,那还不一定成呢!」
听到这里,原本已经准备走了的刘德树和宁高宁又双双停下了脚步。
生物能源领域,中化和国粮都各有涉及。
「我认为可以先提出来。」郭阳坚持道:「一旦能成,这就是利在千秋的好事。」
「这……红旗河,主要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竖着耳朵听的刘德树问道:「什麽红旗河?」
「红旗河就是藉助西南西北生物能源林产业发展,而提出的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向河西走廊丶塔里木盆地等区域的一项调水工程……」
郭阳一五一十的详细说了说嘉禾的计划。
刘德树和宁高宁是中化的现任和下任掌门人,生物能源林的发展顺利,最终也少不了和两人打交道。
两位大佬听了红旗河的想法后,也被震惊得久久不语。
牟其中曾异想天开的提过给喜马拉雅山脉开个洞,但那只是吹牛。
而眼前这位已经付出了实际行动。
刘德树问道:「郭董就笃定生物能源林能成功?」
郭阳点头道:「当然。」
刘德树想了想,说道:「相关的稿件能不能提前给我看看?」
「可以。」
「这可能不大好……」
两道声音几乎同时回答,郭阳选择了同意,而施鸿涛摇了摇头。
刘德树瞥了施鸿涛一眼,「我认为可以刊登出来让更多的任看到,才说完大企业要顶天立地,敢于创新,现在就怂了?讨论都不敢讨论。」
施鸿涛心里有怨言,中化可也投资了麻风树能源林,不也同样失败了。
但却敢怒不敢言,只能点点头,「社里会再对这进行讨论。」
郭阳藉机留了刘德树和宁高宁的电话,承诺随后会发两人一份稿子。
刘德树说道:「这样,两位有没有急事,不然一起找个地方坐坐?」
「乐意之至。」
「我就不去了,还要赶下一趟行程。」宁高宁说道。
国粮也有生物能源产业,但主要是玉米和蔗糖乙醇,对能源林并没有兴趣。
嘉禾可是国粮的心腹大患,能和谐交流一下午,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而且嘉禾陷入生物能源林的泥潭里,也是国粮乐见其成的。
郭阳和刘德树也没有强求。
告别了宁高宁,两人来到了一处私人会客厅。
就生物能源产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化已经在麻风树上栽了一次,这时候是极为谨慎的。
所以郭阳没有隐瞒任何信息,对目前品种的产量预估丶产油预估丶医药性质丶红旗河工程细节都进行了细致介绍。
一个多小时后,嘉禾的计划已经在刘德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人叹为观止的计划。」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实施难度太大了。」
郭阳笑道:「如果有一天,生物能源的使用比例能因此大幅上升呢?」
「那又不一样了。」
「我还要再看看。」刘德树沉思了一阵,说道:「魔都家化的葛文耀我熟,可以给你当次中间人。」
全王已经接触过家化,但刘德林当中间人的份量完全不一样。
郭阳一口答应了下来,受其一份人情,将来能源林上双方也可以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魔都家化集团就是全王计划收购的企业。
诞生于1898年,已有110年历史,民族化妆品行业的佼佼者,也是华夏日化行业仅存的支柱企业。
旗下拥有上市企业魔都家化。
以及六神丶美加净丶佰草集等众多知名品牌。
如今,正逢金融危机,魔都政府在优质企业挂牌转让上显得很谨慎,市场上并没有传出家化要转让的信息。
但郭阳身为A股老韭菜,被割了一刀的平安股东,自然知道平安集团最终收购了家化集团。
这一次,嘉禾要截胡。
不过现在重心还是要回到棘小白上来。
经过几天时间的发酵,市面上关于『棘小白——天然美白』的议论越来越多。
但不再是一面倒的批评。
越来越多的用户反应自己好像确实变白了,但由于没有长期记录对比,所以还不太确信。
但此前也有一些博主在网络上发帖记录,现如今逐渐被翻了出来。
受关注最多的是一名农业行业的记者,其在网络上连续数周更新了饮用沙棘原浆后的皮肤状态。
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一个月以来的变化。
在最近的一篇帖子,该名记者进行了总结。
「由于经常熬夜赶稿,之前皮肤一直发黄,感觉雾蒙蒙的,像蒙着一层啥一样。」
「喝了棘小白原浆两天后,排便顺畅了,感觉皮肤也没那麽黄了。
两周以后,感觉自己在一点点变白,开始每天期待喝棘小白原浆。
等四周以后,发现之前晒黑的地方慢慢变白了,就好像感觉前几天还是黑的地方,今天看怎麽变白了,肤色亮了不少。
只有自己试过之后才相信真的有用,之前真的怀疑来着。」
(本章完)
刘德树也有一些想法,中化在农药上也有诸多布局,但收购全王生物不太可能。
而且中化目前的标的在澳大利亚和以色列。
想到这里,刘德树说道:
「这种国企挂牌转让,竞标价格只是权重之一,资源支持丶职工稳定性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以主体是一定会要求留在魔都的,全王并不合适,最好单独成立投资公司,隐秘性也更高。」
郭阳听了,认为这是很真诚的建议。
两位大佬也没糊弄他。
想了想,郭阳给两位斟满了茶水,随后举杯说道:「以茶代酒,敬两位一杯。」
「哈哈,好。」
「改天可得在酒桌上见见真招。」
「要不就就今天。」宁高宁提议道:「唐桥不是要来吗?他肯定不缺好酒。」
唐桥是五粮液现任董事长,也是这次访谈的参与人之一。
「好啊!」郭阳应了下来。
不过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才有人通知周晓敏,五粮液和农发行的两位临时有事来不了。
这多少让人有些遗憾。
好在中化丶国粮丶嘉禾这排名前三的农企来了,三者业务之间又多有交叉,很有话题性。
正式录制之前,周晓敏又介绍了一次本期访谈的内容。
「这次访谈,其实是我们注意到,国内陆续有农企进入或即将跨入千亿级门槛。
然后就想借华夏星火改版之际,特别推出一版农企名门录,以此迎接国庆60周年。
排名前列的企业都在我们邀请访谈的名单内。」
三人对此并不排斥,农经的宣传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接下来的时间,三人按照要求,各自谈了谈企业的发展。
中化的化肥丶种子丶农药;
国粮的粮油食品供应;
嘉禾的种子丶农资丶农机丶粮油食品……
公元前359年,秦国左庶长卫鞅颁布《垦草令》,实施重农抑商丶奖励耕织政策。
这标志着华夏古代农业产业政策的诞生,奠定了此后长期实行的「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
「农本商末」的格局持续了两千多年。
直至计划经济时期,华夏还需要藉助农业「剪刀差」来支持工业化。
而2006年元旦,实施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被取消。
生产关系调整优化,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释放,过去被称为小农经济的农业领域,诞生了千亿级的农企豪门。
在国家层面,领导人希望能实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农企局面。
大企业的顶天立地,从现实层面来看,需要承担起技术创新丶食品安全丶粮食安全等责任。
比如如今面临的现实问题。
耕地退化减少丶土壤重金属污染丶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丶种子安全丶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丶滥种转基因……
也有劳动力年龄化丶农业灾害多发等等问题。
郭阳曾设想的关于国际粮商的讨论,此次反而只是粗粗略过,国际粮商在国内翻不了多大的浪。
在访谈的过程中,内容层次不断地被拔高。
这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当访谈结束后,郭阳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满足感。
同时也对中化和国粮如今的格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无论是刘德树,还是宁高宁,都擅长各种气势恢宏的资本运作,并购是最常用的手段。
即使在海外并购困难重重,中化和国粮也从未退缩过。
相比之下,嘉禾更善于做产品,资本运作并不多,但要想跟上脚步,资本运作是少不了的。
临别之际,郭阳说道:「刘董,我在这里预祝中化收购新农成功。」
「哈哈,好。」刘德树说道:「不过在市场上,我可不会有任何留手的。」
郭阳笑道:「有什麽招尽管来,我一一接着。」
这一次见面,中化和国粮给郭阳的压力很大。
新农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农药厂商,世界级仿制农药龙头企业之一。
销售网络遍布全球,而且在大洋洲丶欧洲丶北美丶南非等地的销售比例极其均衡。
中化看上的就是其营销网络。
当嘉禾还在苦苦耕耘海外市场渠道时,中化通过并购就完成了布局。
不过这种并购代价也是极大的,收购溢价极其严重,收购的资产真实质量也并不好评判。
郭阳不是很认同这种粗狂的方式。
如国粮收购了数家上市公司,但如今都亏损严重。
和刘丶宁简单寒暄后,三人便准备撤退。
这时,农经的另一位主编施鸿涛匆匆找上了郭阳。
「郭总,你这篇文稿里关于红旗河的内容是认真的?」
郭阳点了点头。
施鸿涛讶然的说道:「这太不可思议了!但农经是严肃性的杂志,这部分设想可能通不过审核。」
「这不是设想。」
郭阳挑了挑眉,「在稿子里,我已经明确表示,嘉禾已经付出了实际性的行动。」
施鸿涛不以为然:「文冠果和麻风树的生物能源林,那还不一定成呢!」
听到这里,原本已经准备走了的刘德树和宁高宁又双双停下了脚步。
生物能源领域,中化和国粮都各有涉及。
「我认为可以先提出来。」郭阳坚持道:「一旦能成,这就是利在千秋的好事。」
「这……红旗河,主要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竖着耳朵听的刘德树问道:「什麽红旗河?」
「红旗河就是藉助西南西北生物能源林产业发展,而提出的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向河西走廊丶塔里木盆地等区域的一项调水工程……」
郭阳一五一十的详细说了说嘉禾的计划。
刘德树和宁高宁是中化的现任和下任掌门人,生物能源林的发展顺利,最终也少不了和两人打交道。
两位大佬听了红旗河的想法后,也被震惊得久久不语。
牟其中曾异想天开的提过给喜马拉雅山脉开个洞,但那只是吹牛。
而眼前这位已经付出了实际行动。
刘德树问道:「郭董就笃定生物能源林能成功?」
郭阳点头道:「当然。」
刘德树想了想,说道:「相关的稿件能不能提前给我看看?」
「可以。」
「这可能不大好……」
两道声音几乎同时回答,郭阳选择了同意,而施鸿涛摇了摇头。
刘德树瞥了施鸿涛一眼,「我认为可以刊登出来让更多的任看到,才说完大企业要顶天立地,敢于创新,现在就怂了?讨论都不敢讨论。」
施鸿涛心里有怨言,中化可也投资了麻风树能源林,不也同样失败了。
但却敢怒不敢言,只能点点头,「社里会再对这进行讨论。」
郭阳藉机留了刘德树和宁高宁的电话,承诺随后会发两人一份稿子。
刘德树说道:「这样,两位有没有急事,不然一起找个地方坐坐?」
「乐意之至。」
「我就不去了,还要赶下一趟行程。」宁高宁说道。
国粮也有生物能源产业,但主要是玉米和蔗糖乙醇,对能源林并没有兴趣。
嘉禾可是国粮的心腹大患,能和谐交流一下午,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而且嘉禾陷入生物能源林的泥潭里,也是国粮乐见其成的。
郭阳和刘德树也没有强求。
告别了宁高宁,两人来到了一处私人会客厅。
就生物能源产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化已经在麻风树上栽了一次,这时候是极为谨慎的。
所以郭阳没有隐瞒任何信息,对目前品种的产量预估丶产油预估丶医药性质丶红旗河工程细节都进行了细致介绍。
一个多小时后,嘉禾的计划已经在刘德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人叹为观止的计划。」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实施难度太大了。」
郭阳笑道:「如果有一天,生物能源的使用比例能因此大幅上升呢?」
「那又不一样了。」
「我还要再看看。」刘德树沉思了一阵,说道:「魔都家化的葛文耀我熟,可以给你当次中间人。」
全王已经接触过家化,但刘德林当中间人的份量完全不一样。
郭阳一口答应了下来,受其一份人情,将来能源林上双方也可以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魔都家化集团就是全王计划收购的企业。
诞生于1898年,已有110年历史,民族化妆品行业的佼佼者,也是华夏日化行业仅存的支柱企业。
旗下拥有上市企业魔都家化。
以及六神丶美加净丶佰草集等众多知名品牌。
如今,正逢金融危机,魔都政府在优质企业挂牌转让上显得很谨慎,市场上并没有传出家化要转让的信息。
但郭阳身为A股老韭菜,被割了一刀的平安股东,自然知道平安集团最终收购了家化集团。
这一次,嘉禾要截胡。
不过现在重心还是要回到棘小白上来。
经过几天时间的发酵,市面上关于『棘小白——天然美白』的议论越来越多。
但不再是一面倒的批评。
越来越多的用户反应自己好像确实变白了,但由于没有长期记录对比,所以还不太确信。
但此前也有一些博主在网络上发帖记录,现如今逐渐被翻了出来。
受关注最多的是一名农业行业的记者,其在网络上连续数周更新了饮用沙棘原浆后的皮肤状态。
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一个月以来的变化。
在最近的一篇帖子,该名记者进行了总结。
「由于经常熬夜赶稿,之前皮肤一直发黄,感觉雾蒙蒙的,像蒙着一层啥一样。」
「喝了棘小白原浆两天后,排便顺畅了,感觉皮肤也没那麽黄了。
两周以后,感觉自己在一点点变白,开始每天期待喝棘小白原浆。
等四周以后,发现之前晒黑的地方慢慢变白了,就好像感觉前几天还是黑的地方,今天看怎麽变白了,肤色亮了不少。
只有自己试过之后才相信真的有用,之前真的怀疑来着。」
(本章完)
刘德树也有一些想法,中化在农药上也有诸多布局,但收购全王生物不太可能。
而且中化目前的标的在澳大利亚和以色列。
想到这里,刘德树说道:
「这种国企挂牌转让,竞标价格只是权重之一,资源支持丶职工稳定性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以主体是一定会要求留在魔都的,全王并不合适,最好单独成立投资公司,隐秘性也更高。」
郭阳听了,认为这是很真诚的建议。
两位大佬也没糊弄他。
想了想,郭阳给两位斟满了茶水,随后举杯说道:「以茶代酒,敬两位一杯。」
「哈哈,好。」
「改天可得在酒桌上见见真招。」
「要不就就今天。」宁高宁提议道:「唐桥不是要来吗?他肯定不缺好酒。」
唐桥是五粮液现任董事长,也是这次访谈的参与人之一。
「好啊!」郭阳应了下来。
不过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才有人通知周晓敏,五粮液和农发行的两位临时有事来不了。
这多少让人有些遗憾。
好在中化丶国粮丶嘉禾这排名前三的农企来了,三者业务之间又多有交叉,很有话题性。
正式录制之前,周晓敏又介绍了一次本期访谈的内容。
「这次访谈,其实是我们注意到,国内陆续有农企进入或即将跨入千亿级门槛。
然后就想借华夏星火改版之际,特别推出一版农企名门录,以此迎接国庆60周年。
排名前列的企业都在我们邀请访谈的名单内。」
三人对此并不排斥,农经的宣传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接下来的时间,三人按照要求,各自谈了谈企业的发展。
中化的化肥丶种子丶农药;
国粮的粮油食品供应;
嘉禾的种子丶农资丶农机丶粮油食品……
公元前359年,秦国左庶长卫鞅颁布《垦草令》,实施重农抑商丶奖励耕织政策。
这标志着华夏古代农业产业政策的诞生,奠定了此后长期实行的「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
「农本商末」的格局持续了两千多年。
直至计划经济时期,华夏还需要藉助农业「剪刀差」来支持工业化。
而2006年元旦,实施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被取消。
生产关系调整优化,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释放,过去被称为小农经济的农业领域,诞生了千亿级的农企豪门。
在国家层面,领导人希望能实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农企局面。
大企业的顶天立地,从现实层面来看,需要承担起技术创新丶食品安全丶粮食安全等责任。
比如如今面临的现实问题。
耕地退化减少丶土壤重金属污染丶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丶种子安全丶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丶滥种转基因……
也有劳动力年龄化丶农业灾害多发等等问题。
郭阳曾设想的关于国际粮商的讨论,此次反而只是粗粗略过,国际粮商在国内翻不了多大的浪。
在访谈的过程中,内容层次不断地被拔高。
这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当访谈结束后,郭阳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满足感。
同时也对中化和国粮如今的格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无论是刘德树,还是宁高宁,都擅长各种气势恢宏的资本运作,并购是最常用的手段。
即使在海外并购困难重重,中化和国粮也从未退缩过。
相比之下,嘉禾更善于做产品,资本运作并不多,但要想跟上脚步,资本运作是少不了的。
临别之际,郭阳说道:「刘董,我在这里预祝中化收购新农成功。」
「哈哈,好。」刘德树说道:「不过在市场上,我可不会有任何留手的。」
郭阳笑道:「有什麽招尽管来,我一一接着。」
这一次见面,中化和国粮给郭阳的压力很大。
新农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农药厂商,世界级仿制农药龙头企业之一。
销售网络遍布全球,而且在大洋洲丶欧洲丶北美丶南非等地的销售比例极其均衡。
中化看上的就是其营销网络。
当嘉禾还在苦苦耕耘海外市场渠道时,中化通过并购就完成了布局。
不过这种并购代价也是极大的,收购溢价极其严重,收购的资产真实质量也并不好评判。
郭阳不是很认同这种粗狂的方式。
如国粮收购了数家上市公司,但如今都亏损严重。
和刘丶宁简单寒暄后,三人便准备撤退。
这时,农经的另一位主编施鸿涛匆匆找上了郭阳。
「郭总,你这篇文稿里关于红旗河的内容是认真的?」
郭阳点了点头。
施鸿涛讶然的说道:「这太不可思议了!但农经是严肃性的杂志,这部分设想可能通不过审核。」
「这不是设想。」
郭阳挑了挑眉,「在稿子里,我已经明确表示,嘉禾已经付出了实际性的行动。」
施鸿涛不以为然:「文冠果和麻风树的生物能源林,那还不一定成呢!」
听到这里,原本已经准备走了的刘德树和宁高宁又双双停下了脚步。
生物能源领域,中化和国粮都各有涉及。
「我认为可以先提出来。」郭阳坚持道:「一旦能成,这就是利在千秋的好事。」
「这……红旗河,主要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竖着耳朵听的刘德树问道:「什麽红旗河?」
「红旗河就是藉助西南西北生物能源林产业发展,而提出的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向河西走廊丶塔里木盆地等区域的一项调水工程……」
郭阳一五一十的详细说了说嘉禾的计划。
刘德树和宁高宁是中化的现任和下任掌门人,生物能源林的发展顺利,最终也少不了和两人打交道。
两位大佬听了红旗河的想法后,也被震惊得久久不语。
牟其中曾异想天开的提过给喜马拉雅山脉开个洞,但那只是吹牛。
而眼前这位已经付出了实际行动。
刘德树问道:「郭董就笃定生物能源林能成功?」
郭阳点头道:「当然。」
刘德树想了想,说道:「相关的稿件能不能提前给我看看?」
「可以。」
「这可能不大好……」
两道声音几乎同时回答,郭阳选择了同意,而施鸿涛摇了摇头。
刘德树瞥了施鸿涛一眼,「我认为可以刊登出来让更多的任看到,才说完大企业要顶天立地,敢于创新,现在就怂了?讨论都不敢讨论。」
施鸿涛心里有怨言,中化可也投资了麻风树能源林,不也同样失败了。
但却敢怒不敢言,只能点点头,「社里会再对这进行讨论。」
郭阳藉机留了刘德树和宁高宁的电话,承诺随后会发两人一份稿子。
刘德树说道:「这样,两位有没有急事,不然一起找个地方坐坐?」
「乐意之至。」
「我就不去了,还要赶下一趟行程。」宁高宁说道。
国粮也有生物能源产业,但主要是玉米和蔗糖乙醇,对能源林并没有兴趣。
嘉禾可是国粮的心腹大患,能和谐交流一下午,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而且嘉禾陷入生物能源林的泥潭里,也是国粮乐见其成的。
郭阳和刘德树也没有强求。
告别了宁高宁,两人来到了一处私人会客厅。
就生物能源产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化已经在麻风树上栽了一次,这时候是极为谨慎的。
所以郭阳没有隐瞒任何信息,对目前品种的产量预估丶产油预估丶医药性质丶红旗河工程细节都进行了细致介绍。
一个多小时后,嘉禾的计划已经在刘德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人叹为观止的计划。」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实施难度太大了。」
郭阳笑道:「如果有一天,生物能源的使用比例能因此大幅上升呢?」
「那又不一样了。」
「我还要再看看。」刘德树沉思了一阵,说道:「魔都家化的葛文耀我熟,可以给你当次中间人。」
全王已经接触过家化,但刘德林当中间人的份量完全不一样。
郭阳一口答应了下来,受其一份人情,将来能源林上双方也可以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魔都家化集团就是全王计划收购的企业。
诞生于1898年,已有110年历史,民族化妆品行业的佼佼者,也是华夏日化行业仅存的支柱企业。
旗下拥有上市企业魔都家化。
以及六神丶美加净丶佰草集等众多知名品牌。
如今,正逢金融危机,魔都政府在优质企业挂牌转让上显得很谨慎,市场上并没有传出家化要转让的信息。
但郭阳身为A股老韭菜,被割了一刀的平安股东,自然知道平安集团最终收购了家化集团。
这一次,嘉禾要截胡。
不过现在重心还是要回到棘小白上来。
经过几天时间的发酵,市面上关于『棘小白——天然美白』的议论越来越多。
但不再是一面倒的批评。
越来越多的用户反应自己好像确实变白了,但由于没有长期记录对比,所以还不太确信。
但此前也有一些博主在网络上发帖记录,现如今逐渐被翻了出来。
受关注最多的是一名农业行业的记者,其在网络上连续数周更新了饮用沙棘原浆后的皮肤状态。
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一个月以来的变化。
在最近的一篇帖子,该名记者进行了总结。
「由于经常熬夜赶稿,之前皮肤一直发黄,感觉雾蒙蒙的,像蒙着一层啥一样。」
「喝了棘小白原浆两天后,排便顺畅了,感觉皮肤也没那麽黄了。
两周以后,感觉自己在一点点变白,开始每天期待喝棘小白原浆。
等四周以后,发现之前晒黑的地方慢慢变白了,就好像感觉前几天还是黑的地方,今天看怎麽变白了,肤色亮了不少。
只有自己试过之后才相信真的有用,之前真的怀疑来着。」
(本章完)
刘德树也有一些想法,中化在农药上也有诸多布局,但收购全王生物不太可能。
而且中化目前的标的在澳大利亚和以色列。
想到这里,刘德树说道:
「这种国企挂牌转让,竞标价格只是权重之一,资源支持丶职工稳定性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以主体是一定会要求留在魔都的,全王并不合适,最好单独成立投资公司,隐秘性也更高。」
郭阳听了,认为这是很真诚的建议。
两位大佬也没糊弄他。
想了想,郭阳给两位斟满了茶水,随后举杯说道:「以茶代酒,敬两位一杯。」
「哈哈,好。」
「改天可得在酒桌上见见真招。」
「要不就就今天。」宁高宁提议道:「唐桥不是要来吗?他肯定不缺好酒。」
唐桥是五粮液现任董事长,也是这次访谈的参与人之一。
「好啊!」郭阳应了下来。
不过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才有人通知周晓敏,五粮液和农发行的两位临时有事来不了。
这多少让人有些遗憾。
好在中化丶国粮丶嘉禾这排名前三的农企来了,三者业务之间又多有交叉,很有话题性。
正式录制之前,周晓敏又介绍了一次本期访谈的内容。
「这次访谈,其实是我们注意到,国内陆续有农企进入或即将跨入千亿级门槛。
然后就想借华夏星火改版之际,特别推出一版农企名门录,以此迎接国庆60周年。
排名前列的企业都在我们邀请访谈的名单内。」
三人对此并不排斥,农经的宣传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接下来的时间,三人按照要求,各自谈了谈企业的发展。
中化的化肥丶种子丶农药;
国粮的粮油食品供应;
嘉禾的种子丶农资丶农机丶粮油食品……
公元前359年,秦国左庶长卫鞅颁布《垦草令》,实施重农抑商丶奖励耕织政策。
这标志着华夏古代农业产业政策的诞生,奠定了此后长期实行的「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
「农本商末」的格局持续了两千多年。
直至计划经济时期,华夏还需要藉助农业「剪刀差」来支持工业化。
而2006年元旦,实施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被取消。
生产关系调整优化,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释放,过去被称为小农经济的农业领域,诞生了千亿级的农企豪门。
在国家层面,领导人希望能实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农企局面。
大企业的顶天立地,从现实层面来看,需要承担起技术创新丶食品安全丶粮食安全等责任。
比如如今面临的现实问题。
耕地退化减少丶土壤重金属污染丶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丶种子安全丶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丶滥种转基因……
也有劳动力年龄化丶农业灾害多发等等问题。
郭阳曾设想的关于国际粮商的讨论,此次反而只是粗粗略过,国际粮商在国内翻不了多大的浪。
在访谈的过程中,内容层次不断地被拔高。
这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当访谈结束后,郭阳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满足感。
同时也对中化和国粮如今的格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无论是刘德树,还是宁高宁,都擅长各种气势恢宏的资本运作,并购是最常用的手段。
即使在海外并购困难重重,中化和国粮也从未退缩过。
相比之下,嘉禾更善于做产品,资本运作并不多,但要想跟上脚步,资本运作是少不了的。
临别之际,郭阳说道:「刘董,我在这里预祝中化收购新农成功。」
「哈哈,好。」刘德树说道:「不过在市场上,我可不会有任何留手的。」
郭阳笑道:「有什麽招尽管来,我一一接着。」
这一次见面,中化和国粮给郭阳的压力很大。
新农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农药厂商,世界级仿制农药龙头企业之一。
销售网络遍布全球,而且在大洋洲丶欧洲丶北美丶南非等地的销售比例极其均衡。
中化看上的就是其营销网络。
当嘉禾还在苦苦耕耘海外市场渠道时,中化通过并购就完成了布局。
不过这种并购代价也是极大的,收购溢价极其严重,收购的资产真实质量也并不好评判。
郭阳不是很认同这种粗狂的方式。
如国粮收购了数家上市公司,但如今都亏损严重。
和刘丶宁简单寒暄后,三人便准备撤退。
这时,农经的另一位主编施鸿涛匆匆找上了郭阳。
「郭总,你这篇文稿里关于红旗河的内容是认真的?」
郭阳点了点头。
施鸿涛讶然的说道:「这太不可思议了!但农经是严肃性的杂志,这部分设想可能通不过审核。」
「这不是设想。」
郭阳挑了挑眉,「在稿子里,我已经明确表示,嘉禾已经付出了实际性的行动。」
施鸿涛不以为然:「文冠果和麻风树的生物能源林,那还不一定成呢!」
听到这里,原本已经准备走了的刘德树和宁高宁又双双停下了脚步。
生物能源领域,中化和国粮都各有涉及。
「我认为可以先提出来。」郭阳坚持道:「一旦能成,这就是利在千秋的好事。」
「这……红旗河,主要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竖着耳朵听的刘德树问道:「什麽红旗河?」
「红旗河就是藉助西南西北生物能源林产业发展,而提出的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向河西走廊丶塔里木盆地等区域的一项调水工程……」
郭阳一五一十的详细说了说嘉禾的计划。
刘德树和宁高宁是中化的现任和下任掌门人,生物能源林的发展顺利,最终也少不了和两人打交道。
两位大佬听了红旗河的想法后,也被震惊得久久不语。
牟其中曾异想天开的提过给喜马拉雅山脉开个洞,但那只是吹牛。
而眼前这位已经付出了实际行动。
刘德树问道:「郭董就笃定生物能源林能成功?」
郭阳点头道:「当然。」
刘德树想了想,说道:「相关的稿件能不能提前给我看看?」
「可以。」
「这可能不大好……」
两道声音几乎同时回答,郭阳选择了同意,而施鸿涛摇了摇头。
刘德树瞥了施鸿涛一眼,「我认为可以刊登出来让更多的任看到,才说完大企业要顶天立地,敢于创新,现在就怂了?讨论都不敢讨论。」
施鸿涛心里有怨言,中化可也投资了麻风树能源林,不也同样失败了。
但却敢怒不敢言,只能点点头,「社里会再对这进行讨论。」
郭阳藉机留了刘德树和宁高宁的电话,承诺随后会发两人一份稿子。
刘德树说道:「这样,两位有没有急事,不然一起找个地方坐坐?」
「乐意之至。」
「我就不去了,还要赶下一趟行程。」宁高宁说道。
国粮也有生物能源产业,但主要是玉米和蔗糖乙醇,对能源林并没有兴趣。
嘉禾可是国粮的心腹大患,能和谐交流一下午,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而且嘉禾陷入生物能源林的泥潭里,也是国粮乐见其成的。
郭阳和刘德树也没有强求。
告别了宁高宁,两人来到了一处私人会客厅。
就生物能源产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化已经在麻风树上栽了一次,这时候是极为谨慎的。
所以郭阳没有隐瞒任何信息,对目前品种的产量预估丶产油预估丶医药性质丶红旗河工程细节都进行了细致介绍。
一个多小时后,嘉禾的计划已经在刘德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人叹为观止的计划。」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实施难度太大了。」
郭阳笑道:「如果有一天,生物能源的使用比例能因此大幅上升呢?」
「那又不一样了。」
「我还要再看看。」刘德树沉思了一阵,说道:「魔都家化的葛文耀我熟,可以给你当次中间人。」
全王已经接触过家化,但刘德林当中间人的份量完全不一样。
郭阳一口答应了下来,受其一份人情,将来能源林上双方也可以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魔都家化集团就是全王计划收购的企业。
诞生于1898年,已有110年历史,民族化妆品行业的佼佼者,也是华夏日化行业仅存的支柱企业。
旗下拥有上市企业魔都家化。
以及六神丶美加净丶佰草集等众多知名品牌。
如今,正逢金融危机,魔都政府在优质企业挂牌转让上显得很谨慎,市场上并没有传出家化要转让的信息。
但郭阳身为A股老韭菜,被割了一刀的平安股东,自然知道平安集团最终收购了家化集团。
这一次,嘉禾要截胡。
不过现在重心还是要回到棘小白上来。
经过几天时间的发酵,市面上关于『棘小白——天然美白』的议论越来越多。
但不再是一面倒的批评。
越来越多的用户反应自己好像确实变白了,但由于没有长期记录对比,所以还不太确信。
但此前也有一些博主在网络上发帖记录,现如今逐渐被翻了出来。
受关注最多的是一名农业行业的记者,其在网络上连续数周更新了饮用沙棘原浆后的皮肤状态。
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一个月以来的变化。
在最近的一篇帖子,该名记者进行了总结。
「由于经常熬夜赶稿,之前皮肤一直发黄,感觉雾蒙蒙的,像蒙着一层啥一样。」
「喝了棘小白原浆两天后,排便顺畅了,感觉皮肤也没那麽黄了。
两周以后,感觉自己在一点点变白,开始每天期待喝棘小白原浆。
等四周以后,发现之前晒黑的地方慢慢变白了,就好像感觉前几天还是黑的地方,今天看怎麽变白了,肤色亮了不少。
只有自己试过之后才相信真的有用,之前真的怀疑来着。」
(本章完)
刘德树也有一些想法,中化在农药上也有诸多布局,但收购全王生物不太可能。
而且中化目前的标的在澳大利亚和以色列。
想到这里,刘德树说道:
「这种国企挂牌转让,竞标价格只是权重之一,资源支持丶职工稳定性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以主体是一定会要求留在魔都的,全王并不合适,最好单独成立投资公司,隐秘性也更高。」
郭阳听了,认为这是很真诚的建议。
两位大佬也没糊弄他。
想了想,郭阳给两位斟满了茶水,随后举杯说道:「以茶代酒,敬两位一杯。」
「哈哈,好。」
「改天可得在酒桌上见见真招。」
「要不就就今天。」宁高宁提议道:「唐桥不是要来吗?他肯定不缺好酒。」
唐桥是五粮液现任董事长,也是这次访谈的参与人之一。
「好啊!」郭阳应了下来。
不过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才有人通知周晓敏,五粮液和农发行的两位临时有事来不了。
这多少让人有些遗憾。
好在中化丶国粮丶嘉禾这排名前三的农企来了,三者业务之间又多有交叉,很有话题性。
正式录制之前,周晓敏又介绍了一次本期访谈的内容。
「这次访谈,其实是我们注意到,国内陆续有农企进入或即将跨入千亿级门槛。
然后就想借华夏星火改版之际,特别推出一版农企名门录,以此迎接国庆60周年。
排名前列的企业都在我们邀请访谈的名单内。」
三人对此并不排斥,农经的宣传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接下来的时间,三人按照要求,各自谈了谈企业的发展。
中化的化肥丶种子丶农药;
国粮的粮油食品供应;
嘉禾的种子丶农资丶农机丶粮油食品……
公元前359年,秦国左庶长卫鞅颁布《垦草令》,实施重农抑商丶奖励耕织政策。
这标志着华夏古代农业产业政策的诞生,奠定了此后长期实行的「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
「农本商末」的格局持续了两千多年。
直至计划经济时期,华夏还需要藉助农业「剪刀差」来支持工业化。
而2006年元旦,实施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被取消。
生产关系调整优化,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释放,过去被称为小农经济的农业领域,诞生了千亿级的农企豪门。
在国家层面,领导人希望能实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农企局面。
大企业的顶天立地,从现实层面来看,需要承担起技术创新丶食品安全丶粮食安全等责任。
比如如今面临的现实问题。
耕地退化减少丶土壤重金属污染丶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丶种子安全丶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丶滥种转基因……
也有劳动力年龄化丶农业灾害多发等等问题。
郭阳曾设想的关于国际粮商的讨论,此次反而只是粗粗略过,国际粮商在国内翻不了多大的浪。
在访谈的过程中,内容层次不断地被拔高。
这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当访谈结束后,郭阳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满足感。
同时也对中化和国粮如今的格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无论是刘德树,还是宁高宁,都擅长各种气势恢宏的资本运作,并购是最常用的手段。
即使在海外并购困难重重,中化和国粮也从未退缩过。
相比之下,嘉禾更善于做产品,资本运作并不多,但要想跟上脚步,资本运作是少不了的。
临别之际,郭阳说道:「刘董,我在这里预祝中化收购新农成功。」
「哈哈,好。」刘德树说道:「不过在市场上,我可不会有任何留手的。」
郭阳笑道:「有什麽招尽管来,我一一接着。」
这一次见面,中化和国粮给郭阳的压力很大。
新农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农药厂商,世界级仿制农药龙头企业之一。
销售网络遍布全球,而且在大洋洲丶欧洲丶北美丶南非等地的销售比例极其均衡。
中化看上的就是其营销网络。
当嘉禾还在苦苦耕耘海外市场渠道时,中化通过并购就完成了布局。
不过这种并购代价也是极大的,收购溢价极其严重,收购的资产真实质量也并不好评判。
郭阳不是很认同这种粗狂的方式。
如国粮收购了数家上市公司,但如今都亏损严重。
和刘丶宁简单寒暄后,三人便准备撤退。
这时,农经的另一位主编施鸿涛匆匆找上了郭阳。
「郭总,你这篇文稿里关于红旗河的内容是认真的?」
郭阳点了点头。
施鸿涛讶然的说道:「这太不可思议了!但农经是严肃性的杂志,这部分设想可能通不过审核。」
「这不是设想。」
郭阳挑了挑眉,「在稿子里,我已经明确表示,嘉禾已经付出了实际性的行动。」
施鸿涛不以为然:「文冠果和麻风树的生物能源林,那还不一定成呢!」
听到这里,原本已经准备走了的刘德树和宁高宁又双双停下了脚步。
生物能源领域,中化和国粮都各有涉及。
「我认为可以先提出来。」郭阳坚持道:「一旦能成,这就是利在千秋的好事。」
「这……红旗河,主要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竖着耳朵听的刘德树问道:「什麽红旗河?」
「红旗河就是藉助西南西北生物能源林产业发展,而提出的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向河西走廊丶塔里木盆地等区域的一项调水工程……」
郭阳一五一十的详细说了说嘉禾的计划。
刘德树和宁高宁是中化的现任和下任掌门人,生物能源林的发展顺利,最终也少不了和两人打交道。
两位大佬听了红旗河的想法后,也被震惊得久久不语。
牟其中曾异想天开的提过给喜马拉雅山脉开个洞,但那只是吹牛。
而眼前这位已经付出了实际行动。
刘德树问道:「郭董就笃定生物能源林能成功?」
郭阳点头道:「当然。」
刘德树想了想,说道:「相关的稿件能不能提前给我看看?」
「可以。」
「这可能不大好……」
两道声音几乎同时回答,郭阳选择了同意,而施鸿涛摇了摇头。
刘德树瞥了施鸿涛一眼,「我认为可以刊登出来让更多的任看到,才说完大企业要顶天立地,敢于创新,现在就怂了?讨论都不敢讨论。」
施鸿涛心里有怨言,中化可也投资了麻风树能源林,不也同样失败了。
但却敢怒不敢言,只能点点头,「社里会再对这进行讨论。」
郭阳藉机留了刘德树和宁高宁的电话,承诺随后会发两人一份稿子。
刘德树说道:「这样,两位有没有急事,不然一起找个地方坐坐?」
「乐意之至。」
「我就不去了,还要赶下一趟行程。」宁高宁说道。
国粮也有生物能源产业,但主要是玉米和蔗糖乙醇,对能源林并没有兴趣。
嘉禾可是国粮的心腹大患,能和谐交流一下午,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而且嘉禾陷入生物能源林的泥潭里,也是国粮乐见其成的。
郭阳和刘德树也没有强求。
告别了宁高宁,两人来到了一处私人会客厅。
就生物能源产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化已经在麻风树上栽了一次,这时候是极为谨慎的。
所以郭阳没有隐瞒任何信息,对目前品种的产量预估丶产油预估丶医药性质丶红旗河工程细节都进行了细致介绍。
一个多小时后,嘉禾的计划已经在刘德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人叹为观止的计划。」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实施难度太大了。」
郭阳笑道:「如果有一天,生物能源的使用比例能因此大幅上升呢?」
「那又不一样了。」
「我还要再看看。」刘德树沉思了一阵,说道:「魔都家化的葛文耀我熟,可以给你当次中间人。」
全王已经接触过家化,但刘德林当中间人的份量完全不一样。
郭阳一口答应了下来,受其一份人情,将来能源林上双方也可以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魔都家化集团就是全王计划收购的企业。
诞生于1898年,已有110年历史,民族化妆品行业的佼佼者,也是华夏日化行业仅存的支柱企业。
旗下拥有上市企业魔都家化。
以及六神丶美加净丶佰草集等众多知名品牌。
如今,正逢金融危机,魔都政府在优质企业挂牌转让上显得很谨慎,市场上并没有传出家化要转让的信息。
但郭阳身为A股老韭菜,被割了一刀的平安股东,自然知道平安集团最终收购了家化集团。
这一次,嘉禾要截胡。
不过现在重心还是要回到棘小白上来。
经过几天时间的发酵,市面上关于『棘小白——天然美白』的议论越来越多。
但不再是一面倒的批评。
越来越多的用户反应自己好像确实变白了,但由于没有长期记录对比,所以还不太确信。
但此前也有一些博主在网络上发帖记录,现如今逐渐被翻了出来。
受关注最多的是一名农业行业的记者,其在网络上连续数周更新了饮用沙棘原浆后的皮肤状态。
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一个月以来的变化。
在最近的一篇帖子,该名记者进行了总结。
「由于经常熬夜赶稿,之前皮肤一直发黄,感觉雾蒙蒙的,像蒙着一层啥一样。」
「喝了棘小白原浆两天后,排便顺畅了,感觉皮肤也没那麽黄了。
两周以后,感觉自己在一点点变白,开始每天期待喝棘小白原浆。
等四周以后,发现之前晒黑的地方慢慢变白了,就好像感觉前几天还是黑的地方,今天看怎麽变白了,肤色亮了不少。
只有自己试过之后才相信真的有用,之前真的怀疑来着。」
(本章完)
刘德树也有一些想法,中化在农药上也有诸多布局,但收购全王生物不太可能。
而且中化目前的标的在澳大利亚和以色列。
想到这里,刘德树说道:
「这种国企挂牌转让,竞标价格只是权重之一,资源支持丶职工稳定性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以主体是一定会要求留在魔都的,全王并不合适,最好单独成立投资公司,隐秘性也更高。」
郭阳听了,认为这是很真诚的建议。
两位大佬也没糊弄他。
想了想,郭阳给两位斟满了茶水,随后举杯说道:「以茶代酒,敬两位一杯。」
「哈哈,好。」
「改天可得在酒桌上见见真招。」
「要不就就今天。」宁高宁提议道:「唐桥不是要来吗?他肯定不缺好酒。」
唐桥是五粮液现任董事长,也是这次访谈的参与人之一。
「好啊!」郭阳应了下来。
不过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才有人通知周晓敏,五粮液和农发行的两位临时有事来不了。
这多少让人有些遗憾。
好在中化丶国粮丶嘉禾这排名前三的农企来了,三者业务之间又多有交叉,很有话题性。
正式录制之前,周晓敏又介绍了一次本期访谈的内容。
「这次访谈,其实是我们注意到,国内陆续有农企进入或即将跨入千亿级门槛。
然后就想借华夏星火改版之际,特别推出一版农企名门录,以此迎接国庆60周年。
排名前列的企业都在我们邀请访谈的名单内。」
三人对此并不排斥,农经的宣传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接下来的时间,三人按照要求,各自谈了谈企业的发展。
中化的化肥丶种子丶农药;
国粮的粮油食品供应;
嘉禾的种子丶农资丶农机丶粮油食品……
公元前359年,秦国左庶长卫鞅颁布《垦草令》,实施重农抑商丶奖励耕织政策。
这标志着华夏古代农业产业政策的诞生,奠定了此后长期实行的「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
「农本商末」的格局持续了两千多年。
直至计划经济时期,华夏还需要藉助农业「剪刀差」来支持工业化。
而2006年元旦,实施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被取消。
生产关系调整优化,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释放,过去被称为小农经济的农业领域,诞生了千亿级的农企豪门。
在国家层面,领导人希望能实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农企局面。
大企业的顶天立地,从现实层面来看,需要承担起技术创新丶食品安全丶粮食安全等责任。
比如如今面临的现实问题。
耕地退化减少丶土壤重金属污染丶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丶种子安全丶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丶滥种转基因……
也有劳动力年龄化丶农业灾害多发等等问题。
郭阳曾设想的关于国际粮商的讨论,此次反而只是粗粗略过,国际粮商在国内翻不了多大的浪。
在访谈的过程中,内容层次不断地被拔高。
这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当访谈结束后,郭阳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满足感。
同时也对中化和国粮如今的格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无论是刘德树,还是宁高宁,都擅长各种气势恢宏的资本运作,并购是最常用的手段。
即使在海外并购困难重重,中化和国粮也从未退缩过。
相比之下,嘉禾更善于做产品,资本运作并不多,但要想跟上脚步,资本运作是少不了的。
临别之际,郭阳说道:「刘董,我在这里预祝中化收购新农成功。」
「哈哈,好。」刘德树说道:「不过在市场上,我可不会有任何留手的。」
郭阳笑道:「有什麽招尽管来,我一一接着。」
这一次见面,中化和国粮给郭阳的压力很大。
新农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农药厂商,世界级仿制农药龙头企业之一。
销售网络遍布全球,而且在大洋洲丶欧洲丶北美丶南非等地的销售比例极其均衡。
中化看上的就是其营销网络。
当嘉禾还在苦苦耕耘海外市场渠道时,中化通过并购就完成了布局。
不过这种并购代价也是极大的,收购溢价极其严重,收购的资产真实质量也并不好评判。
郭阳不是很认同这种粗狂的方式。
如国粮收购了数家上市公司,但如今都亏损严重。
和刘丶宁简单寒暄后,三人便准备撤退。
这时,农经的另一位主编施鸿涛匆匆找上了郭阳。
「郭总,你这篇文稿里关于红旗河的内容是认真的?」
郭阳点了点头。
施鸿涛讶然的说道:「这太不可思议了!但农经是严肃性的杂志,这部分设想可能通不过审核。」
「这不是设想。」
郭阳挑了挑眉,「在稿子里,我已经明确表示,嘉禾已经付出了实际性的行动。」
施鸿涛不以为然:「文冠果和麻风树的生物能源林,那还不一定成呢!」
听到这里,原本已经准备走了的刘德树和宁高宁又双双停下了脚步。
生物能源领域,中化和国粮都各有涉及。
「我认为可以先提出来。」郭阳坚持道:「一旦能成,这就是利在千秋的好事。」
「这……红旗河,主要是太过于匪夷所思了。」
竖着耳朵听的刘德树问道:「什麽红旗河?」
「红旗河就是藉助西南西北生物能源林产业发展,而提出的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向河西走廊丶塔里木盆地等区域的一项调水工程……」
郭阳一五一十的详细说了说嘉禾的计划。
刘德树和宁高宁是中化的现任和下任掌门人,生物能源林的发展顺利,最终也少不了和两人打交道。
两位大佬听了红旗河的想法后,也被震惊得久久不语。
牟其中曾异想天开的提过给喜马拉雅山脉开个洞,但那只是吹牛。
而眼前这位已经付出了实际行动。
刘德树问道:「郭董就笃定生物能源林能成功?」
郭阳点头道:「当然。」
刘德树想了想,说道:「相关的稿件能不能提前给我看看?」
「可以。」
「这可能不大好……」
两道声音几乎同时回答,郭阳选择了同意,而施鸿涛摇了摇头。
刘德树瞥了施鸿涛一眼,「我认为可以刊登出来让更多的任看到,才说完大企业要顶天立地,敢于创新,现在就怂了?讨论都不敢讨论。」
施鸿涛心里有怨言,中化可也投资了麻风树能源林,不也同样失败了。
但却敢怒不敢言,只能点点头,「社里会再对这进行讨论。」
郭阳藉机留了刘德树和宁高宁的电话,承诺随后会发两人一份稿子。
刘德树说道:「这样,两位有没有急事,不然一起找个地方坐坐?」
「乐意之至。」
「我就不去了,还要赶下一趟行程。」宁高宁说道。
国粮也有生物能源产业,但主要是玉米和蔗糖乙醇,对能源林并没有兴趣。
嘉禾可是国粮的心腹大患,能和谐交流一下午,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而且嘉禾陷入生物能源林的泥潭里,也是国粮乐见其成的。
郭阳和刘德树也没有强求。
告别了宁高宁,两人来到了一处私人会客厅。
就生物能源产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化已经在麻风树上栽了一次,这时候是极为谨慎的。
所以郭阳没有隐瞒任何信息,对目前品种的产量预估丶产油预估丶医药性质丶红旗河工程细节都进行了细致介绍。
一个多小时后,嘉禾的计划已经在刘德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人叹为观止的计划。」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实施难度太大了。」
郭阳笑道:「如果有一天,生物能源的使用比例能因此大幅上升呢?」
「那又不一样了。」
「我还要再看看。」刘德树沉思了一阵,说道:「魔都家化的葛文耀我熟,可以给你当次中间人。」
全王已经接触过家化,但刘德林当中间人的份量完全不一样。
郭阳一口答应了下来,受其一份人情,将来能源林上双方也可以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魔都家化集团就是全王计划收购的企业。
诞生于1898年,已有110年历史,民族化妆品行业的佼佼者,也是华夏日化行业仅存的支柱企业。
旗下拥有上市企业魔都家化。
以及六神丶美加净丶佰草集等众多知名品牌。
如今,正逢金融危机,魔都政府在优质企业挂牌转让上显得很谨慎,市场上并没有传出家化要转让的信息。
但郭阳身为A股老韭菜,被割了一刀的平安股东,自然知道平安集团最终收购了家化集团。
这一次,嘉禾要截胡。
不过现在重心还是要回到棘小白上来。
经过几天时间的发酵,市面上关于『棘小白——天然美白』的议论越来越多。
但不再是一面倒的批评。
越来越多的用户反应自己好像确实变白了,但由于没有长期记录对比,所以还不太确信。
但此前也有一些博主在网络上发帖记录,现如今逐渐被翻了出来。
受关注最多的是一名农业行业的记者,其在网络上连续数周更新了饮用沙棘原浆后的皮肤状态。
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一个月以来的变化。
在最近的一篇帖子,该名记者进行了总结。
「由于经常熬夜赶稿,之前皮肤一直发黄,感觉雾蒙蒙的,像蒙着一层啥一样。」
「喝了棘小白原浆两天后,排便顺畅了,感觉皮肤也没那麽黄了。
两周以后,感觉自己在一点点变白,开始每天期待喝棘小白原浆。
等四周以后,发现之前晒黑的地方慢慢变白了,就好像感觉前几天还是黑的地方,今天看怎麽变白了,肤色亮了不少。
只有自己试过之后才相信真的有用,之前真的怀疑来着。」
(本章完)
刘德树也有一些想法,中化在农药上也有诸多布局,但收购全王生物不太可能。
而且中化目前的标的在澳大利亚和以色列。
想到这里,刘德树说道:
「这种国企挂牌转让,竞标价格只是权重之一,资源支持丶职工稳定性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所以主体是一定会要求留在魔都的,全王并不合适,最好单独成立投资公司,隐秘性也更高。」
郭阳听了,认为这是很真诚的建议。
两位大佬也没糊弄他。
想了想,郭阳给两位斟满了茶水,随后举杯说道:「以茶代酒,敬两位一杯。」
「哈哈,好。」
「改天可得在酒桌上见见真招。」
「要不就就今天。」宁高宁提议道:「唐桥不是要来吗?他肯定不缺好酒。」
唐桥是五粮液现任董事长,也是这次访谈的参与人之一。
「好啊!」郭阳应了下来。
不过三人又聊了一会儿,才有人通知周晓敏,五粮液和农发行的两位临时有事来不了。
这多少让人有些遗憾。
好在中化丶国粮丶嘉禾这排名前三的农企来了,三者业务之间又多有交叉,很有话题性。
正式录制之前,周晓敏又介绍了一次本期访谈的内容。
「这次访谈,其实是我们注意到,国内陆续有农企进入或即将跨入千亿级门槛。
然后就想借华夏星火改版之际,特别推出一版农企名门录,以此迎接国庆60周年。
排名前列的企业都在我们邀请访谈的名单内。」
三人对此并不排斥,农经的宣传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接下来的时间,三人按照要求,各自谈了谈企业的发展。
中化的化肥丶种子丶农药;
国粮的粮油食品供应;
嘉禾的种子丶农资丶农机丶粮油食品……
公元前359年,秦国左庶长卫鞅颁布《垦草令》,实施重农抑商丶奖励耕织政策。
这标志着华夏古代农业产业政策的诞生,奠定了此后长期实行的「以农立国」的基本国策。
「农本商末」的格局持续了两千多年。
直至计划经济时期,华夏还需要藉助农业「剪刀差」来支持工业化。
而2006年元旦,实施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被取消。
生产关系调整优化,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释放,过去被称为小农经济的农业领域,诞生了千亿级的农企豪门。
在国家层面,领导人希望能实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农企局面。
大企业的顶天立地,从现实层面来看,需要承担起技术创新丶食品安全丶粮食安全等责任。
比如如今面临的现实问题。
耕地退化减少丶土壤重金属污染丶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丶种子安全丶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丶滥种转基因……
也有劳动力年龄化丶农业灾害多发等等问题。
郭阳曾设想的关于国际粮商的讨论,此次反而只是粗粗略过,国际粮商在国内翻不了多大的浪。
在访谈的过程中,内容层次不断地被拔高。
这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当访谈结束后,郭阳有一种与有荣焉的满足感。
同时也对中化和国粮如今的格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无论是刘德树,还是宁高宁,都擅长各种气势恢宏的资本运作,并购是最常用的手段。
即使在海外并购困难重重,中化和国粮也从未退缩过。
相比之下,嘉禾更善于做产品,资本运作并不多,但要想跟上脚步,资本运作是少不了的。
临别之际,郭阳说道:「刘董,我在这里预祝中化收购新农成功。」
「哈哈,好。」刘德树说道:「不过在市场上,我可不会有任何留手的。」
郭阳笑道:「有什麽招尽管来,我一一接着。」
这一次见面,中化和国粮给郭阳的压力很大。
新农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农药厂商,世界级仿制农药龙头企业之一。
销售网络遍布全球,而且在大洋洲丶欧洲丶北美丶南非等地的销售比例极其均衡。
中化看上的就是其营销网络。
当嘉禾还在苦苦耕耘海外市场渠道时,中化通过并购就完成了布局。
不过这种并购代价也是极大的,收购溢价极其严重,收购的资产真实质量也并不好评判。
郭阳不是很认同这种粗狂的方式。
如国粮收购了数家上市公司,但如今都亏损严重。
和刘丶宁简单寒暄后,三人便准备撤退。
这时,农经的另一位主编施鸿涛匆匆找上了郭阳。
「郭总,你这篇文稿里关于红旗河的内容是认真的?」
郭阳点了点头。
施鸿涛讶然的说道:「这太不可思议了!但农经是严肃性的杂志,这部分设想可能通不过审核。」
「这不是设想。」
郭阳挑了挑眉,「在稿子里,我已经明确表示,嘉禾已经付出了实际性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