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苹果与文冠果
「桂省的一百万亩麻风树基地,分到了田东丶田阳丶田林三个区县,今年完成一百万亩种植任务绝对没问题。」
「放心,老板,这次基肥施足了的,保证两年麻风树就能挂果。」
丁壹站在一座黄褐色的坡地上,目之所至,皆是小小的麻风树,心里也豪情万丈。
「两年挂果,你那是杀鸡取卵,树长大点,挂果量才多,不急于这一时。」
郭阳笑骂道,突然又想起了上一世桂省的一种沃柑种植模式。
一亩种220株,第一年种,第二年就可以亩产2~3吨,先把成本收回来,种得矮,种得密,早结丰产抢市场。
后期就砍树,不过老表们往往最后都舍不得砍树,导致管理逐渐跟不上。
也不知这时候沃柑有没有在桂省种了。
想到这,郭阳说道:「丁壹,你在调查下桂省的柑橘种植,看有没有一种叫沃柑的柑橘品种。」
丁壹说道:「老板,桂省种柑橘得种砂糖橘啊!」
「算了,对牛弹琴。」郭阳说道:「我让川省的周述去问问中柑所。」
「周述是专业种柑橘的,肯定要比我专业一些嘛。」
郭阳笑道:「别狡辩,种植的进度还得推一推,文冠果的进度都超过你们了。」
丁壹开始叫冤,「那不一样啊,老板,我这全是土地流转,人力丶物力的组织难度可比『公司+基地+农户』难度大多了。」
郭阳说道:「那我管不着,集团马上要推进二期麻风树项目,到时桂省可不能拖后腿。」
丁壹的脸快扭成了麻花。
他听说一些陇省文冠果的情况,有些地市几乎是全体动员,一个村子家家户户都在栽树,自发性强。
而百色因为是土地流转,栽树的工人都是临时聘请的。
一是要付工资,二是工人一多就不好管理,又要进度,又要质量,丁壹一时有点发愁该怎麽搞。
了解了百色的进度,郭阳又给漳州长泰基地打去了电话。
长泰10万亩的任务也已完成了大半。
当嘉禾按每亩900元前三年投入,陆续将资金打入专款专用帐户,百色和长泰的行政障碍就已经解除。
可以说,只要钱到位,以我国劳动人民的热情,种树还不是手到擒来。
至于基层管理遇到的问题,他现在操心不了那麽多,只看结果。
忙完了麻风果的事,郭阳转头又把电话打给了周述。
按照时间,柑橘园今年就该挂果了。
等了一会儿,电话才被接通,郭阳问道:「怎麽样,今年能挂果了吗?」
「今年已经试挂果了,老板,目前的树长势很不错。」周述说道:「老板,我感觉可以新开基地了。」
郭阳挑了挑眉,「怎麽说?」
「这果子好吃啊。」
丹棱的果园里,周述用手抚摸着不足弹珠大小的柑橘果子。
「去年在几棵长势好的树上留了几个果,年后尝了尝,口感很惊艳,绝对能卖上价。
刚好苗圃里苗木充足,现在建园是最好的时机。」
郭阳说道:「留了果,不知道给我留两个?」
「额……」
周述突然想起他曾经好像答应过老板,三年内要让老板吃到果子。
但这一季挂的果,至少要等到12月后,才能进入采摘期,我靠,老板不会记仇吧。
郭阳不知道周述内心戏这麽多,而是说起了正事,「有个叫沃柑的品种,你联系渝市中柑所引进一下。」
「沃柑?我们的种质圃已经引进了这个品种。」
周述回忆了下,「这个品种是04年中柑所从南韩引进的,不过中柑所试种了几年,结的果小,品质也不好,应该没什麽推广价值。」
郭阳嗯了一声,想了想,最后还是直接说了。
「沃柑更适合在高光照丶高积温地区种植,川渝地区低温寡照并不适合沃柑,自然种出来不好吃。
所以我想在南宁再搞一个沃柑基地,面积依然是3000亩。」
在后世,沃柑最早就是在桂省武鸣火起来的,收益极其夸张。
「不看你有房有车,就看你有几亩沃柑。」这句话是当时南宁一带农村最流行的丈母娘择婿标准。
60亩900万元,有这样一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沃柑致富案例做支撑,当地把一个柑橘品种推到超越房丶车的高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从2010的往后10年,国内柑橘界可谓活力四射。
先是砂糖橘丶温州蜜柑丶赣南脐橙和管溪蜜柚引领市场,随后不知火丶春见丶沃柑丶红美人丶伦晚丶中华红又相继走红。
除此之外,金秋砂糖橘丶大雅丶甘平丶晴姬丶明日见等品种也被炒的沸沸扬扬。
其中甘平刚面世的时候,因为稀少,被争相品尝的老板们炒到了100元1个。
这10年,也是华夏果业最繁荣的十年。
虽然最后都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过剩,但先驱者都挣了钱。
郭阳不至于强求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但也不会错过这场盛宴。
思考了一阵,周述说道:「在南宁建基地没问题,但苗圃最好还是在川省。」
「这我懂,黄龙病嘛。」郭阳笑了笑,好歹前世也种了好几年的柑橘。
周述说道:「那我没问题了,沃柑的苗木紧跟着就着手嫁接。」
郭阳沉吟道:「川省的果园也可以继续扩大,但下一个基地最好选在蓉城或者渝市附近,离市场更近一点。」
「老板,灵焰的面积扩大到多少合适?」
「这次大一点,有这3000亩当先锋,市场的销路也该打开了。」
灵焰就是种子商品培育出的柑橘品种,才定下的商品名,春见和红美人的进阶版。
和春见一样,在川省这种无极端低温丶寡日照的气候条件下才能达到最佳品质。
相当于天然带了护城河。
柑橘的情况都问了,郭阳也同样了解了下苹果基地的情况。
同样也是今年试挂果。
如果说柑橘未来10年是百家争鸣,活力四射,那苹果可能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点死气沉沉。
很多人厌倦了富士的甜和脆,同时还存在着产能过剩。
原因就是前两年苹果价格高,陕丶鲁丶宁丶吉丶冀丶晋丶甘等地又缺乏脱贫手段,于是都在疯狂种苹果。
尤其是文冠果夭折后,苹果产业就仿佛进入了『牛市』,面积涨涨涨!
不过,有嘉禾这个变数,也许苹果产业不会再那麽无趣。
…
「我们种子行业的同仁,和某些行政部门主管过多强调市场份额丶排名,国外企业的竞争,而忽略了产业自身对于国内农民所能够带来的利益丶实惠,对于生产效率提高所应当作出的贡献以及对于下游产业的责任。」
「叮咚…叮咚…」
郭阳瞄了一眼手机,暂时性的按了静音,回过头又继续给天禾的众人开会。
「种业作为一个产业,国内自身技术升级换代极其缓慢,与世界先进国家种业的技术水平依然存在差距。
即便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种子产业相比,在某些环节也有差距。
天禾作为国内种业事实上的龙头,现在不必纠结于市占率丶排名这些数据,
我们不是上市企业,没有那麽多的压力。
而是更应该利用现在的资金和市场优势,聚焦于技术的进步。
短期内,天禾在国内的市场增长来自于那些不起眼的角落。
一个蔬菜种子,可能总市场价值都只有几千万丶几百万,但利润是极可观的。
先正达就是靠着数之不尽的蔬菜和花卉品种,才能在种业立足。
天禾不仅要抓玉米丶大豆丶棉花丶水稻这样的大品种,小品种的市场价值也不能放过。
另外,就是出海……」
「叮咚…叮咚……」
电话声再次将郭阳打断,郭阳无奈看向瞿阳:「接下来的会议你组织下,会议纪要记得发我一份。」
「好。」瞿阳点了点头。
种业技术上,因为公司源源不断的推出优秀品种,所以他一直认为天禾的育种技术应该也达到了世界级。
没想到在老板看来,天禾的技术水平远达不到世界级。
郭阳也清楚原因,种子商店太强势了,掩盖了天禾的技术缺点,目前能真正认识到这点的也就他和毕强。
「你重点说下海外的市场发展,毕强说一下基因测序等前沿技术研发。」
再次强调了句,郭阳才走出会议室,接通电话。
「领导,我开会呢,火急火燎的什麽事啊!」
「有人想让文冠果项目紧急刹车。」秦立军的语气里明显很焦急,「省里让我先和你通气。」
「什麽意思?」郭阳心里有不好的预感。
秦立军说道:「可能会被叫停。」
郭阳心里心绪不断在翻滚,「为什麽?」
「有专家认为我们在瞎搞,文冠果产业根本不成熟,而陇省一上就是一千万亩。」
郭阳气笑了,「你知道的,一千万亩里,文冠果的种植面积只占了六百万亩,剩下的都是其它果树。」
「600万亩也不少了。」
秦立军沉吟道:「现在省里还在向上协调,也需要嘉禾准备好说辞。」
「我会的,怎麽可能说叫停就叫停,早去哪了。」
秦立军笑了笑,「问题不大,只要嘉禾不退,市里和省里都坚决站嘉禾。」
「嘉禾不可能退。」
不自觉的,郭阳就走到了天台,远眺之下,原来的戈壁已被满目翠绿所占据,即使是行间也布满了绿色。
「不种文冠果,那种什麽,总不能让农民改种苹果吧。」
「郭总,你真牛,我怀疑你在省里也安插了探子。」
郭阳讶然道:「还真让我猜对了?」
「嗯。」秦立军说道:「目前专家意见就是让庆阳和平凉发展苹果,这两地是苹果规划的优势区。」
郭阳戏谑道:「去年苹果销售萎靡,农民还愿意种苹果吗?」
「专家是这样说的。」
「专家说了的不算,农户才是土地的主人。」郭阳说道。
「那得你和专家对峙,看谁能说服领导。」秦立军说道:「你赶快准备一下,上面很快就会来人了。」
「我心里有数。」
和煦的春风吹在脸上,郭阳凝视着戈壁上的沙棘林。
「戈壁上我都把树种下去了,其它地方哪有种不下去之理。
再说了种苹果,这事情嘉禾也可以做啊!」
…
一群不速之客来到了酒泉。
「赤峰的文冠果能源林基本宣告失败了,陇省又何必再躺浑水呢!」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能源中心主任景海春上了车后,就忍不住向酒泉农林局的卢艺林说道:
「发展能源作物必须要有科技方面的基础积累,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
「是是是,景主任说得有道理。」
卢艺林连连点头,两人其实都是处级,只是别人是皇城脚下来的,又是技术权威,多少给点面子。
「河西这边地广人稀。」卢艺林理了理袖子,「其实10个地级市平均也就60万亩文冠果,也能承受。」
能源中心一共来了两人,除了景海春,还有主任助理刘公社,
「你们有技术积累吗?」
「嘉禾在这方面挺强的。」卢艺林说道:「据说是文冠果新品种,它们很有信心。」
「企业的话也能信?」
刘公社冷笑了一声,「企业接过去,是为了要国家补贴,没有补贴他才不搞呢。
一个是效益不行,另外就是没有科技支撑他搞不出来。
什麽都不清楚,瞎弄行吗?
最后又是一地鸡毛。」
不知怎的,卢艺林突然就很不爽,嘉禾是什麽样的企业他还能不清楚啊。
「嘉禾技术实力不用质疑,至于补贴,国家这点资金它也压根看不上。」
刘公社并不相信这种说辞。
他们植物能源中心是干什麽的,就是专门研究能源作物的。
前两年石油价格的高企,全球掀起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高潮。
麻疯树丶文冠果丶黄连木丶甜高粱丶木薯等植物也就进入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范围。
但目前国内只有一些小规模的示范性实验,远没到产业化水平。
陇省这样大快急上,在刘公社看来,多半是企业联合地方,想套取产业资金。
眼前这人如此维护嘉禾,说不定也从中得了好处。
刘公社轻笑了下,说道:「行了,技术行不行,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得看实际效果。」
「好啊。」
卢艺林一点不虚,他也察觉了,从中作梗的多半就是刘公社。
但也不能妄下结论,也许这就是个马前卒呢。
一旁,少有说话的景海春突然摇下了车窗,一脸讶然。
「卢局,这就是嘉禾在戈壁上的沙棘和红麻林吗?」
卢艺林坐直了身体,笑道:「没错。」
「这已经不是戈壁滩了吧。」
「但市民和嘉禾都习惯了称之为戈壁,名字和现实的对比,才能让后人铭记这里原来的模样。」
(本章完)
天禾作为国内种业事实上的龙头,现在不必纠结于市占率丶排名这些数据,
我们不是上市企业,没有那麽多的压力。
而是更应该利用现在的资金和市场优势,聚焦于技术的进步。
短期内,天禾在国内的市场增长来自于那些不起眼的角落。
一个蔬菜种子,可能总市场价值都只有几千万丶几百万,但利润是极可观的。
先正达就是靠着数之不尽的蔬菜和花卉品种,才能在种业立足。
天禾不仅要抓玉米丶大豆丶棉花丶水稻这样的大品种,小品种的市场价值也不能放过。
另外,就是出海……」
「叮咚…叮咚……」
电话声再次将郭阳打断,郭阳无奈看向瞿阳:「接下来的会议你组织下,会议纪要记得发我一份。」
「好。」瞿阳点了点头。
种业技术上,因为公司源源不断的推出优秀品种,所以他一直认为天禾的育种技术应该也达到了世界级。
没想到在老板看来,天禾的技术水平远达不到世界级。
郭阳也清楚原因,种子商店太强势了,掩盖了天禾的技术缺点,目前能真正认识到这点的也就他和毕强。
「你重点说下海外的市场发展,毕强说一下基因测序等前沿技术研发。」
再次强调了句,郭阳才走出会议室,接通电话。
「领导,我开会呢,火急火燎的什麽事啊!」
「有人想让文冠果项目紧急刹车。」秦立军的语气里明显很焦急,「省里让我先和你通气。」
「什麽意思?」郭阳心里有不好的预感。
秦立军说道:「可能会被叫停。」
郭阳心里心绪不断在翻滚,「为什麽?」
「有专家认为我们在瞎搞,文冠果产业根本不成熟,而陇省一上就是一千万亩。」
郭阳气笑了,「你知道的,一千万亩里,文冠果的种植面积只占了六百万亩,剩下的都是其它果树。」
「600万亩也不少了。」
秦立军沉吟道:「现在省里还在向上协调,也需要嘉禾准备好说辞。」
「我会的,怎麽可能说叫停就叫停,早去哪了。」
秦立军笑了笑,「问题不大,只要嘉禾不退,市里和省里都坚决站嘉禾。」
「嘉禾不可能退。」
不自觉的,郭阳就走到了天台,远眺之下,原来的戈壁已被满目翠绿所占据,即使是行间也布满了绿色。
「不种文冠果,那种什麽,总不能让农民改种苹果吧。」
「郭总,你真牛,我怀疑你在省里也安插了探子。」
郭阳讶然道:「还真让我猜对了?」
「嗯。」秦立军说道:「目前专家意见就是让庆阳和平凉发展苹果,这两地是苹果规划的优势区。」
郭阳戏谑道:「去年苹果销售萎靡,农民还愿意种苹果吗?」
「专家是这样说的。」
「专家说了的不算,农户才是土地的主人。」郭阳说道。
「那得你和专家对峙,看谁能说服领导。」秦立军说道:「你赶快准备一下,上面很快就会来人了。」
「我心里有数。」
和煦的春风吹在脸上,郭阳凝视着戈壁上的沙棘林。
「戈壁上我都把树种下去了,其它地方哪有种不下去之理。
再说了种苹果,这事情嘉禾也可以做啊!」
…
一群不速之客来到了酒泉。
「赤峰的文冠果能源林基本宣告失败了,陇省又何必再躺浑水呢!」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能源中心主任景海春上了车后,就忍不住向酒泉农林局的卢艺林说道:
「发展能源作物必须要有科技方面的基础积累,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
「是是是,景主任说得有道理。」
卢艺林连连点头,两人其实都是处级,只是别人是皇城脚下来的,又是技术权威,多少给点面子。
「河西这边地广人稀。」卢艺林理了理袖子,「其实10个地级市平均也就60万亩文冠果,也能承受。」
能源中心一共来了两人,除了景海春,还有主任助理刘公社,
「你们有技术积累吗?」
「嘉禾在这方面挺强的。」卢艺林说道:「据说是文冠果新品种,它们很有信心。」
「企业的话也能信?」
刘公社冷笑了一声,「企业接过去,是为了要国家补贴,没有补贴他才不搞呢。
一个是效益不行,另外就是没有科技支撑他搞不出来。
什麽都不清楚,瞎弄行吗?
最后又是一地鸡毛。」
不知怎的,卢艺林突然就很不爽,嘉禾是什麽样的企业他还能不清楚啊。
「嘉禾技术实力不用质疑,至于补贴,国家这点资金它也压根看不上。」
刘公社并不相信这种说辞。
他们植物能源中心是干什麽的,就是专门研究能源作物的。
前两年石油价格的高企,全球掀起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高潮。
麻疯树丶文冠果丶黄连木丶甜高粱丶木薯等植物也就进入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范围。
但目前国内只有一些小规模的示范性实验,远没到产业化水平。
陇省这样大快急上,在刘公社看来,多半是企业联合地方,想套取产业资金。
眼前这人如此维护嘉禾,说不定也从中得了好处。
刘公社轻笑了下,说道:「行了,技术行不行,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得看实际效果。」
「好啊。」
卢艺林一点不虚,他也察觉了,从中作梗的多半就是刘公社。
但也不能妄下结论,也许这就是个马前卒呢。
一旁,少有说话的景海春突然摇下了车窗,一脸讶然。
「卢局,这就是嘉禾在戈壁上的沙棘和红麻林吗?」
卢艺林坐直了身体,笑道:「没错。」
「这已经不是戈壁滩了吧。」
「但市民和嘉禾都习惯了称之为戈壁,名字和现实的对比,才能让后人铭记这里原来的模样。」
(本章完)
天禾作为国内种业事实上的龙头,现在不必纠结于市占率丶排名这些数据,
我们不是上市企业,没有那麽多的压力。
而是更应该利用现在的资金和市场优势,聚焦于技术的进步。
短期内,天禾在国内的市场增长来自于那些不起眼的角落。
一个蔬菜种子,可能总市场价值都只有几千万丶几百万,但利润是极可观的。
先正达就是靠着数之不尽的蔬菜和花卉品种,才能在种业立足。
天禾不仅要抓玉米丶大豆丶棉花丶水稻这样的大品种,小品种的市场价值也不能放过。
另外,就是出海……」
「叮咚…叮咚……」
电话声再次将郭阳打断,郭阳无奈看向瞿阳:「接下来的会议你组织下,会议纪要记得发我一份。」
「好。」瞿阳点了点头。
种业技术上,因为公司源源不断的推出优秀品种,所以他一直认为天禾的育种技术应该也达到了世界级。
没想到在老板看来,天禾的技术水平远达不到世界级。
郭阳也清楚原因,种子商店太强势了,掩盖了天禾的技术缺点,目前能真正认识到这点的也就他和毕强。
「你重点说下海外的市场发展,毕强说一下基因测序等前沿技术研发。」
再次强调了句,郭阳才走出会议室,接通电话。
「领导,我开会呢,火急火燎的什麽事啊!」
「有人想让文冠果项目紧急刹车。」秦立军的语气里明显很焦急,「省里让我先和你通气。」
「什麽意思?」郭阳心里有不好的预感。
秦立军说道:「可能会被叫停。」
郭阳心里心绪不断在翻滚,「为什麽?」
「有专家认为我们在瞎搞,文冠果产业根本不成熟,而陇省一上就是一千万亩。」
郭阳气笑了,「你知道的,一千万亩里,文冠果的种植面积只占了六百万亩,剩下的都是其它果树。」
「600万亩也不少了。」
秦立军沉吟道:「现在省里还在向上协调,也需要嘉禾准备好说辞。」
「我会的,怎麽可能说叫停就叫停,早去哪了。」
秦立军笑了笑,「问题不大,只要嘉禾不退,市里和省里都坚决站嘉禾。」
「嘉禾不可能退。」
不自觉的,郭阳就走到了天台,远眺之下,原来的戈壁已被满目翠绿所占据,即使是行间也布满了绿色。
「不种文冠果,那种什麽,总不能让农民改种苹果吧。」
「郭总,你真牛,我怀疑你在省里也安插了探子。」
郭阳讶然道:「还真让我猜对了?」
「嗯。」秦立军说道:「目前专家意见就是让庆阳和平凉发展苹果,这两地是苹果规划的优势区。」
郭阳戏谑道:「去年苹果销售萎靡,农民还愿意种苹果吗?」
「专家是这样说的。」
「专家说了的不算,农户才是土地的主人。」郭阳说道。
「那得你和专家对峙,看谁能说服领导。」秦立军说道:「你赶快准备一下,上面很快就会来人了。」
「我心里有数。」
和煦的春风吹在脸上,郭阳凝视着戈壁上的沙棘林。
「戈壁上我都把树种下去了,其它地方哪有种不下去之理。
再说了种苹果,这事情嘉禾也可以做啊!」
…
一群不速之客来到了酒泉。
「赤峰的文冠果能源林基本宣告失败了,陇省又何必再躺浑水呢!」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能源中心主任景海春上了车后,就忍不住向酒泉农林局的卢艺林说道:
「发展能源作物必须要有科技方面的基础积累,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
「是是是,景主任说得有道理。」
卢艺林连连点头,两人其实都是处级,只是别人是皇城脚下来的,又是技术权威,多少给点面子。
「河西这边地广人稀。」卢艺林理了理袖子,「其实10个地级市平均也就60万亩文冠果,也能承受。」
能源中心一共来了两人,除了景海春,还有主任助理刘公社,
「你们有技术积累吗?」
「嘉禾在这方面挺强的。」卢艺林说道:「据说是文冠果新品种,它们很有信心。」
「企业的话也能信?」
刘公社冷笑了一声,「企业接过去,是为了要国家补贴,没有补贴他才不搞呢。
一个是效益不行,另外就是没有科技支撑他搞不出来。
什麽都不清楚,瞎弄行吗?
最后又是一地鸡毛。」
不知怎的,卢艺林突然就很不爽,嘉禾是什麽样的企业他还能不清楚啊。
「嘉禾技术实力不用质疑,至于补贴,国家这点资金它也压根看不上。」
刘公社并不相信这种说辞。
他们植物能源中心是干什麽的,就是专门研究能源作物的。
前两年石油价格的高企,全球掀起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高潮。
麻疯树丶文冠果丶黄连木丶甜高粱丶木薯等植物也就进入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范围。
但目前国内只有一些小规模的示范性实验,远没到产业化水平。
陇省这样大快急上,在刘公社看来,多半是企业联合地方,想套取产业资金。
眼前这人如此维护嘉禾,说不定也从中得了好处。
刘公社轻笑了下,说道:「行了,技术行不行,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得看实际效果。」
「好啊。」
卢艺林一点不虚,他也察觉了,从中作梗的多半就是刘公社。
但也不能妄下结论,也许这就是个马前卒呢。
一旁,少有说话的景海春突然摇下了车窗,一脸讶然。
「卢局,这就是嘉禾在戈壁上的沙棘和红麻林吗?」
卢艺林坐直了身体,笑道:「没错。」
「这已经不是戈壁滩了吧。」
「但市民和嘉禾都习惯了称之为戈壁,名字和现实的对比,才能让后人铭记这里原来的模样。」
(本章完)
天禾作为国内种业事实上的龙头,现在不必纠结于市占率丶排名这些数据,
我们不是上市企业,没有那麽多的压力。
而是更应该利用现在的资金和市场优势,聚焦于技术的进步。
短期内,天禾在国内的市场增长来自于那些不起眼的角落。
一个蔬菜种子,可能总市场价值都只有几千万丶几百万,但利润是极可观的。
先正达就是靠着数之不尽的蔬菜和花卉品种,才能在种业立足。
天禾不仅要抓玉米丶大豆丶棉花丶水稻这样的大品种,小品种的市场价值也不能放过。
另外,就是出海……」
「叮咚…叮咚……」
电话声再次将郭阳打断,郭阳无奈看向瞿阳:「接下来的会议你组织下,会议纪要记得发我一份。」
「好。」瞿阳点了点头。
种业技术上,因为公司源源不断的推出优秀品种,所以他一直认为天禾的育种技术应该也达到了世界级。
没想到在老板看来,天禾的技术水平远达不到世界级。
郭阳也清楚原因,种子商店太强势了,掩盖了天禾的技术缺点,目前能真正认识到这点的也就他和毕强。
「你重点说下海外的市场发展,毕强说一下基因测序等前沿技术研发。」
再次强调了句,郭阳才走出会议室,接通电话。
「领导,我开会呢,火急火燎的什麽事啊!」
「有人想让文冠果项目紧急刹车。」秦立军的语气里明显很焦急,「省里让我先和你通气。」
「什麽意思?」郭阳心里有不好的预感。
秦立军说道:「可能会被叫停。」
郭阳心里心绪不断在翻滚,「为什麽?」
「有专家认为我们在瞎搞,文冠果产业根本不成熟,而陇省一上就是一千万亩。」
郭阳气笑了,「你知道的,一千万亩里,文冠果的种植面积只占了六百万亩,剩下的都是其它果树。」
「600万亩也不少了。」
秦立军沉吟道:「现在省里还在向上协调,也需要嘉禾准备好说辞。」
「我会的,怎麽可能说叫停就叫停,早去哪了。」
秦立军笑了笑,「问题不大,只要嘉禾不退,市里和省里都坚决站嘉禾。」
「嘉禾不可能退。」
不自觉的,郭阳就走到了天台,远眺之下,原来的戈壁已被满目翠绿所占据,即使是行间也布满了绿色。
「不种文冠果,那种什麽,总不能让农民改种苹果吧。」
「郭总,你真牛,我怀疑你在省里也安插了探子。」
郭阳讶然道:「还真让我猜对了?」
「嗯。」秦立军说道:「目前专家意见就是让庆阳和平凉发展苹果,这两地是苹果规划的优势区。」
郭阳戏谑道:「去年苹果销售萎靡,农民还愿意种苹果吗?」
「专家是这样说的。」
「专家说了的不算,农户才是土地的主人。」郭阳说道。
「那得你和专家对峙,看谁能说服领导。」秦立军说道:「你赶快准备一下,上面很快就会来人了。」
「我心里有数。」
和煦的春风吹在脸上,郭阳凝视着戈壁上的沙棘林。
「戈壁上我都把树种下去了,其它地方哪有种不下去之理。
再说了种苹果,这事情嘉禾也可以做啊!」
…
一群不速之客来到了酒泉。
「赤峰的文冠果能源林基本宣告失败了,陇省又何必再躺浑水呢!」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能源中心主任景海春上了车后,就忍不住向酒泉农林局的卢艺林说道:
「发展能源作物必须要有科技方面的基础积累,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
「是是是,景主任说得有道理。」
卢艺林连连点头,两人其实都是处级,只是别人是皇城脚下来的,又是技术权威,多少给点面子。
「河西这边地广人稀。」卢艺林理了理袖子,「其实10个地级市平均也就60万亩文冠果,也能承受。」
能源中心一共来了两人,除了景海春,还有主任助理刘公社,
「你们有技术积累吗?」
「嘉禾在这方面挺强的。」卢艺林说道:「据说是文冠果新品种,它们很有信心。」
「企业的话也能信?」
刘公社冷笑了一声,「企业接过去,是为了要国家补贴,没有补贴他才不搞呢。
一个是效益不行,另外就是没有科技支撑他搞不出来。
什麽都不清楚,瞎弄行吗?
最后又是一地鸡毛。」
不知怎的,卢艺林突然就很不爽,嘉禾是什麽样的企业他还能不清楚啊。
「嘉禾技术实力不用质疑,至于补贴,国家这点资金它也压根看不上。」
刘公社并不相信这种说辞。
他们植物能源中心是干什麽的,就是专门研究能源作物的。
前两年石油价格的高企,全球掀起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高潮。
麻疯树丶文冠果丶黄连木丶甜高粱丶木薯等植物也就进入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范围。
但目前国内只有一些小规模的示范性实验,远没到产业化水平。
陇省这样大快急上,在刘公社看来,多半是企业联合地方,想套取产业资金。
眼前这人如此维护嘉禾,说不定也从中得了好处。
刘公社轻笑了下,说道:「行了,技术行不行,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得看实际效果。」
「好啊。」
卢艺林一点不虚,他也察觉了,从中作梗的多半就是刘公社。
但也不能妄下结论,也许这就是个马前卒呢。
一旁,少有说话的景海春突然摇下了车窗,一脸讶然。
「卢局,这就是嘉禾在戈壁上的沙棘和红麻林吗?」
卢艺林坐直了身体,笑道:「没错。」
「这已经不是戈壁滩了吧。」
「但市民和嘉禾都习惯了称之为戈壁,名字和现实的对比,才能让后人铭记这里原来的模样。」
(本章完)
天禾作为国内种业事实上的龙头,现在不必纠结于市占率丶排名这些数据,
我们不是上市企业,没有那麽多的压力。
而是更应该利用现在的资金和市场优势,聚焦于技术的进步。
短期内,天禾在国内的市场增长来自于那些不起眼的角落。
一个蔬菜种子,可能总市场价值都只有几千万丶几百万,但利润是极可观的。
先正达就是靠着数之不尽的蔬菜和花卉品种,才能在种业立足。
天禾不仅要抓玉米丶大豆丶棉花丶水稻这样的大品种,小品种的市场价值也不能放过。
另外,就是出海……」
「叮咚…叮咚……」
电话声再次将郭阳打断,郭阳无奈看向瞿阳:「接下来的会议你组织下,会议纪要记得发我一份。」
「好。」瞿阳点了点头。
种业技术上,因为公司源源不断的推出优秀品种,所以他一直认为天禾的育种技术应该也达到了世界级。
没想到在老板看来,天禾的技术水平远达不到世界级。
郭阳也清楚原因,种子商店太强势了,掩盖了天禾的技术缺点,目前能真正认识到这点的也就他和毕强。
「你重点说下海外的市场发展,毕强说一下基因测序等前沿技术研发。」
再次强调了句,郭阳才走出会议室,接通电话。
「领导,我开会呢,火急火燎的什麽事啊!」
「有人想让文冠果项目紧急刹车。」秦立军的语气里明显很焦急,「省里让我先和你通气。」
「什麽意思?」郭阳心里有不好的预感。
秦立军说道:「可能会被叫停。」
郭阳心里心绪不断在翻滚,「为什麽?」
「有专家认为我们在瞎搞,文冠果产业根本不成熟,而陇省一上就是一千万亩。」
郭阳气笑了,「你知道的,一千万亩里,文冠果的种植面积只占了六百万亩,剩下的都是其它果树。」
「600万亩也不少了。」
秦立军沉吟道:「现在省里还在向上协调,也需要嘉禾准备好说辞。」
「我会的,怎麽可能说叫停就叫停,早去哪了。」
秦立军笑了笑,「问题不大,只要嘉禾不退,市里和省里都坚决站嘉禾。」
「嘉禾不可能退。」
不自觉的,郭阳就走到了天台,远眺之下,原来的戈壁已被满目翠绿所占据,即使是行间也布满了绿色。
「不种文冠果,那种什麽,总不能让农民改种苹果吧。」
「郭总,你真牛,我怀疑你在省里也安插了探子。」
郭阳讶然道:「还真让我猜对了?」
「嗯。」秦立军说道:「目前专家意见就是让庆阳和平凉发展苹果,这两地是苹果规划的优势区。」
郭阳戏谑道:「去年苹果销售萎靡,农民还愿意种苹果吗?」
「专家是这样说的。」
「专家说了的不算,农户才是土地的主人。」郭阳说道。
「那得你和专家对峙,看谁能说服领导。」秦立军说道:「你赶快准备一下,上面很快就会来人了。」
「我心里有数。」
和煦的春风吹在脸上,郭阳凝视着戈壁上的沙棘林。
「戈壁上我都把树种下去了,其它地方哪有种不下去之理。
再说了种苹果,这事情嘉禾也可以做啊!」
…
一群不速之客来到了酒泉。
「赤峰的文冠果能源林基本宣告失败了,陇省又何必再躺浑水呢!」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能源中心主任景海春上了车后,就忍不住向酒泉农林局的卢艺林说道:
「发展能源作物必须要有科技方面的基础积累,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
「是是是,景主任说得有道理。」
卢艺林连连点头,两人其实都是处级,只是别人是皇城脚下来的,又是技术权威,多少给点面子。
「河西这边地广人稀。」卢艺林理了理袖子,「其实10个地级市平均也就60万亩文冠果,也能承受。」
能源中心一共来了两人,除了景海春,还有主任助理刘公社,
「你们有技术积累吗?」
「嘉禾在这方面挺强的。」卢艺林说道:「据说是文冠果新品种,它们很有信心。」
「企业的话也能信?」
刘公社冷笑了一声,「企业接过去,是为了要国家补贴,没有补贴他才不搞呢。
一个是效益不行,另外就是没有科技支撑他搞不出来。
什麽都不清楚,瞎弄行吗?
最后又是一地鸡毛。」
不知怎的,卢艺林突然就很不爽,嘉禾是什麽样的企业他还能不清楚啊。
「嘉禾技术实力不用质疑,至于补贴,国家这点资金它也压根看不上。」
刘公社并不相信这种说辞。
他们植物能源中心是干什麽的,就是专门研究能源作物的。
前两年石油价格的高企,全球掀起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高潮。
麻疯树丶文冠果丶黄连木丶甜高粱丶木薯等植物也就进入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范围。
但目前国内只有一些小规模的示范性实验,远没到产业化水平。
陇省这样大快急上,在刘公社看来,多半是企业联合地方,想套取产业资金。
眼前这人如此维护嘉禾,说不定也从中得了好处。
刘公社轻笑了下,说道:「行了,技术行不行,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得看实际效果。」
「好啊。」
卢艺林一点不虚,他也察觉了,从中作梗的多半就是刘公社。
但也不能妄下结论,也许这就是个马前卒呢。
一旁,少有说话的景海春突然摇下了车窗,一脸讶然。
「卢局,这就是嘉禾在戈壁上的沙棘和红麻林吗?」
卢艺林坐直了身体,笑道:「没错。」
「这已经不是戈壁滩了吧。」
「但市民和嘉禾都习惯了称之为戈壁,名字和现实的对比,才能让后人铭记这里原来的模样。」
(本章完)
天禾作为国内种业事实上的龙头,现在不必纠结于市占率丶排名这些数据,
我们不是上市企业,没有那麽多的压力。
而是更应该利用现在的资金和市场优势,聚焦于技术的进步。
短期内,天禾在国内的市场增长来自于那些不起眼的角落。
一个蔬菜种子,可能总市场价值都只有几千万丶几百万,但利润是极可观的。
先正达就是靠着数之不尽的蔬菜和花卉品种,才能在种业立足。
天禾不仅要抓玉米丶大豆丶棉花丶水稻这样的大品种,小品种的市场价值也不能放过。
另外,就是出海……」
「叮咚…叮咚……」
电话声再次将郭阳打断,郭阳无奈看向瞿阳:「接下来的会议你组织下,会议纪要记得发我一份。」
「好。」瞿阳点了点头。
种业技术上,因为公司源源不断的推出优秀品种,所以他一直认为天禾的育种技术应该也达到了世界级。
没想到在老板看来,天禾的技术水平远达不到世界级。
郭阳也清楚原因,种子商店太强势了,掩盖了天禾的技术缺点,目前能真正认识到这点的也就他和毕强。
「你重点说下海外的市场发展,毕强说一下基因测序等前沿技术研发。」
再次强调了句,郭阳才走出会议室,接通电话。
「领导,我开会呢,火急火燎的什麽事啊!」
「有人想让文冠果项目紧急刹车。」秦立军的语气里明显很焦急,「省里让我先和你通气。」
「什麽意思?」郭阳心里有不好的预感。
秦立军说道:「可能会被叫停。」
郭阳心里心绪不断在翻滚,「为什麽?」
「有专家认为我们在瞎搞,文冠果产业根本不成熟,而陇省一上就是一千万亩。」
郭阳气笑了,「你知道的,一千万亩里,文冠果的种植面积只占了六百万亩,剩下的都是其它果树。」
「600万亩也不少了。」
秦立军沉吟道:「现在省里还在向上协调,也需要嘉禾准备好说辞。」
「我会的,怎麽可能说叫停就叫停,早去哪了。」
秦立军笑了笑,「问题不大,只要嘉禾不退,市里和省里都坚决站嘉禾。」
「嘉禾不可能退。」
不自觉的,郭阳就走到了天台,远眺之下,原来的戈壁已被满目翠绿所占据,即使是行间也布满了绿色。
「不种文冠果,那种什麽,总不能让农民改种苹果吧。」
「郭总,你真牛,我怀疑你在省里也安插了探子。」
郭阳讶然道:「还真让我猜对了?」
「嗯。」秦立军说道:「目前专家意见就是让庆阳和平凉发展苹果,这两地是苹果规划的优势区。」
郭阳戏谑道:「去年苹果销售萎靡,农民还愿意种苹果吗?」
「专家是这样说的。」
「专家说了的不算,农户才是土地的主人。」郭阳说道。
「那得你和专家对峙,看谁能说服领导。」秦立军说道:「你赶快准备一下,上面很快就会来人了。」
「我心里有数。」
和煦的春风吹在脸上,郭阳凝视着戈壁上的沙棘林。
「戈壁上我都把树种下去了,其它地方哪有种不下去之理。
再说了种苹果,这事情嘉禾也可以做啊!」
…
一群不速之客来到了酒泉。
「赤峰的文冠果能源林基本宣告失败了,陇省又何必再躺浑水呢!」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能源中心主任景海春上了车后,就忍不住向酒泉农林局的卢艺林说道:
「发展能源作物必须要有科技方面的基础积累,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
「是是是,景主任说得有道理。」
卢艺林连连点头,两人其实都是处级,只是别人是皇城脚下来的,又是技术权威,多少给点面子。
「河西这边地广人稀。」卢艺林理了理袖子,「其实10个地级市平均也就60万亩文冠果,也能承受。」
能源中心一共来了两人,除了景海春,还有主任助理刘公社,
「你们有技术积累吗?」
「嘉禾在这方面挺强的。」卢艺林说道:「据说是文冠果新品种,它们很有信心。」
「企业的话也能信?」
刘公社冷笑了一声,「企业接过去,是为了要国家补贴,没有补贴他才不搞呢。
一个是效益不行,另外就是没有科技支撑他搞不出来。
什麽都不清楚,瞎弄行吗?
最后又是一地鸡毛。」
不知怎的,卢艺林突然就很不爽,嘉禾是什麽样的企业他还能不清楚啊。
「嘉禾技术实力不用质疑,至于补贴,国家这点资金它也压根看不上。」
刘公社并不相信这种说辞。
他们植物能源中心是干什麽的,就是专门研究能源作物的。
前两年石油价格的高企,全球掀起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高潮。
麻疯树丶文冠果丶黄连木丶甜高粱丶木薯等植物也就进入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范围。
但目前国内只有一些小规模的示范性实验,远没到产业化水平。
陇省这样大快急上,在刘公社看来,多半是企业联合地方,想套取产业资金。
眼前这人如此维护嘉禾,说不定也从中得了好处。
刘公社轻笑了下,说道:「行了,技术行不行,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得看实际效果。」
「好啊。」
卢艺林一点不虚,他也察觉了,从中作梗的多半就是刘公社。
但也不能妄下结论,也许这就是个马前卒呢。
一旁,少有说话的景海春突然摇下了车窗,一脸讶然。
「卢局,这就是嘉禾在戈壁上的沙棘和红麻林吗?」
卢艺林坐直了身体,笑道:「没错。」
「这已经不是戈壁滩了吧。」
「但市民和嘉禾都习惯了称之为戈壁,名字和现实的对比,才能让后人铭记这里原来的模样。」
(本章完)
天禾作为国内种业事实上的龙头,现在不必纠结于市占率丶排名这些数据,
我们不是上市企业,没有那麽多的压力。
而是更应该利用现在的资金和市场优势,聚焦于技术的进步。
短期内,天禾在国内的市场增长来自于那些不起眼的角落。
一个蔬菜种子,可能总市场价值都只有几千万丶几百万,但利润是极可观的。
先正达就是靠着数之不尽的蔬菜和花卉品种,才能在种业立足。
天禾不仅要抓玉米丶大豆丶棉花丶水稻这样的大品种,小品种的市场价值也不能放过。
另外,就是出海……」
「叮咚…叮咚……」
电话声再次将郭阳打断,郭阳无奈看向瞿阳:「接下来的会议你组织下,会议纪要记得发我一份。」
「好。」瞿阳点了点头。
种业技术上,因为公司源源不断的推出优秀品种,所以他一直认为天禾的育种技术应该也达到了世界级。
没想到在老板看来,天禾的技术水平远达不到世界级。
郭阳也清楚原因,种子商店太强势了,掩盖了天禾的技术缺点,目前能真正认识到这点的也就他和毕强。
「你重点说下海外的市场发展,毕强说一下基因测序等前沿技术研发。」
再次强调了句,郭阳才走出会议室,接通电话。
「领导,我开会呢,火急火燎的什麽事啊!」
「有人想让文冠果项目紧急刹车。」秦立军的语气里明显很焦急,「省里让我先和你通气。」
「什麽意思?」郭阳心里有不好的预感。
秦立军说道:「可能会被叫停。」
郭阳心里心绪不断在翻滚,「为什麽?」
「有专家认为我们在瞎搞,文冠果产业根本不成熟,而陇省一上就是一千万亩。」
郭阳气笑了,「你知道的,一千万亩里,文冠果的种植面积只占了六百万亩,剩下的都是其它果树。」
「600万亩也不少了。」
秦立军沉吟道:「现在省里还在向上协调,也需要嘉禾准备好说辞。」
「我会的,怎麽可能说叫停就叫停,早去哪了。」
秦立军笑了笑,「问题不大,只要嘉禾不退,市里和省里都坚决站嘉禾。」
「嘉禾不可能退。」
不自觉的,郭阳就走到了天台,远眺之下,原来的戈壁已被满目翠绿所占据,即使是行间也布满了绿色。
「不种文冠果,那种什麽,总不能让农民改种苹果吧。」
「郭总,你真牛,我怀疑你在省里也安插了探子。」
郭阳讶然道:「还真让我猜对了?」
「嗯。」秦立军说道:「目前专家意见就是让庆阳和平凉发展苹果,这两地是苹果规划的优势区。」
郭阳戏谑道:「去年苹果销售萎靡,农民还愿意种苹果吗?」
「专家是这样说的。」
「专家说了的不算,农户才是土地的主人。」郭阳说道。
「那得你和专家对峙,看谁能说服领导。」秦立军说道:「你赶快准备一下,上面很快就会来人了。」
「我心里有数。」
和煦的春风吹在脸上,郭阳凝视着戈壁上的沙棘林。
「戈壁上我都把树种下去了,其它地方哪有种不下去之理。
再说了种苹果,这事情嘉禾也可以做啊!」
…
一群不速之客来到了酒泉。
「赤峰的文冠果能源林基本宣告失败了,陇省又何必再躺浑水呢!」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能源中心主任景海春上了车后,就忍不住向酒泉农林局的卢艺林说道:
「发展能源作物必须要有科技方面的基础积累,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
「是是是,景主任说得有道理。」
卢艺林连连点头,两人其实都是处级,只是别人是皇城脚下来的,又是技术权威,多少给点面子。
「河西这边地广人稀。」卢艺林理了理袖子,「其实10个地级市平均也就60万亩文冠果,也能承受。」
能源中心一共来了两人,除了景海春,还有主任助理刘公社,
「你们有技术积累吗?」
「嘉禾在这方面挺强的。」卢艺林说道:「据说是文冠果新品种,它们很有信心。」
「企业的话也能信?」
刘公社冷笑了一声,「企业接过去,是为了要国家补贴,没有补贴他才不搞呢。
一个是效益不行,另外就是没有科技支撑他搞不出来。
什麽都不清楚,瞎弄行吗?
最后又是一地鸡毛。」
不知怎的,卢艺林突然就很不爽,嘉禾是什麽样的企业他还能不清楚啊。
「嘉禾技术实力不用质疑,至于补贴,国家这点资金它也压根看不上。」
刘公社并不相信这种说辞。
他们植物能源中心是干什麽的,就是专门研究能源作物的。
前两年石油价格的高企,全球掀起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高潮。
麻疯树丶文冠果丶黄连木丶甜高粱丶木薯等植物也就进入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范围。
但目前国内只有一些小规模的示范性实验,远没到产业化水平。
陇省这样大快急上,在刘公社看来,多半是企业联合地方,想套取产业资金。
眼前这人如此维护嘉禾,说不定也从中得了好处。
刘公社轻笑了下,说道:「行了,技术行不行,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得看实际效果。」
「好啊。」
卢艺林一点不虚,他也察觉了,从中作梗的多半就是刘公社。
但也不能妄下结论,也许这就是个马前卒呢。
一旁,少有说话的景海春突然摇下了车窗,一脸讶然。
「卢局,这就是嘉禾在戈壁上的沙棘和红麻林吗?」
卢艺林坐直了身体,笑道:「没错。」
「这已经不是戈壁滩了吧。」
「但市民和嘉禾都习惯了称之为戈壁,名字和现实的对比,才能让后人铭记这里原来的模样。」
(本章完)
天禾作为国内种业事实上的龙头,现在不必纠结于市占率丶排名这些数据,
我们不是上市企业,没有那麽多的压力。
而是更应该利用现在的资金和市场优势,聚焦于技术的进步。
短期内,天禾在国内的市场增长来自于那些不起眼的角落。
一个蔬菜种子,可能总市场价值都只有几千万丶几百万,但利润是极可观的。
先正达就是靠着数之不尽的蔬菜和花卉品种,才能在种业立足。
天禾不仅要抓玉米丶大豆丶棉花丶水稻这样的大品种,小品种的市场价值也不能放过。
另外,就是出海……」
「叮咚…叮咚……」
电话声再次将郭阳打断,郭阳无奈看向瞿阳:「接下来的会议你组织下,会议纪要记得发我一份。」
「好。」瞿阳点了点头。
种业技术上,因为公司源源不断的推出优秀品种,所以他一直认为天禾的育种技术应该也达到了世界级。
没想到在老板看来,天禾的技术水平远达不到世界级。
郭阳也清楚原因,种子商店太强势了,掩盖了天禾的技术缺点,目前能真正认识到这点的也就他和毕强。
「你重点说下海外的市场发展,毕强说一下基因测序等前沿技术研发。」
再次强调了句,郭阳才走出会议室,接通电话。
「领导,我开会呢,火急火燎的什麽事啊!」
「有人想让文冠果项目紧急刹车。」秦立军的语气里明显很焦急,「省里让我先和你通气。」
「什麽意思?」郭阳心里有不好的预感。
秦立军说道:「可能会被叫停。」
郭阳心里心绪不断在翻滚,「为什麽?」
「有专家认为我们在瞎搞,文冠果产业根本不成熟,而陇省一上就是一千万亩。」
郭阳气笑了,「你知道的,一千万亩里,文冠果的种植面积只占了六百万亩,剩下的都是其它果树。」
「600万亩也不少了。」
秦立军沉吟道:「现在省里还在向上协调,也需要嘉禾准备好说辞。」
「我会的,怎麽可能说叫停就叫停,早去哪了。」
秦立军笑了笑,「问题不大,只要嘉禾不退,市里和省里都坚决站嘉禾。」
「嘉禾不可能退。」
不自觉的,郭阳就走到了天台,远眺之下,原来的戈壁已被满目翠绿所占据,即使是行间也布满了绿色。
「不种文冠果,那种什麽,总不能让农民改种苹果吧。」
「郭总,你真牛,我怀疑你在省里也安插了探子。」
郭阳讶然道:「还真让我猜对了?」
「嗯。」秦立军说道:「目前专家意见就是让庆阳和平凉发展苹果,这两地是苹果规划的优势区。」
郭阳戏谑道:「去年苹果销售萎靡,农民还愿意种苹果吗?」
「专家是这样说的。」
「专家说了的不算,农户才是土地的主人。」郭阳说道。
「那得你和专家对峙,看谁能说服领导。」秦立军说道:「你赶快准备一下,上面很快就会来人了。」
「我心里有数。」
和煦的春风吹在脸上,郭阳凝视着戈壁上的沙棘林。
「戈壁上我都把树种下去了,其它地方哪有种不下去之理。
再说了种苹果,这事情嘉禾也可以做啊!」
…
一群不速之客来到了酒泉。
「赤峰的文冠果能源林基本宣告失败了,陇省又何必再躺浑水呢!」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能源中心主任景海春上了车后,就忍不住向酒泉农林局的卢艺林说道:
「发展能源作物必须要有科技方面的基础积累,否则只能是小打小闹。」
「是是是,景主任说得有道理。」
卢艺林连连点头,两人其实都是处级,只是别人是皇城脚下来的,又是技术权威,多少给点面子。
「河西这边地广人稀。」卢艺林理了理袖子,「其实10个地级市平均也就60万亩文冠果,也能承受。」
能源中心一共来了两人,除了景海春,还有主任助理刘公社,
「你们有技术积累吗?」
「嘉禾在这方面挺强的。」卢艺林说道:「据说是文冠果新品种,它们很有信心。」
「企业的话也能信?」
刘公社冷笑了一声,「企业接过去,是为了要国家补贴,没有补贴他才不搞呢。
一个是效益不行,另外就是没有科技支撑他搞不出来。
什麽都不清楚,瞎弄行吗?
最后又是一地鸡毛。」
不知怎的,卢艺林突然就很不爽,嘉禾是什麽样的企业他还能不清楚啊。
「嘉禾技术实力不用质疑,至于补贴,国家这点资金它也压根看不上。」
刘公社并不相信这种说辞。
他们植物能源中心是干什麽的,就是专门研究能源作物的。
前两年石油价格的高企,全球掀起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高潮。
麻疯树丶文冠果丶黄连木丶甜高粱丶木薯等植物也就进入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范围。
但目前国内只有一些小规模的示范性实验,远没到产业化水平。
陇省这样大快急上,在刘公社看来,多半是企业联合地方,想套取产业资金。
眼前这人如此维护嘉禾,说不定也从中得了好处。
刘公社轻笑了下,说道:「行了,技术行不行,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得看实际效果。」
「好啊。」
卢艺林一点不虚,他也察觉了,从中作梗的多半就是刘公社。
但也不能妄下结论,也许这就是个马前卒呢。
一旁,少有说话的景海春突然摇下了车窗,一脸讶然。
「卢局,这就是嘉禾在戈壁上的沙棘和红麻林吗?」
卢艺林坐直了身体,笑道:「没错。」
「这已经不是戈壁滩了吧。」
「但市民和嘉禾都习惯了称之为戈壁,名字和现实的对比,才能让后人铭记这里原来的模样。」
(本章完)
天禾作为国内种业事实上的龙头,现在不必纠结于市占率丶排名这些数据,
我们不是上市企业,没有那麽多的压力。
而是更应该利用现在的资金和市场优势,聚焦于技术的进步。
短期内,天禾在国内的市场增长来自于那些不起眼的角落。
一个蔬菜种子,可能总市场价值都只有几千万丶几百万,但利润是极可观的。
先正达就是靠着数之不尽的蔬菜和花卉品种,才能在种业立足。
天禾不仅要抓玉米丶大豆丶棉花丶水稻这样的大品种,小品种的市场价值也不能放过。
另外,就是出海……」
「叮咚…叮咚……」
电话声再次将郭阳打断,郭阳无奈看向瞿阳:「接下来的会议你组织下,会议纪要记得发我一份。」
「好。」瞿阳点了点头。
种业技术上,因为公司源源不断的推出优秀品种,所以他一直认为天禾的育种技术应该也达到了世界级。
没想到在老板看来,天禾的技术水平远达不到世界级。
郭阳也清楚原因,种子商店太强势了,掩盖了天禾的技术缺点,目前能真正认识到这点的也就他和毕强。
「你重点说下海外的市场发展,毕强说一下基因测序等前沿技术研发。」
再次强调了句,郭阳才走出会议室,接通电话。
「领导,我开会呢,火急火燎的什麽事啊!」
「有人想让文冠果项目紧急刹车。」秦立军的语气里明显很焦急,「省里让我先和你通气。」
「什麽意思?」郭阳心里有不好的预感。
秦立军说道:「可能会被叫停。」
郭阳心里心绪不断在翻滚,「为什麽?」
「有专家认为我们在瞎搞,文冠果产业根本不成熟,而陇省一上就是一千万亩。」
郭阳气笑了,「你知道的,一千万亩里,文冠果的种植面积只占了六百万亩,剩下的都是其它果树。」
「600万亩也不少了。」
秦立军沉吟道:「现在省里还在向上协调,也需要嘉禾准备好说辞。」
「我会的,怎麽可能说叫停就叫停,早去哪了。」
秦立军笑了笑,「问题不大,只要嘉禾不退,市里和省里都坚决站嘉禾。」
「嘉禾不可能退。」
不自觉的,郭阳就走到了天台,远眺之下,原来的戈壁已被满目翠绿所占据,即使是行间也布满了绿色。
「不种文冠果,那种什麽,总不能让农民改种苹果吧。」
「郭总,你真牛,我怀疑你在省里也安插了探子。」
郭阳讶然道:「还真让我猜对了?」
「嗯。」秦立军说道:「目前专家意见就是让庆阳和平凉发展苹果,这两地是苹果规划的优势区。」
郭阳戏谑道:「去年苹果销售萎靡,农民还愿意种苹果吗?」
「专家是这样说的。」
「专家说了的不算,农户才是土地的主人。」郭阳说道。
「那得你和专家对峙,看谁能说服领导。」秦立军说道:「你赶快准备一下,上面很快就会来人了。」
「我心里有数。」
和煦的春风吹在脸上,郭阳凝视着戈壁上的沙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