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预考的情况看,你们俩考上的把握很大。”
文老师将自己所学知识一股脑儿的灌给了他们,两人虽然基础差,但是架不住人家都勤奋啊。
一个是想娶媳妇,媳妇都是大学生了,自己还是一个小司机肯定不行,再加上有单独的辅导呢,在媳妇面前不认真那就是找死。
一个是想着上辈子的仇恨,既然他能考上自己也一定要争口气考,不管什么大学,能上就行。
总归这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金贵,考上了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
只是填志愿的时候有点怂,不敢像文菊一样专挑的京城的大学报,她和罗成一样,让文菊帮忙参考,专挑大约能考上的报。
两人的志愿基本是一模一样。
用文菊的话说很大程度上到了大学还是同学。
杜红英笑说那就真是有缘了,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呢,还能帮你看着他向你打小报告,让文菊闹了个满脸通红。
“不用担心,你们一定可以的。”
文菊自己教的学生,自己勾的重点,只要他们俩忘得不是那么快,就一定能考上。
“这次考试的时间太仓促了,资料也欠缺,很多人都没能准备好,所以失望的会很多。”
打了没准备的仗,失败在所难免。
正如文菊所言,不仅仅学生打了没准备的仗,阅卷老师也一样。
各省自主命题,而且没有标准答案。
这些阅卷老师也是从各中学抽调去的。
都已经有十年没有阅过高考卷了,经历过的老师早就忘了;没经历过的老师胆颤心惊。
这哪是考卷啊,这是学生的命运单。
本着良心和负责任的原则,阅卷老师们先拿一套卷子集全体阅卷老师之力做出一个标准答案,然后再按着这个答案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