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的事儿,怎么轮着姬流夜去了?”苏一一纳闷不已,走至帐篷外面,仰首西看。
“送个人情给右贤王,接下来的谈判,自然要容易谈得多了。”刘孟海没好气地白了她一眼,“欲夺之,则先予之,这道理都不懂!”
苏一一闷闷:“谁说我不懂了?只不过咱们既然准备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何必出生入死去替别人冒险?在我看来,只要能够以银子解决的问题,就不值得以身涉险。”
姬流夜可是自己的大主顾,在他身上花下了这么大的本钱,苏一一还指望着日后连本带利一同收回来呢!
“这也算险么?”刘孟海大是不屑,“不过是指挥一群狄人,去打另一群狄人罢了,反正又不是我们自己人。”
“可是战场上刀枪无眼……”苏一一无奈地苦笑,听刘孟海说的,倒像是姬流夜不过是去后花园散一会儿步似的。
“五公子在中军,哪来的刀枪冷箭?不说他自己功夫不在我之下,还有身边好几个侍卫呢!”
苏一一最担忧的还不是这个,而是……
“你说,来袭营的,真的是狄人吗?”
策反的底韵
刘孟海奇怪地看了她一眼:“五公子都分析得这么清楚了,你觉得还会是夷人不成?就算不是左贤王的人,也是依附可汗的人,结果有什么两样?”
“如果不是左贤王的人,也不是可汗的人呢?”
“那也一样儿的打了,狄人崇尚英雄,若是这次战败,右贤王就算想要收复那些头人,恐怕也会平空增加不少难度。而若是漂亮地大胜一场,有些人自然会在心里掂量一下。”
“你是说,如果这一仗输了,右贤王身边的人就更少了?那可糟了,咱们这次来的目的,不就成泡影儿了吗?”苏一一听着便急了。
“急什么……这次输了,下次再打回来就是了。打一个败仗,自然需要一个胜仗,来洗刷耻辱的。至于兵力,可以在下一次胜仗里补充俘虏。不过,你放心吧,有五公子在,右贤王想要打输都难。”
“他打仗这么厉害?”苏一一不信。
“整个大周,无出其右。”刘伯韬的评价,让苏一一立刻闭上了嘴巴。若这句话换成是刘孟海说的,苏一一自然不大相信。但刘伯韬素来不打诳语,吹牛这种习性,更是从所未有,苏一一是信得过的。
刘孟海很乐观:“等着瞧吧,五公子出手,对方那些人可就惨了,注定要劳而无功。难道他们不知道,攻城的人,要在守城的五倍以上才有胜算吗?看这两方兵力相当,想赢都赢不了吧?”
苏一一翻了个白眼,再次确认,刘孟海虽然功夫不错,但在兵法上,估计跟自己也就半斤八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