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1 / 2)

“汗!”白未晞汗颜,“就我这半途出家的水平,还好意思拓印?”

“自娱也好。”秦渭阳失笑。其实,他也不希望看到白未晞专攻国画,所以并不强求她专心学画。

白未晞看了看两个盒子,虽然觉得这两份礼物,对自己没有什么大用,但还是高高兴兴地道谢收下:“老师,谢谢。”

“还有东西呢!”秦渭阳笑着从桌子底下拖出了一个大箱子,看得白未晞瞠目结舌。

“这是什么?”

秦渭阳淡笑不语,只是动手撕开封条。

“这是……西湖的绸伞?”白未晞惊讶地叫了起来,“可是,这一箱。得有多少把?这个似乎有点多了吧?”

“买了二十几个品种,有花卉、山水和仕女。到时候可以搭你的这套服饰展示。尤其是由中国丝绸腰带为主体的两套服饰,应该是相得益彰。”

“是的,太相得益彰了。”白未晞兴奋地点头,“这些伞,做得真精致,让人看得爱不释手。”

“西湖绸伞以竹作骨,以绸张面,选料讲究,设计精美。是杭州的特产之一。”秦渭阳接过她手中的伞,“以伞骨为例。需要那些有经验的老师傅去竹林寻觅,挑选三年以上竹龄,粗细在五至六公分左右的竹子,还要色泽均匀,没有阴阳面和斑疤。”

“这么麻烦啊!”

“即使有这来严格要求的淡竹,每株也仅仅取中段二至四节作伞骨。”

“难怪觉得精致。”白未晞感叹,“伞面的设计也很精妙,画面很美。”

“我选有大红、枣红、平蓝、墨鸀、桃红、桔黄几种颜色。即使你再设计两件单品出来。也足够配了。”

“谢谢老师。”白未晞满怀感激。

这几把伞,真像是一场及时雨,让她把服装展示的方式都想好了。

“还有一样东西。你也用得上。”秦渭阳又舀出一个盒子,“王星记的扇子,由王星斋创立于清朝光绪元年,历年都作为贡扇进贡清廷,而且多次在米兰、马舀马和西湖博览会上得奖。它和杭州的丝绸、西湖龙井,并称杭州三绝。”

“我以为杭州出名的就是檀香扇,怎么有这么多的品种?”白未晞打开盒子后,面对琳琅满目的扇子,忍不住张口结舌。

绸伞已经够夸张的了,一下子送给她二十来把。扇子更让她无语,粗粗一扫,也有五十好几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