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纶听起来,像是敌人投降的鼓乐,他只有一点高兴,觉得是妙真认了输。同时也有觉得有些可笑,原来男女间,爱来爱去,不过是一场战争。有什么意思呢?他希望的男女之情,绝不是这样子,他爱一个女人,绝不是要她成为敌人,更不是要她做他的长辈。也许女人年纪大一点都会这样,变得唠叨起来。
正在好笑,严癞头上来了,看见边上那位陈姑娘坐在榻的另一侧染指甲,便艳羡地冲邱纶笑着,“我这下晌到处在找三爷,原来三爷在这逍遥窝呢。”
邱纶在这一侧架起一条腿,脚踩在榻上,歪着笑脸,“姑娘叫你来找我回去?”
按花信的意思,严癞头该说“是”,但他偏偏没说,只摸着脑袋笑,“回不回去全看三爷,姑娘找不找的又有什么用?是怕三爷在外乡出什么事,我们也担不起这个责任,所以来看看。”
邱纶笑得冷了些,“你兜来兜去的在说什么?到底是不是姑娘打发你来的?”
严癞头干笑着,“姑娘虽没吩咐,不过在家气得摔碟子砸碗的,成日都在骂:‘好个狼心狗肺的王八蛋,好的时候说得天上有地下无,一扭脸就把人丢在这里不管了!怪道人家说男人没一个靠得住,都是群薄情寡义没良心的!’”
学完个泼妇腔调,他转眼又笑,“嗨,管姑娘吩咐不吩咐,男子汉来去,难道还要看个女人的脸色么?三爷你想回就回,不想回就不回。”
邱纶听见他学舌,简直觉得耳熟,想起来他大嫂常用这些陈词滥调骂他大哥。妙真能说得口这些话?他原有点不信,可他二嫂的话又蓦地在他脑中回响——一个姑娘嫁到人家做媳妇,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不再由着性情来,做事情要打算丈夫,打算公婆,有了儿女,还要打算儿女,还能有趣么?
妙真近来已有些如此“为人妇”的苗头了,身上活化出许多妇人琐碎的影子。他此刻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无趣,一点想回去的意思再没有了。
忽然摸出钉银子来递给那陈姑娘,“叫你家的人替我去码头找艘船,我这两日就要回嘉兴。”转头又丢给严癞头一颗碎银,“你回去,把我的东西收拾收拾送过来。”
严癞头不比良恭,不会做面上的客气,只管高高兴兴地拱手答应。
转背回到家中,就一把推开良恭的房门,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良恭忙用手把蜡烛挡一挡,了无兴致地剔他一眼,“看你高兴得很,哪里发了财?”
“财是没有发,“严癞头抬腿在八仙桌前坐下,笑着看他,“不过你兄弟成全了你一桩美事,还不跪下来说谢!”
良恭朝后抬屁股,坐到床上去,欹着墙睇着他好笑,“你先说说什么美事?”
严癞头就把如何离间妙真与邱纶的事说给他听,乐得直拍桌子,“邱三那个活王八,本来还想等着大姑娘软下性子去求他的,我这样一说,唬得他马上就要收拾行李滚蛋了。你说说,这有什么好怕的,大姑娘还能打死他不成?”
良恭开怀地笑起来,“他不是怕妙真打他,是怕妙真管他。”
男人的秉性,有时爱受女人的管,有时又不服女人的管,一生都有种反抗的精神。良恭想着妙真唠唠叨叨的样子,还是很愿意受她的管的。
他立起身和向严癞头摆摆手,止不住在笑,“我去对妙真说。”
幸而妙真屋里还亮着灯,她近三更天色还不睡,是不是在等邱纶,是不是矛盾着要不要去找他回来?良恭这一想,既有点心酸,又有些报复性的快意。他也不全然是对妙真好的,譬如在这种时刻,他并不能为她的伤心产生什么感同身受。
他踅进碧纱橱内,看见妙真在榻上干坐着,好像在发呆。他没给她任何准备的时间,直接了当地道:“下晌严癞头碰到邱三爷,他就叫严癞头替他收拾东西送去,他这两日就要回嘉兴。”
妙真虽有预料,真听见了也不免失望。她没敢呈现在脸上,还是怕人家小看了她,只做出波澜不惊的表情,“我猜到他是要回去的,他根本捱不住这样颠沛流离的日子,他是享受惯了的公子哥。”
“你还不是个享惯了福的小姐。”
她看见他在笑,好像是在调侃,自己也跟着自嘲,“你们以为那是福?其实听老人们说,一个人的福祸自来都是有定数的。我从前福气太多了,成了债,如今一样一样在还回去。”
良恭走到对面的榻上来坐着,怕被他看清她脸上的落寞,又不想他走,就把炕桌上的银釭向窗台底下挪去一点,希望在这昏昧得让人觉得寂寞的光线里头,有他长久的作伴。
下过一场暴雨,天气就凉下来,尤其是夜深后,有点冷,哪里经得住再说这些让人怅惘的话?她转问起官司的事,“衙门有信来么?”
“还没有,他们办事本来就懒,一向都是能拖一日算一日。不过那日跟你到胡家去,我看见衙县衙里头那位柴主簿也去了胡家一趟,八成是去找舅老爷的,你在正房里有没有碰见这人?”
良恭在那圈黯黄的烛光里歪下来,靠在雕花榻围上,整个人懒懒地沉下去一截。和邱纶惯常的姿势一样,因为光照不明,妙真有一丝恍惚,分不清那里歪着的到底是邱纶还是他。
她辨得出神,他一睐目,就发现她有些迷乱的眼睛,雾蒙蒙的。以为她要发病,他登时精神起来,两手往上撑着身子坐直了些,“你在看什么?”
妙真连扇了几回眼,见他眼色凝重,没有什么暧昧,就知道他一时想岔了。她心里倒是高兴,为他这一份紧张。
她耷拉着眼皮微笑,“我去那天只和舅妈雀香两个一起吃饭,两位姨娘没来,舅舅也没来,说他有事不在家。既有衙门内的公人去了家里,我想大约是他有意避着我吧。舅舅那个人,好人他要做,恶人他也要做,怕和我见了面尴尬。”
见她对答如流,思绪不乱,良恭又放心歪回去,“那你就是没有见过那位柴主簿。啧,我得想法子认得他,他往胡家去走动,一定是为你的官司,这里头的内情他肯定很清楚。”
“你就是认得了他他也不能够站我这头啊,他能往胡家去走动,肯定是和舅舅要好的。而且你不是早就说过,舅舅早把衙门那头打点好了嚜。”
他就把两个指头提在炕桌上来“笃笃”地敲着,“不一定,衙门这帮人,都是收钱办事,并不见得就和谁要好。”
“可我没钱给他们,就有人家也看不上。”
良恭些微鄙薄地瞥她一眼,笑着,“你们尤家做了百十来年的买卖,也和官中打了百十来年的交道,你怎么什么都不会?许衙门好处,不一定就要送钱。”
妙真嘟着腮帮子悄悄剜他一眼,低声咕哝,“你什么都会,怎么还是发不了财?”
亏得他没听见,没计较,两个手指还在敲着,蜡烛照黄的半张脸上,渐渐浮起一抹奸邪的笑意,仿佛想出了什么坏招。“笃笃”的声音缓了下来,他调转眼来看妙真,没有什么正经事可谈了,就到了该走的时候。
刚好听见巷子里有人打三更的梆子,这时候夜深人静,连老柳上在滴水也听得见。这梆子长一声短一声的,妙真想不听见也难。她恨那打更人,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
良恭果然立起身来要走的样子,却走得极缓慢,好像在等妙真能想出个法子挽留他。妙真苦思冥想半日,终于在他走到碧纱橱帘下,呜咽一声,淅淅沥沥地哭起来。
他就掉回来问她:“你这时候才想起来哭?我看你把你的眼泪憋着,留到邱三跟前去哭,保不齐能留住他。”
妙真这份伤心,一半的确是为邱纶,一半不过是在和他耍心眼。她自己很明白这情绪,觉得奇怪又好笑,原来一心真是可以二用的。从前和白池她们议论起来,说人一个男人家又娶正妻又讨小老婆,一颗心怎能如此博爱?现在懂得了,人的心真是能够海纳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