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恭一眼就看见那只装外伤药膏的小白瓷罐子,也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缘故,他的伤还未愈,她就可巧就拿了药来。
总之不论什么,她都是有心之举。就像她独对他的尖酸嘲讽,无缘无故的古怪脾气,都是一种骄矜的反常。
他趁着扭头添柴的功夫,将屁股底下的凳子些微挪开些,回笑,“这些药都是大调大补的,我姑妈身子弱,倒经不住补。还是一并拿去典了吧。”
妙真立即有些不痛快,厌他不领情。脸色变了变,又把包袱皮扎好,“你们是穷命,吃不了这些好东西,我懂。”
良恭依旧没所谓地笑着,“你这些难听话只说给我们这些底下人听听就罢了,最好别当着人说。仔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她没领会,以为是说他们之间,只顾着恼,“我还就是有心人专说给有意者听的。”
两个脑袋上头有一扇支摘窗,良恭笑着摇头,回首朝窗外瞟一眼。妙真适才略有醒悟,抻长了脖子向外瞧。
外头白池与安阆又说笑起来,白池今日穿的件嫩绿的长衫,湖绿的裙。安阆正好也穿一件芳绿的直裰,髻上缠着墨绿的布条。四种颜色层次渐进,起承转合。在清澈碧空底下,任凭谁的眼看去都是一双璧人。
妙真有些不是滋味,放下肩来,因问良恭:“在你看来,是我好看些还是白池好看些?”
良恭一时摸不准她的心绪,只窥到她半边眉眼里有些淡淡的愁丝。他只好兜兜转转安慰,“照我看,女人就该各有各的美,要是美是千篇一律,那天底下的美人岂不是都该长着一副面孔了?”
妙真正捡地上的一根草棍,闻言剔他一眼,“你耍滑头,说得模棱两可的,真当我是傻呀?”
良恭看她并不是傻,只是过于烂漫不知愁。他见搪塞不过去,就笑着不说话。
不想妙真锋头一转,托着腮将笑脸对过来,“老爷太太一直说,我生来就是个贵重小姐,将来注定是要做人家的正经太太的。就像白池一早就是个丫头,将来若要嫁得富贵人家,也只能是给人家做妾。人人生来就不同命,她已经够苦的了,我还计较那么多做什么?随他们去好了,反正和表哥做夫妻的只能是我,我占着这一头,让她另一头,也没什么。”
他一时没听懂这话里藏的机锋,只似赞似嘲都地提着眉玩笑,“看来我们大小姐不是傻,是心放得宽。怪道老人们常说,胃口大的人心眼也大。”
妙真给他那一脸轻浮的笑弄得胸口“砰砰”乱跳两下,刹那又是心痒,又是气恼。这个狗投生的大杀才,怎么听见她要做人家的太太,还笑得出来?真是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
一念功夫,她在心里将他骂过一百二十遍。
她将一截草棍在地上“嗤拉——嗤拉——”慢慢划着,将一地灰烬划出些凌乱的刻痕。沉默半晌,还是心有不甘,不甘她过分的美貌并未能惹起人过分的殷勤。
她狠撇下草棍子,端起腰来,“不放宽心怎么做当家的太太?你不是女人不知道,容不下人的太太是要给人笑话的。日后表哥做了官,我做着他的太太,场面上交往的都是些官贵夫人。我才不要叫她们笑我是商户女儿,心眼小肠子窄,上不得台面。”
良恭只是悠哉悠哉地点头,一副高高挂起的态度。
她一口气堵上来,就有些口不择言了,“我表哥英俊不凡,才高八斗,只有我这样的才是良配。我们俩站在一处,谁不称赞是一对金童玉女?别的人站在我们身旁,怎么都不登对!”
有心人的话原本是想说给眼前人听的,不想却给外头有意者听见。白池那张姣好的面容上又是尴尬,又是失意,一时光影斑斓。
忽然的缄默令安阆也分外窘慌,他像个罪魁,焦急地瞥一眼厨房,又望回白池,“大妹妹是被惯坏了,什么话张口就说,也不顾脸面。”
白池看他一眼,失落地笑笑,“我们姑娘一向心直口快。不过她讲得也一点不错,大爷与我们姑娘,的确是郎才女貌,十分登对。”
安阆拿眼凝住她,欲辩难辩,急得眼眶湿润,不能出口的话都在这一点泪星里了。
而那门内,良恭的眼睛却始终带着不正经的玩笑,好似妙真说的话全不与他相干。倒是急得妙真鼻腔里发酸。
恰是此刻,隔壁又点起炮仗,邻舍的哄笑声由院内追去了院外,小孩子们在拍手喊“新娘子”,伴着那声又响着“哗啦啦”的铜板坠地之声。
这谢家大官人还真是位良人,说是不要铺张,还是忍不住铺张了些。良恭听在耳中,心里不由去数那铜板的响,多得很,雨点似的落在地上。
妙真站起来,转而一笑,“这位新郎官好像有些家底,你们这凤凰里还真飞出只金凤凰了。”
“嗯?是么?”良恭倚墙笑着,“的确是造化不小。”
简直说得有尾无头,妙真听不懂,睇了灶上的大锅一眼,“水早烧好了吧。”
水烧得只剩半锅,良恭起身拿茶罐茶碗,妙真在后头看着,觉得他的背影有些消沉。她欲要帮衬,又难出口,自己那口气还没顺下来呢。索性负气出去,并白池坐在一处等他端出茶来。
白池因看她脸色不好,闲问一嘴:“良恭又得罪你了?”
“呸,他是个什么东西,也配得罪我?”她含怨带恨地朝地上啐一口,“我是嫌他们家不干净!”
安阆听见这话,心间已阗满厌烦,但碍于“恩情重于山”,始终不发一言,只漠然瞟她一眼。
偏这话也叫良姑妈在外头听见,方才在易寡妇院里就听说家里来了客人,还当是严癞头之流。谁知听见是位姑娘的声音,话说得十分不中听,也不知是哪家没教养的妇人。
进门一瞧,院中坐着神仙下凡似的三位贵人,慌得她还当是走错了门。恰值良恭端茶出来,向她引道:“是我们东家的小姐,因有事吩咐才寻到这里来。”
良姑妈揉着眼睛走近,目光自然被妙真牵引。见她锦衣华裳,天仙面孔,倒把她这主人家唬得当下已无立足之处。
又听妙真问好,就是方才门外听见那声音。她更觉丑陋卑微,心里十分不自在,不欲周旋迎待,只笑着应酬几句,“难得东家肯赏脸到我们这破地方来,有什么事只管吩咐。我老婆子不会讲话,在跟前也是碍眼,你们坐,你们坐,我进屋去。”
妙真疑心她是听见了方才的话,心里一阵后悔不迭,脸色愈发不好看。她几回暗窥良恭,他只是与安阆谈经论道。
她虽都听得懂,可对那些都没兴致,时不时地瞟着他,觉得他那副高谈阔论的样子假得很,那双意气风发的眼睛里,其实是一片死灰。
好像大家都在装模作样,她觉得无趣极了,在院子里闲转。转到院墙底下,那里有快砖陷了下去,给泥土盖住了,她把荷包里的西府海棠种子掏一把出来埋在土里。
白池走来并她蹲在地上,“你在做什么?”
“嘘……”她比着唇,偷偷地笑着。
“这种子落在这里也是浪费,你瞧他们这家里,就是栽出花来也无人去赏的。”
妙真抿着笑不说话,心里想,来这一趟,总要在这里留下点痕迹才好,再不要像周家那一夜,变得无影无踪。
她不知道,许多事是在冥冥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