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无疑是许多人生命中的一道分水岭。在这个年龄,成功的定义往往被量化为事业有成、拥有房有车。然而,与之相对的,也有失业的困境、经济的拮据和单身的孤独。
当然前者永远都是少部分群体才能拥有的。大部分的平常人更靠近后者,这当然也包括周准。
11月4日,正好是周准30岁生日,上午HRG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够自已提出离职,这也是周准入职后的第六个月,完美的卡在试用期即将结束的前1个月。作为某大厂的外包员工,在该体系内笑称为小二,是这些大厂中最基层的牛马,不仅要干最脏最累的活,还要接受正式员工的各种PUA。
周准在短短半年内多次萌生离职的念头,但现实的就业压力让他望而却步。作为一名30岁的职场人,他深知在当前不景气的就业环境下,再找工作绝非易事。他原本打算忍耐半年,待转正后稳定几年,以此积累一份大厂履历作为未来求职的敲门砖。然而,美好的设想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残酷,周准连试用期都未能走完便被迫离开。
“阿准,你的表现一直很出色,对行业的理解也相当透彻。”一位身着蓝色西服的女性高管如此评价他,但紧接着话锋一转,“然而,你也知道公司的规矩,考核期的任务是硬指标,很遗憾你没有达到。”这番话让周准感到冷意。
他不由心中冷笑,暗想这位高管言语丝毫未提及任务分配的不公。原本应聘运营岗位的周准,入职后却被迫转岗为销售,而公司的产品规划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中层管理者们只顾着拍马屁,将实际工作压力全部转嫁到他们这些新员工身上。
在一次客户拜访中,周准发现客户对产品有兴趣,但对价格有所顾虑。然而,当他将这一信息反馈给女高管时,却遭到了冷嘲热讽。女高管似乎对产品的性价比视而不见,只是一味地强调公司的知名度和地位。这让周准感到无比失望,同时也意识到公司内部的种种问题。
回想起那次客户拜访,周准至今仍觉无奈。客户对产品有兴趣,却因价格问题而犹豫,这本是商机,但女高管的态度却让他倍感无力。她似乎只关心公司的知名度和地位,而忽视了产品的性价比以及市场的真实需求。
看着其他同事象征性地完成任务,周准深感自已像是被孤立在了这片战场上。他意识到,大厂的光环下,隐藏着的是无尽的冷漠和自私。在这里,新人只能凭借运气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正当周准陷入沉思时,坐在女高管身边的HRG开口了,她提出了一个看似“仁慈”的解决方案:给周准半个月的缓冲期,让他找下家,同时协助他联系其他岗位。然而,周准却从这番话中感受到了无情的现实——他们早已做好了让他离开的准备。
面对这样的局面,周准深知,在这个公司继续待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同时想到上周突然接到的那份邀请函,他没有片刻犹豫,他平静地接受了HRG的提议,并提出了自已的疑问:“在今天交接完后,我可以直接离职了吗?”
这一问,让在场的几人都感到意外。他们原本以为周准会提出更多的要求或者抗争,但周准的平静和果断却让他们措手不及。HRG和女高管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结束沟通后,周准回到工位,迅速整理起自已的办公用品,归还了工牌和电脑,准备离开这个他待了不久的地方。突然,有人从背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并示意他前往楼梯间。周准回头一看,是铭哥,他的主管,也是这个分部的资深成员。
两人来到楼梯间,铭哥递给周准一根烟,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阿准,我真的觉得有些对不起你。你很优秀,但现在公司的情况你也知道,风向在变,谁也说不准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可能再过一段时间,我们自已也难保。”
周准接过烟,深吸了一口,微笑着说:“铭哥,我理解的。这没什么,正好我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回老家看看,已经很久没回去了,爸妈也一直念叨。工作嘛,没了再找就是了。”
铭哥点点头,说:“你能这样想就好。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找我。你知道我的电话。”
“嗯嗯,我知道的,以后常联系。”周准回应道。
铭哥是周准入职后的直接主管,也是这个分部的元老级人物。他为人和善,对下属关心备至,但在几个业务开发(BD)中,他的绩效并不突出。他不喜欢溜须拍马,因此即便资历深厚,在团队中也只是P6级别的位置。
简单交谈了几句后,周准与铭哥道别,拎起行李准备回到出租屋。这次离职的决定如此迅速,一方面是因为周准对公司环境的不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一周前意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邀请。
一周前,周准躺在出租屋的舒适床铺上,他的心神完全沉浸在“大鱼吃小鱼”这款经典小游戏的世界中。这款游戏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解压与放松途径。作为一名小游戏狂热者,周准对像素类游戏和单机游戏情有独钟,与其他偏爱竞技类游戏的玩家截然不同。除了繁忙的工作和加班时间,他的休息时间几乎全部献给了这些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