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楚沁进城(2 / 2)

原本把江师傅归结到“有点坏”的楚沁又默默把他移到“丁点好”的分类去。

“肉呢,得先放在锅里烫烫皮,这样才能去了肉皮里的骚味。”他说。

楚沁很听话,把肉皮放在锅里煎,滋啦滋啦的声音冒不停。

“烫完过水,用刀刮刮。”

嗯,楚沁用刀刮刮猪皮。

“切大块点,到时候一人只给两块。”江师傅又嘱咐。

楚沁就把猪肉切了,然后下锅稍微煎煎,默默舀出点油。

剩下的活就江师傅来了,但他放调料和大料时也没躲着避着。

随着时间流逝,香味弥漫整个后厨。

工人们也一路奔跑而来,皆是为了这份每周一回的红烧肉。

红烧肉很快做好,不需要打菜的楚沁美美吃了这顿饭。

她发誓,等她有肉有钱了,红烧肉这玩意儿得天天吃!

吃完再把王建明托她帮忙打菜的饭盒给他,因为红烧肉是靠抢的,先到先得。

这位自觉瘸腿跑不过人家,于是就拜托她这位老乡。

得寸进尺,有一次后他的饭盒就是楚沁这里常客了。

也投桃报李,王建明不知从哪儿帮楚沁搞到了冻疮膏,涂着是真的好用。

日子便这么一天天过去。

楚沁在这里赶过两次集,集市范围虽然比她乡里的小,但是东西确实够多。

她找王建明借了五元钱,在集市上买过几次东西。

买了两斤野猪肉,两根猪棒骨,还买了村民自家做的土布以及笋干和一些地瓜粉土豆粉等等。

肉类放在背包空间里,其余的牢牢锁在宿舍的柜子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楚沁和两位室友也达成点头之交的成就。

楚婶儿在她临行前曾交代过让她多和人交流说话,多交两朋友。楚沁觉得自己如今也算是完成任务了,朋友人数还超了额。

在除夕来临前,楚沁决定去趟市里。

找王建明借的五元钱还剩三元,足够她去市里看一圈。

当然,也有正事。

她准备看看有没有机会卖了牛奶,顺带把饼干也给买了。

楚沁心心念念着老屋换新装呢。

周日,十点刚过。

楚沁忙完自己的那份活后和江师傅打个招呼便跑到厂区门口排队,此时门口已有人。

前两天下雪,昨日雪停。

道路两边白雪皑皑,而路上雪却和泥土混在一起,使得公交车只能慢悠悠开来。

楚沁即使背着背篓,但身姿依旧灵活,眼瞅着大家有不想排队妄图直接往上冲的架势,她也就不客气了。

她手疾眼快抓着车门边,用力一拉在密不透风的人群中挤出一条路来。

接着就是上车,快速占到位置,这才大松一口气。

这时候公交车挤是真的挤,挤到有人甚至无从下脚,脚是悬空的状态。

不仅运人,鸡鸭也运。

那味道绝了,楚沁要不是靠着窗户有冷风换气非得吐出来。

她虽占了座位但也被塞了两小孩,一路摇摇晃晃,将近一个小时才到市区。

安山市。

安山市不是江北省的省会城市,但因为许多工厂在此落户,比起省会也不差多少。

市里和县城又是两样了。

楚沁望着眼前的景色感慨,她短短一个月内从村到乡,从乡到县,再从县到市,内心震撼不可谓不大。

她就像是懵懂的孩子,刚离开家进入外面的世界,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感兴趣。

哦,原来世界有这么多面。

“看来想挣点外块得去居民聚集的地方。”楚沁心里嘀咕,“还得是有钱居民聚集的地方,那只能去各个厂和单位的大院了。”

大致逛一圈,她得出结论。

牛奶她都用陶罐子装好了,也不晓得有没人愿意买,没人愿意她就干脆自己喝。

其实没人买也能理解,换她也是不买这种陌生人售卖的液体的。

饼干也用油纸包装好,再用麻线绑好固定起来,瞧着倒是像模像样。

楚沁问了两次路人,穿过几条巷子来到市医院的家属楼。

她把陶罐和饼干放在背篓中,毫无经验的在家属楼底下乱转。

看报纸的门卫早瞧见她了,瞧她背着背篓还以为是来找谁的,没想到半天不吭声。

“哎,那姑娘,没事儿别转悠!”门卫从窗里伸出头喊,“到别处玩去。”

当心被人当成特务抓起来。

楚沁脸微红:“我不是玩儿。”

“那你来干啥的?”门卫问她。

楚沁想想,朝着门卫那边走去,说道:“我来卖饼干的。”

门卫老王先是愣住,然后不可置信的把眼镜取下来:“什么玩意儿?”

楚沁直直看着他:“您要么?”

见门卫不搭话,继续介绍:“一块二一斤,总共六斤,我用牛奶和细细的面粉烤出来的,真材实料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等等……”老王纳闷了,“你来我们这儿卖东西,我们旁边就是供销社,你来错地方了。”

楚沁面无表情:“供销社饼干比我贵两毛,还没我这个好吃。”

“口气不小。”门卫老王呵呵笑,干脆不理她了,这姑娘指定有点毛病,他戴上眼镜继续看报纸。

楚沁也不气馁,她左顾右盼,找个干净的地方坐下。

抬头,看眼天色。

半小时,半小时后没人来买她就换地方。

边等边琢磨着台词,刚刚的台词好像不太行,那位大爷都没当回事儿。

老王本以为那姑娘走了,谁晓得看完一页报纸抬头时人家还在呢。

“嘿,够倔,哪家的姑娘啊这。”

随着午间下班,每周仅有的半天假期终于到来,家属楼里开始频繁的进出。

进出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人注意到坐在旁边的楚沁。

“姑娘找谁呢?”又有人问。

问话的人是位老太太,头发梳的整齐,衣服也是新料子,从领口处隐隐约约还能看得见毛衣。

确认过眼神,是位有钱人。

但想不出新台词的楚沁还是一样的说法:“没找谁,我卖饼干呢。”

门卫老王再次探出头,好笑道:“张老师,这姑娘待这里十多分钟了,说是卖自个儿烤的饼干。”

“呦,自家做的?”老太太惊奇。

饼干怎么做她当然晓得,需要用到烤炉,当年她闲来无事时也曾经试过。

楚沁察觉有戏,递给她四分之一的饼干:“您要不试试?”

门卫老王报纸翻得哗哗响:“你刚刚干嘛不给我试试。”

楚沁没好气:“您又不买。”

买不买的,有没钱的,她还是能辨认出来的。

张老师笑笑接过,放嘴巴试试,而后眉毛微动:“味道确实不错。”

应该是刚烤的,没有发潮。

奶香味足,更是甜香酥脆。

她好奇问:“里头加了牛奶?”

楚沁点头,拍拍背篓:“真加牛奶了,我还有剩呢。”

张老师眼睛微亮。

饼干她无所谓,牛奶她是真想买。

自家孙女刚五个月儿媳妇就没奶了,如果可以她甚至想买头奶牛。

“牛奶给我瞧瞧?”她凑近问。

楚沁把陶罐打开,露出里头满当当的牛奶:“都是新鲜的呢。”

她从前喝过,游戏系统奖励的牛奶和刚挤出来的味道一模一样。

“可以试试吗?”她又问。

楚沁想了想,点头:“您自己拿杯子和勺子就行。”

张老师回家拿,没一会儿又回来了:“要是不错的话你这些我都能买了。”

楚沁是个有良心的卖家:“牛奶得尽快喝,这些太多了吧?”

“嗐,我家孩子多呢。”张老师试了一口,满意非常,这姑娘确实没糊弄她。

牛奶是新鲜的,更没往里头掺水。

“我小孙女是吃奶的年纪,还有个两岁有个四岁的,能喝完。”

楚沁心动:“您还有孙子孙女吗?我还有两罐。”

张老师:“……倒也没这么多,但我可以帮你问问其他人。”

楚沁开心了:“那您买完我回家一趟,等会儿再来找您。”

“对了,饼干您要不要?”

“称一斤吧。”张老师想想说。

楚沁死命压着嘴角的幅度,心里乐得差点哼出小曲儿来。

这些牛奶卖了一元,饼干一块二,就是两块二了。

做完这单生意后她迫不及待离开,找个没人的地方放置两罐牛奶到竹篓中,再跑回去。

接下来的事儿顺理成章。

牛奶是营养品,在医院家属院里不愁卖。加上饼干味道不错价格也还能接受,楚沁的存货没一会儿就被买光。

张老师甚至问她:“你家养奶牛了?你往后还来卖牛奶么?”

楚沁摇摇头:“不晓得呢,我平常有事做的,可能偶尔才会来。”

张老师叹气:“你家若是近,我去你家里买也行。”

楚沁赶忙摇头:“我家不近,还是赶车来的。”

也对,城里怎么养奶牛?

张老师拉着她说:“下回还来卖你就直接上门找我,我家孩子还得吃好几年。”

楚沁简直感动非常。

好人呐,还是长远客户。

她使劲点头,若无意外,她以后的游戏奖励物资都有出路了。

存货一扫而空,楚沁换得九元两毛。

她逛了一圈,在粮食门市里买十斤米两斤面粉,又在旁边肉铺中买两斤猪肉和一条新鲜的猪舌头。随后供销社里瞧瞧,发现没什么想买的、想买的又买不起后便离开。

肉和十斤粮食被她放背包里了,背篓上只背着面粉。

回到宿舍,粮食锁好,找到王建明把钱还了,楚沁安心上班。

她兢兢业业上班,直到春节来临。

楚沁没有回家过春节,于她而言春节没什么特殊意义。

在上辈子,这是城里富人才能过的节日,而楚沁每天都得思索着明天该怎么活。

除夕。

厂里清净,楚沁到水房刷牙时就想到个不恰当的成语:人去楼空。

但巡逻员还是有的,甚至也有几位如她一般因为家远没有回家过年的人。

毕竟厂里放假只放两天,再多你得自己请假。请不请得下来另说,关是得扣钱这事儿就劝退许多人。

楚沁还没拿到她的工资,就拿到属于她的半份福利。

老梁找她,给她送完东西说:“你干得不错,江爷还夸你眼里有活。”

楚沁笑笑:“活不重,比我平时在家干的简单。”

老梁心想这姑娘确实是能吃苦的。

东西给她后他就离开了,楚沁带着半袋子东西回宿舍。

有啥呢?

“罐头?”楚沁疑惑瞧了瞧,“黄桃罐头,还是两瓶。”

“腊肉。”楚沁闻了闻,又掂量掂量,“嗯,有半斤。”

还有些布料,楚沁琢磨着倒是够做件短衣裳。以及用纸包着的紫菜干和海带干,楚沁觉得厂里很够意思。

就是没有豆油,她记得别人有豆油。

不过别人黄桃罐头也就两瓶,看来梁叔家里是把油留下来了,但是补瓶罐头给她。

腊肉也是猪肉做的,系统有时候还是没那么狗的,在背包里也能和猪肉放一起。

其他的依旧塞柜里,遗憾的是柜子差不多满了,楚沁后悔她只带一把锁来!

整理完东西快到中午,楚沁来到食堂后厨。

她是后厨的人,又因为是帮工没带炉子,江师傅特意批准让她这两天能用厨房。

当然,菜得自己买。

楚沁思念藏在家里的羊肉和半只野鸡,忍痛在旁边村子里买了青菜。

原来买青菜真能肉疼。

中午随便吃顿青菜蛋炒饭,然后就开始准备晚上的食物。

吃啥?

棒骨切一截,用来炖萝卜。

猪肉切半斤,做红烧肉吃。

再炒个青菜,蒸碗白米饭。

楚沁想想都咽口水,穷人如她,从没吃过这么丰盛晚餐。

后厨没人管,楚沁就称大王。

奈何江师傅离去前把调料都标记了位置,特别是油和糖,剩多少、少多少他一眼就能瞧出来。

楚沁不敢多用。

油是用猪肉熬出来的,糖只敢用两搓,其余的倒是能放肆些。

菜和饭做完,盛到碗里楚沁端到宿舍去。

此时天已逐渐暗沉。

偌大的厂房寂静无比,偶尔听到人声,而人声却带着回音。

远在静水庄的杨小兴在猜测楚沁的除夕夜会怎么度过,是他把楚沁送到市里的,送去后提心吊胆总是怕她出事。

而高树村的楚婶儿正准备吃年夜饭呢,忽然提起楚沁,感慨:“今天她一个人,也不晓得咋样呢。”

“咋样?自己过呗。”楚小叔说。

说实话,家里少个人过年也有点不习惯。就是边上的两小孩都有点想念不是很合得来的堂姐。

过年被人们赋予特殊情感,于是它能放大许多人的情感。

大家猜想,遥远的楚沁肯定很寂寞,毕竟过年。

然而楚沁真的不寂寞,她习惯一个人的生活,目前并没有改变的想法。

于她而言在哪儿都一样。

望着窗外,此刻繁星点点,宛如无序的棋盘,而月光无比明亮。

新年即将来临。

鞭炮声已经在远处的村子里响起。

楚沁给自己盛碗猪骨萝卜汤,又把浓油赤酱的红烧肉盖在米饭上。

红烧肉和米饭简直绝配,吃两口饭再配口暖呼呼的汤……

腻了再吃口翠绿的青菜。

楚沁幸福得眼泪都要流出来。

她甚至没注意到,她的游戏系统正在进行着一场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