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潜伏在京都四十年左右,那她的年纪肯定在四十以上,以女子十三为大的准则。
我们暂定她以最小的成人年纪外出历练,至今也应该有五十三岁以上!
那我们要追踪的话,五十三以下的人就不再甄别范围内。
”
庞奇道:“这倒是缩小了很大的范围,但城中老龄化人口数量并不小,还是等同沧海寻珠。
”
“你忘了?她是苗疆人,体质特殊,是可以被精准甄别出来的,桑小医仙就可以帮我们做到这件事。
再者,她既然是来自苗疆,那进入大乾肯定是有记录的。
尤其是外邦人员入境,其记录会被保存五十年以上。
我们可以由此入手,进一步缩小范围。
”
“可是。。。库尔吉说了,他们是来自大景那边的苗寨。
而我们与大景互不通关,偷越国境者皆被视为敌军,遭遇屠杀!
说明当年那些苗疆人是隐藏了身份过来的,根本就不会留下入城的记录。
”
“你错了。
如果是大景人偷渡入关,就肯定会被边军发现。
你可知为何?”
“为何?”
“因为口音!
大景与大乾敌对多年,互不通商,不论是在朝廷层面,还是民间都一样。
也就是说。。。即便大景人会说大乾的官话,也不会太标准,肯定会带点口音!
那操着一身大景口音的官话者,除了偷渡者,还有谁?但苗疆人不在此列,他们可以进入大乾而不被外人怀疑,你又知道为什么吗?”
庞奇有些疑惑,一时想不出来,便摇了摇头。
徐安呵呵一笑,正要说话。
一旁的炎明奚倒是插嘴道:“我知道!
因为他们同出古苗疆部落,会说苗疆人自己的语言!
而如今古苗疆一分为二,大景那边的苗疆人可以冒认大奉国民的身份!
大奉和大乾是互市通商的,激进派的苗疆人踏足大乾并不奇怪!
大景那边的人只需说苗疆语,就不会被人怀疑!
”
徐安赞道:“女帝陛下聪明,这回说对了。
大景苗疆人需要进入大乾历练,偷溜入境后,只需说苗疆语,说他们是大奉人,就不会被驱逐!
而大景与大奉的苗疆人本来就属于一个部落,只是因为理念差异而分裂。
相互之间冒认身份,是不会被看出来的!
不论是人种、肤色还是语言,他们都有共性,朝廷不会轻易怀疑。
”
庞奇听了,沉思了半分钟后,惊喜道:“那下官明白了。
如果他们是冒认大奉人的身份进入京都的,那肯定就会留下大奉苗疆商会或者使团入境的记录!
而这个记录会保存数十年,我们只需要找到四十年前的京都入城记录,翻出当时入城的奉国苗疆人,查到他们的身份,便可准确找出那人!
”
大景苗疆人想进入大乾境内,就只有一条途径可走!
那便是冒认是来自大奉那边的苗寨,而大奉商队或者民间使团入城都必须做好记录!
只需要翻出四十年前,所有进入乾都的奉国苗疆商队记录,就不难甄别出那个“大人物”的线索和目前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