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罗不知怎么做,他娘一会过来了,问郎君:“郎君,说明日做面,是全都是玉米面条,还是掺着白面?这倒是也好做,不麻烦的。”
这会才什么时候,天气也不热,一会叫上二十多个妇人,全都揉面擀面,挂起来晾着,明日吃的时候只下就成了。
因为摆席主食馒头,都是杂粮大馒头顶包吃的,因此白面买了些,杂粮面也买,都在轿厅堆着,倒是不缺够用的。
岑越说:“两掺吧,混点白面香,炒浇头的时候,放肥一些的猪肉,炒出油来,汤面好了时,撒点葱花点缀一下。”
“成,我现在就去交代。”赵春花风风火火就去了。
称心玩了一会,就说不玩了。岑越一看称心还轻轻松松的,半点都不累,倒是旁边梨头有些热了,称心知道梨头身体不好,同梨头玩一向照顾。
“两位姨娘教的称心很好。”岑越跟阿扉说。
齐少扉也看明白,点了点头。俩孩子过来时歇着时,先叫大人,称心跑去和圆月说话了,齐少扉问梨头累不累?胸口憋闷吗?
梨头摇头说不。
“跟我要说实话的。”
梨头又点点头,“刚才有点点累,这里跳的好快,现在好了些。”小孩子摸着胸口。
齐少扉点了点头,“去歇一歇,喝口水。”
“知道了,三少爷。”梨头鞠躬乖乖道。
姜二苗那儿是抱着圆月玩,一会圆月到了寇长峰手里,举的半高,圆月也不害怕,人群中看到他阿爹,便扑棱着胳膊咿呀叫,岑越那会跟人说话,没看见,圆月急的呀,汪汪汪的叫。
齐少扉先听见的,提醒越越说:“越越,有只小狗再叫你看他呢。”
岑越一看过去,他家崽笑的傻憨憨的,扑着胳膊。
“圆月,阿爹看见了。”岑越给儿砸挥手。
小孩子就是爱热闹,圆月在外头就是没人同他玩,他东瞧瞧西看看,扑腾着胳膊,自娱自乐也高兴,当天夜里喝了奶,就睡得香甜。
齐少扉给掖了被子说:“小狗睡着了。”
“……他要是小狗,你就是大狗了。”岑越道。
齐少扉便缠着越越说大狗便大狗,岑越笑的抖着肩膀,不敢太大声,怕吵醒了圆月。齐少扉说不怕,他今天玩累了,这会跟小猪一样。
又是小狗又是小猪的。岑越抱着大崽,“那你又是什么啊。”
“我是越越的齐草莓。”
岑越:……哈哈哈哈哈哈。
两人都笑了。
岑越原是只想着摆席,请大家吃饭,缓解缓解愁思,结果没想到乡长弄的,要驱赶晦气,求老天爷风调雨顺。
百姓们日子不好过,只能求神拜佛。
好在就是敲敲锣鼓,放放炮仗,从乡头炸到齐村,岑越听也没什么,就说炮仗钱那他们出。
姜二苗也贡献了一半的钱。
这日大早上,天还麻黑,夫夫俩就醒了,岑越说:“是不是开始了?”
“没有吧,这般早。”齐少扉道。
他们在齐村住着,乡头村子离得老远呢。
岑越仔细听了听,确实是安安静静的,那就是他幻听了,跟着阿扉在床上说了会话,俩人便起来洗漱了。
天亮的时候,外头热闹起来,这下不是岑越听岔了。
“郎君外头可热闹了,敲锣打鼓一路来。”梅香来报。
岑越便说:“今个晌午不做饭,咱们也吃大锅灶,我尝尝面条。”
从乡头炸到乡尾,到了齐家门口是多敲了敲,热热闹闹的。这会天已经不早了,圆月也起来了,喝了奶,爹抱着他出门瞧热闹。
齐少扉在二道门那儿,外头锣鼓声太响亮了。
“怎么你还要出去?一会耳朵吵着了。”
圆月探着身子往大门口去。
齐少扉无法,就走了两步上前,低头一看,圆月瞪圆了眼睛,两只小手,吧唧一下捂着自己耳朵来。
敲了没一会,安静了,岑越在外头,齐少扉抱着圆月也出去了,外头乡亲里外三层围着,夫夫俩简短说了话,希望之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乡里乡亲衣食不愁,各位来家中坐客,很是感谢,吃好云云。
锣鼓一敲,开席了。
圆月抬着小胳膊,努力够着身子,给阿爹捂耳朵,然后懵了下,圆圆脸看外头,歪着脑袋想。
岑越被逗乐了,问阿扉怎么了这是?
“想给你捂耳朵,怕你吵着,结果就一声不敲了。”齐少扉一只胳膊抱着儿子,一只手捏圆月脸颊,笑说:“笨的哟。”
“你别瞎说,他随着我了,聪明。”岑越说。
圆月点点脑袋。齐少扉摸儿子脑袋,“你听得懂吗?就点头。”不管,瞎点头,阿爹说话,圆月要咿咿呀呀的附和,还要点头的。
这整日就是汤面,谁上桌都有,也有拿着自家碗来的,那边做饭打饭的都给盛,这两日做饭洗菜收拾的,都有工钱拿,一日二十文呢。
赵春花发工钱,早早就点齐了人手,都是乡里人,得空了,也能吃,席上桌上,给留着,放心吧,有的吃。
岑越和阿扉抱着圆月就坐在他家门口那张桌子上,碗筷都是自家的,二苗一家子,俩姨娘带着称心,丫头们去端饭,一会面条上来了。
玉米面掺着白面,口感略有点玉米的清甜和粗粝,不算特别劲道,但是浇头特别香,汤上飘着葱花和一层油——这是猪油,但不腻。
岑越还倒了一些醋下去,果然很是爽利。
“吴掌柜你和梅婶就坐着一道吃了,还有位置的。”
大锅饭还是香。
姜二苗就吃了五碗,回头是靠着寇长峰走回去的,和小越哥说:“我以前要是村里有小越哥这么一位大善人,那我肯定烧高香给大善人求福的,这面也太好吃了。”
自家做的和吃席面的还是不一样。
姜二苗以前在村里吃席,都不如小越哥这儿的香。
这一日,村民口口相谈,说的都是齐家的面油水足,太香了,这咋做的云云。
有在那儿做饭的便说:“啥咋做?香是因为齐家把东西给足了,这么宽的肥肉,下锅了炒,说油多炒炒,肉就成了焦丁一样,一锅底的油,我做这么多年饭,就没见过拿那么多油炒菜的……”
能不香吗。
馋了大半年的肚子这一日,终于是滋滋润润的,小娃娃们吃的走不动道,家里人拦着不敢让多吃了,怕撑坏了,就是有撑得肚子溜圆,也高兴。
家里长辈就吓唬说:“明日还有席面,你这会撑着了,明日还吃不吃?”
“我肚子大着,明日肯定能吃下。”
有了今日就盼着明日。这一夜,小娃娃们想早早天亮,在自家炕头睡不着,大人们嘴上严厉说早早睡不许闹了,其实也想着明日快快来。
第二日天麻亮,外头火把就亮起来了,所有灶头再馒头的,热腾腾的黄馒头出来了,桌上有肉丁炒的酱菜,干活的也没客气,先给自己夹一个,三两下吞进肚子里。
有村民来了,便给上,一会会人陆陆续续都到了。
早上是大馒头就肉酱,九点多就不散馒头了,说马上要开席了,村民一听,当即是留着肚子吃席面,还真是流水席,一桌子人坐满了,就上菜。
菜都是大盆菜,白菜粉条炖大肉块,整只鸭子剁成块炒酸菜,一大盆子辣的,众人一看,里头有血豆腐,还有这是啥?
“前半夜卤的下水。”厨子说。
卤下水焖了一早上,这会油亮入味,什么鸡心鸭心猪肝肠子肺,别看下水不好听,可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盆盆大菜就五个,全都是肉的、荤的。一大筐馒头就着吃。
这一桌子菜上一盆,第二盆上时就干干净净,等第五盆上来,没一会照旧是干净,有人就是怕不够了,吃的快,结果席吃完了,连着汤汁也没剩,后来这一桌子撤下去,有人就往旁边桌子去,坐在那儿能继续吃,没人赶的,还真上菜。
只是你有多大肚子,总归吃饱的。
这流水席流水席,人换着来,席是一直不停上,不能打包带走的,全家人来轮番坐,想吃多少吃多少,如此反复,到了下午时,就有人吃不动了,这都坐了一早上了。
“诶呦吃不动了吃不动了,我现在肚里都是肉。”
“小心些,别撑坏了。”
“我过会再来吃。”
从早上到了傍晚,后来吃不动的,剩下的,有人就问能不能带回去,赵春花一看就说:“拿着吧,这会都收拾了,要是倒了怪可惜的。”
“可不是嘛,吃了一天,也不能糟蹋了好东西的。”
不上新席了,剩下的村民可惜,听赵婶说能拿了,高高兴兴的忙端着碗去倒腾,老家人不住的可惜,说村里人真是的,吃到后头吃不动,这多糟蹋啊,哪里有人家这般糟蹋荤腥的。
“啥荤腥,就剩一些土豆蛋子白菜了。”
“那也是油汤泡着的,你今日真是吃的不知道挨饿日子怎么过了。”
这一日的流水席,在桃花乡村民眼中,那是比过大年还隆重和记忆深刻,一日的荤腥油水,能顶着下半年了……
岑越也爱吃席,齐少扉早都发现了,当初他们成亲时,越越就可惜说没吃到杀猪宴,没吃到自己的婚席,如今满足了。
“大盆子菜还是香,这卤煮够味,色泽油亮漂亮,也泡到味了。”
梅香见郎君爱吃,后来特意问大灶上要了一碗,第二天一早,岑越便吃到了卤煮粉,杂碎切丝的切丝,切丁的切丁,一把葱花一把香菜,粉是红薯粉,一勺子卤煮浇头,香的他吃了两碗。
好吃!
流水席过,齐家恢复宁静。
吃人嘴软这句话在哪里都用的上,齐家的果园子,现在不用大黑巡逻,就是村里人下田也会帮忙看一看的。
十月下旬时,苹果就熟了。
还有一件喜事,梅香和邹长青要成亲,在府县里邹家办。邹长青先前已经找了媒婆定了八字,交换了庚帖,岑越也给梅香还了卖身契,当众是烧了。
梅香眼眶红,跪地给郎君三少爷磕头。
岑越让起来,一边说:“你嫁人,家中人都替你高兴,以前你是齐家丫头,以后你就是自由身了,但后头还有齐家的,要是婚后日子不好过了,有什么事就来。”
刘妈妈在旁擦眼泪,她是看着梅香从黄毛小丫头长到如今的。
邹长青年岁不小,家里人催着,先前一年都挑日子,想着等齐家生意闲了不忙了再办,终于等到了如今。
梅香从齐家出嫁,正好是苹果下来,吴掌柜送苹果到府县,齐少扉跟着一道去——
岑越便不去了,留在家中。
这是夫夫二人说好的。齐少扉去府县并不是为送梅香出嫁,有这个理由,最重要是如今闲了,想去荣和堂求学赵大夫——
梨头的病。
赵大夫善针灸,齐少扉对梨头的病有些眉目,但妥善起见,想去问问赵大夫的。
岑越先前答应了圆月,说今年不出去了,留在家中陪圆月。这会圆月也小,一入秋天凉,路上坐马车颠簸,他想了下,还是算了。
齐少扉自然知晓,只是夫夫二人成亲以来,第一次要分别几日,齐少扉是难过的不成,商量时,面上还挺稳重,点点头说知道,顾全大局,我懂云云。
当天夜里就抱着越越难过的不成。
“我回来后,还是越越天下第一好的大崽吗?”
岑越:“……”夸张了齐少扉!但他抱着阿扉,很认真说:“你一直都是,只是圆月小,咱们让让他。”
“小孩子可真是麻烦。”齐少扉嘟嘟囔囔了。
圆月那臭小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地里第一茬的苹果先紧着吴掌柜了,这边装货的装货,齐家宅院,大门口贴着喜字,挂着灯笼,梅香一身红嫁衣,给郎君三少爷磕头辞别。
岑越看梅香眼眶发红要落泪,便笑说:“你又不是不回来,你也难得轻松一些,和邹大夫好好在府县过个年,年后天暖了,春日时再回来。”
“新婚快乐。”
除了给梅香的嫁妆,两匹布料,都是寻常普通棉布,一匹蓝色的,一匹紫色的。还有就是添的两件银首饰。
如今梅香辞别出门时,岑越还交给了梅香一个红漆木盒。
“有压箱底的说法,我们给你了,这钱留着傍身,以后家中丫头出嫁都有的,希望你们以后日子顺顺当当,平安喜乐。”
什么布首饰,不如银子实在。
梅香顶着盖头,抱着盒子,出了齐家大门,上了车,揭开盖头,那哭的不成样子,不过眼底都是幸福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