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平安县(2 / 2)

莫离被小吏的胡搅蛮缠气的涨红了脸,他险些拔剑,质问小吏:“令牌在此,你却不放行,耽误了事你担得起吗!”

小吏翻了个白眼,还想说什么,此时城门内匆匆走来一个中年男人。

他一见到男人,气焰立马烟消云散,站直了身体恭敬道:“知州大人!这里有几个骗子……”

“啪——”

“不长眼的东西!”

不等小吏告状完毕,被他唤作知州的男人已经一巴掌抽了过去,随后看也没看小吏一眼,谄媚地看着马车内的季廷砚:

“王爷、您怎么也不提前只会下官一声,下官好来接您。”

说着,他还不忘又踹了城门吏一脚,不解气道:“免得这种不长眼的东西挡路。”

人高马大的城门吏脸色煞白,即使被再三羞辱,也只是端正站着,惶恐的低下头,不敢反驳一句。

虞清酒见状狐疑的看了他一眼,目露沉思。

她与季廷砚对视一眼,都从眼中看出了相同的猜疑。

这位平安县知州,似乎对这座城的掌控力度出奇的大。

竟然连一个小吏,都能如此的言听计从,对他们瞬间转换了态度。

季廷砚收回目光,神色如常道:“无事,刘知州治下颇严,也是件好事。”

刘知州眸光闪烁,略过他话语中的深意,恭敬地请他们入内:“王爷您快请进,早就听闻是大名鼎鼎的九王爷来赈灾,百姓们都等着您呢。”

他们一行人顺利入内,知州在前面勤勤恳恳地引路,一派殷勤景象。

落在身后的城门吏垂头丧气,正被姗姗来迟的城门校尉训斥,最后校尉仍是不解气,照着知州的手印又是抽了结结实实一巴掌,失望道:

“你明天不用来了,坏事的东西!”

“舅舅!”

小吏不服,瞪大了眼睛看向校尉,却只换来一道无情的背影。

虞清酒一行人此时被带到了知州衙门,刘知州一路上勤勤恳恳,眼下终于站住了脚,苦哈哈的看向季廷砚:

“王爷,眼下城中条件不佳,您将就住着。”

他打量一眼季廷砚身边寥寥几个随从,犹豫道:“不知押送银两的弟兄们在哪?难道是与王爷分头走的……”

说到银两,刘知州便有些焦急,笑容苦涩道:“就是不知赈灾银两什么时候能追回来,这平安县的粮仓、已经无粮可放了啊。”

他神态诚恳,一直默默跟在后面的虞清酒却忽然发声,轻笑着发问:

“刘知州,我若没记错的话,平安县身为散州,人口不算多,也就……三十来万吧。”

“是、王妃好记性。”

刘知州随口恭维,然而虞清酒接下来的话,却让他惊出一身冷汗。

“我若没记错的话,一州的储备粮乃七万石,若按照男子每日一斤二两、妇孺每日八两的标准消耗来算,现在仓内应当还剩……大约不足四万石余粮。”

虞清酒云淡风轻算完了账,最后目光一凛,质问冷汗涔涔的刘知州:“若是我没算错的话,应当还够吃半个月才是,为何知州大人会说无粮可放?”